近两年来,随着交通、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以及地区间开放发展机制条件的日趋成熟,科创走廊作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重要实现载体,作为推动创新发展、促进区域融合创新的重要表现形态,在一些地区相继出现。人民论坛理论研究中心在对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合肥环巢湖科创走廊、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四个具有代表性科创走廊的发展规划、理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围绕其中所蕴含的重要共性理念和逻辑展开了初步探讨,期待能够为其他地区更好结合自身实际,打造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参考。
一、建设科创走廊的地方探索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2017年9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规划》依托“一廊十核多节点”的空间格局,着力集聚创新人才、科技成果、创新型企业,抢占关键核心技术制高点,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营造国际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人居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座落于粤港澳大湾区东侧,北起广佛交界处,经广州主城区、东莞松山湖、深圳主城区,南至深圳大鹏新区,沿着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环高速东段、穗莞深城际、广九铁路等复合型交通要道所形成的创新要素集聚区域,长度约180公里,总覆盖面积达11836平方公里。
《规划》提出“一廊十核多节点”空间格局。“一廊”即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依托广深高速等复合型的交通通道,集中穗莞深创新资源,三市连成一个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创新经济带,建设成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十核”即十大核心创新平台,具体为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东莞松山湖、东莞滨海湾新区、深圳空港新城、深圳高新区、深圳坂雪岗科技城、深圳国际生物谷。此外,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对内打破行政壁垒,集中三地创新资源,形成一个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创新经济带;对外集聚全球创新要素,特别是高精尖的创新人才、科研成果和科技企业,最终建成全球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承载区和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东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至浙江农林大学,穿过余杭区,一路串起紫金港科技城、阿里巴巴、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大走廊长约33公里,宽约6.8公里,总面积约224平方公里,不仅从物理空间上连接起名校名企名城,更是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各种创新要素在大走廊范围内自由、充分地流动、聚合裂变,使政府的手、市场的手和创业者的手紧紧牵起来。
该大走廊为“一带三城多镇”的空间结构,“一带”即科创走廊带,“三城”即浙大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和青山湖科技城,其中浙大紫金港科技城是国内顶尖的科研教学平台,是大走廊科技研发的核心功能板块;未来科技城和青山湖科技城是集科技研发、产业孵化、成果转化“三位一体”的主要功能板块。“多镇”即大走廊沿线星罗棋布的特色小镇和各种创新创业区块,形成不同功能、各具特色的创新平台,包括紫金众创小镇、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云制造小镇等15个特色小镇。
作为一个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区域,大走廊将秉承“创新、活力、包容、分享、共赢”的理念,着力打造国际性、开放式的科研与转化大平台,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的1+X产业体系。大走廊的东端,紫金港科技城已启动建设,“浙大系”人才在大走廊上已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创业力量;西湖大学、阿里巴巴云计算产业园、独角兽产业园等落子云谷板块;紫金众创小镇即将迎来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创新研究机构。按照总体布局,到2020年,大走廊将汇聚各类人才30余万名、引进科研院所100家,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0000家,各类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000亿元,努力打造成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创新共同体、国家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浙江省创新发展的主引擎。
合肥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
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长约200公里,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包含科学岛、四大开发区和巢湖市、肥东县、包河区、瑶海区等区域。创新空间结构为“一核三城十二镇”。“一核”为创新发展核,是科创走廊的战略引领;“三城”为新站科技城、半岛科学城和半汤科学城,是科创走廊的战略高地;“十二镇”为环湖十二镇,是科创走廊的战略支点。生态空间结构为“一环两源多极”,“一环”是环巢湖绿廊,“两源”是巢湖、大房郢—董铺水库两大生态水源,“多极”是滨湖湿地、大蜀山两大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南艳湖、翡翠湖、王咀湖、少荃湖等生态绿心。
该走廊在规划之初就坚持全球视野,结合自身特色,确定了“双1234”的战略方向。其中,“两个一”的目标为:打造全国一流、全球知名的环巢湖科创走廊,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五大发展同步实现的新路子。而“双叠加”的优势即叠加科教和生态“两大优势”,叠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两大机遇”。另外,“三融三进”的路径指的是促进创城、产城、学城“三城融合”,实行院校系、徽商系、海归系“三路并进”。“四系四新”的支撑涵盖的是集成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资本和金融、制度和政策“四大体系”,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四新经济”。
