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在海洋文化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但在全球海洋文化交流中,中国海洋文化的价值却未能得到充分展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充分认识中国海洋文化的内在逻辑,探寻中国海洋文化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延续海洋文化的生命活力,建立包容的海洋文化格局。
【关键词】海洋文化 内在逻辑 文化格局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海洋文化的内在逻辑:历史自觉、主体自觉、价值自觉
中国海洋文化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意蕴与价值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自觉的语境下,中国海洋文化有其独特的内在逻辑,值得我们进行一番深入分析。
历史自觉:审视中国海洋文化的历史发展。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历史传统,要推进当代海洋文化的发展,我们必须从历史视角审视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在15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海洋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德国哲学家康德为代表的一些西方思想家认为,中国虽有古老的历史文明,也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但中华文明是一种内生性的文明,与西方海洋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更多是内陆文明。康德的这种思想不但深深影响了西方,在国内也拥有一定的市场。人们曾一度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进行批判,试图割断其与中华文明的联系。尽管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占据优势地位,但海洋文化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助推作用,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在推进当代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海洋文明的作用不应被忽视,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中国传统海洋文化,提升中国海洋文化的历史自觉。
主体自觉:理性认识全球海洋文化的多元共存。长期以来,中国海洋文化表现出缺乏主体意识的一面,这主要是因为在西方海洋文化的主导下逐渐丧失了文化自信。就文化发展理念而言,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在与西方文明接触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海洋文化给西方文明带来的种种实惠,在对中国海洋文化的认知上出现了不自信的心态。一些人认为中国的海洋文明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似乎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而没有形成整体性的共识。面对这种局面,我们有必要提升中国海洋文化的主体意识,增强主体自觉,充分认识到西方海洋文明是一种主体的“他者”,而不是世界海洋文化的全部与中心。同时也要看到,中国海洋文化同样具有独特的历史意蕴和精神内核,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价值自觉:树立海洋文化核心价值观。海洋文化价值观是海洋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海洋文化最深层次的文化意蕴。海洋文化价值观反映了人们对海洋世界的根本认知,也体现了人们对海洋文化的价值判断。在全球化时代,海洋文化价值观更加关系到海洋文化建设及发展的方向。在现实中,如果海洋文化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就可能导致海洋文化发展走上歧途,更不可能形成文化自觉。因此,在海洋文化的发展中,我们有必要彰显海洋文化的价值内核,充分树立海洋文化的价值自信。
中国海洋文化亟待提升话语权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海洋文化的多元交流趋势日渐明显。但由于长期以来西方海洋文化在交流中显示出优越性,文化交流的单向性较为突出,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全球海洋文化平等对话的不畅。对此,我们应当深入了解中国海洋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更好地提升海洋文化话语权。
首先,悠久的海洋文化未能很好地转化为海洋文化软实力。我国在历史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海洋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海洋文化的价值也未能充分展现。可以说,在全球海洋文化体系中,中国海洋文化资源未能被很好地转化为海洋文化软实力,因而在全球海洋文化规则体系中也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故此,我国需要对悠久的海洋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在传承海洋文化历史传统的同时,加强海洋文化在政治、外交中的运用,提升海洋文化软实力。
其次,我国海洋文化发展水平落后于世界海洋文化整体发展水平。我国海域辽阔,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海上丝绸之路曾连通四海万方,造船技术、航海技术也曾一度领先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海洋实力整体发展迅猛,正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在海洋贸易、海洋科技等方面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海洋资源被破坏、海洋面临的生态问题等,也是与之并存的短板,限制了海洋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
再次,海洋文化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西方海洋话语体系。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随之进入我国社会,其中也包括西方海洋文化,加之西方海洋话语权长期以来拥有主导地位,因此中国海洋文化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西方海洋话语体系。当前,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海洋争端日渐增多,多极化的海洋关系日渐建立,中国应当抓住“一带一路”的良机,传播独具中国特色与中华文化内涵的海洋文化,打破西方垄断海洋文化话语权的现有格局。
延续中国海洋文化的生命活力,建立包容的海洋文化格局
中国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传统。由于在全球海洋文化交流中,中国海洋文化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展现,因此,我们必须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清除中国海洋文化发展道路中的种种阻碍,为海洋文化的发展铺平道路。
深入了解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历史,延续中国海洋文化的生命活力。西方传统观点认为,中华文化是典型的大陆文化,是一种落后的农业文明。显然,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中国不仅有大江大河,还有辽阔的海域;中国不仅有海洋商业文明,也有独特的海洋农业文明。中华先民曾一度躬耕于沧海并扬帆海外,在异国他乡留下了奋斗的足迹。我们要铭记这些辉煌的历史,深掘我们的海洋文化,通过建立古今之联系,推动当代中国海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面向现实、面向全球,不断延续海洋文化的生命活力。
弘扬中国海洋文化传统,建立包容的海洋文化格局。在历史进程中,中国海洋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格,我们在考察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轨迹之时,需要正视历史,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要深入探寻中国海洋文化的优秀特质,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中国海洋文化的价值。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应不断提升中国海洋文化的主体自觉,积极与不同的海洋文化开展平等对话、交流,进而构建自身独有的海洋文化格局,推动中国海洋文化不断发展。
丰富中国海洋文化的价值体系,担负起海洋文化的发展使命。中国海洋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长期以来,中华文化家国天下的情怀,以及大一统的传统,使得中国海洋文化拥有与生俱来的独特魅力。这一文化传统依靠的并不是坚船利炮的武力,而是依靠文化融合的巨大力量。在推进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不断丰富与弘扬海洋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即和平、包容,从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化主体地位,与其他海洋文化国家保持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将“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海洋文化的传播融入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肩负起发展中国海洋文化的光荣使命。
(作者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马志荣、薛三让:《后郑和时代:中国海洋文化由开放走向内敛的现代思考》,《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②洪刚、洪晓楠:《中国海洋文化的内在逻辑与发展取向》,《太平洋学报》,2017年第8期。
③曲金良:《中国海洋文化的早期历史与地理格局》,《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3期。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