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评论员 葛丰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9期)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此春回大地之际,举世瞩目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如期拉开庄严大幕。
两会肩负人民重托,今年两会担负更重。因为刚刚展开的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一年。在这一年里,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无不需要经由两会民主议政、科学决策。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这种要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发展水平各异的大国而言,需面对解决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这就必须通过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切实做到集思广益,才能真正行之有效地突破信息高度分散的国情约束,“察其疾苦”进而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两会作为中国特色代议制度核心构件,相比其他人民参政议政渠道,尤为具备联系广泛、渠道通畅、程式庄重、权力规范等突出优势,由此再加之近年来两会自身建设不断推进,代表委员们结构更合理、分布更广泛、参政议政能力更强,两会在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凸显。
可以预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一定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引领下,更全面地反映与呼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尤其会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重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以精准脱贫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累计减少7亿多贫困人口,占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对此评价称,“中国减贫的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中国目前仍有3046万人要脱贫,这场攻坚战不仅时间紧迫,从现在起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实现,只剩不到3年时间;同时更需要看到,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剩余贫困人口的分散化,以及贫困缘由的多样化,导致“传统的以地理区域为扶贫目标的扶贫方法已经不再适合于解决严重的贫困现象”,更有甚者,“单纯依靠经济增长本身(无论它是如何有利于穷人),也已经无法解决贫困问题”(摘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的扶贫政策》)。因此,扶贫工作必须要有新的替代模式,也就是精准扶贫模式,才能适应、战胜新的挑战。
“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发出的豪迈宣言,道出了人民的真切呼声。相信两会代表委员们,也一定能体察到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美好愿望,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让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