打造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旨在面向未来优先布局前沿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开放式创新平台和创业载体,吸引集聚一批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着力打造全球知名的创新共同体、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全省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到2020年,走廊将基本建成创新体系,建成国际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研发机构群,集聚国际一流的人才队伍,产生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和产业创新成果,在量子信息、核聚变能等方向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成为国家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到2030年,将打造多层次、多类型的创新体系,实现创新资源的全球整合配置,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保持国际领先地位,并实现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培育一批国际知名龙头企业,实施一批支撑创新发展的重大项目,建成全球知名的创新走廊。
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
2016年5月,上海市松江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推出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总体方案,大刀阔斧推进转型发展,拉开了“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的大幕。以G60为发展轴,发展沪杭沿线产业带,向东承接中心城,向西辐射江浙腹地,推进面向长三角的 G60 科创走廊建设,使松江区成为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实体经济和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打造创新产业高度集聚、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创新共同体。
在总体布局上,通过构建“一廊九区”,形成集创新策源、成果转化、先进制造、物流贸易、总部研发等相辅相成的总体功能布局。“九区”包括:九科绿洲(临港松江科技城)、松江新城总部研发功能区、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等三大综合科创板块,以及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松江科技影都、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松江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筹)、松江大学城双创集聚区、松江智慧物流功能区等六大专业创新板块。
在产业定位上,G60科创走廊链接全球科技创新要素,聚焦走廊,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特色产业园区载体,打造高端、智能、关键制造产业集群。对接重点央企、跨国公司、大型国企、知名民企和优秀上市企业,集聚高端制造产业优势;聚焦重点行业,加大技术改造、转型提升,提升智能化水平,带动智能制造;围绕重点产业,聚焦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基础工艺等方面瓶颈问题,提升松江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上海制造业深度转型提供强有力支撑。
在发展目标上,到2020年,基本形成 G60科创走廊框架体系。质量标准明显提升;双创氛围日益活跃;产融结合不断加强;产业能级不断增强;科创环境持续优化;人才集聚初具规模。2030年,建成G60科创走廊创新体系。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变科技创新以跟踪为主的局面;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创新文化氛围浓厚。205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创新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全球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聚集地;创新环境更加优化。
二、打造区域创新体系的三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制度与平台供给。从长期的视角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其能够激发供给体系的内生活力和竞争力,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高效持续增长。而现代增长理论表明,当要素总量供给逐步达到上限、特别是要素总量一定时,经济增长效率的改进程度根本上取决于技术进步的贡献,也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具体实践中,建设科创走廊等区域性的创新体系,既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其本身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实现形态。而进一步结合上述四地的发展理念来看,在打造科创走廊等区域创新体系中,尤其是在打造区域创新体系的初期,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技术效率的改善,对完善而健全的制度体系和公共服务有着高度的依附性。因此,需要以有效的制度供给和平台供给来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地,进而以具体的改革举措吸引和汇聚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激发企业等微观经济社会主体的创新动力与活力,以此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二:立体化融合。从前述四地打造科创走廊的规划设计及其实践来看,其中都蕴含着一个重要的理念:融合。应该指出的是,这里面的融合,不仅包括要素融合、区域融合、产业融合、城乡融合等传统意义上的物质和地域上的融合,而且还包括创新发展与城市生态、城市精神与现代人文等更高形态的相互叠加。正是基于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融合理念与努力,才能够真正推动形成以交通网络为基础,全面打通打破行政区划、产业边界和城乡边界的区域创新体系,才能够带动包括资本、技术等传统科创要素与文化、符号等现代科创元素的不断汇聚,并以各类要素、元素的自由流动、自由组合,来保证共建共享区域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
关键词三:创新型人才。结合已有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及结合近年来生产要素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的变化,能够看到,在我国,传统的要素禀赋结构正在不断经历着加速转换。在这一转换过程中,无论是单向度的经济增长,还是多向度的经济发展,都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的质量以及其结构上的改善。而透过上述四地打造科创走廊的顶层设计,能够更加直观和深刻地体会到创新型人才在发展与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正在愈加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各地而言,当采取以空间上的走廊为依托和衔接点,进而结合以科创为核心和引领的创新发展规划与目标时,不断健全人才体制机制,在推动创新型人才总量不断增长、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按照市场的结构化变动来优化创新型人才总体结构,以及促进人才城乡间配置结构、产业间配置结构等的不断改善,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创新发展的实际推动进程。
责编:张盈盈 / 董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