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美政府间磋商和协调。中美应在经济战略对话等双边合作机制的框架下,建立基建合作协调机制并纳入到现有四个已有机制中,指导和推动中美基建合作项目的实施,把中美基建合作作为重要议题。如降低安全审查开放市场;放松部分高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管制等。另一方面,尽快组建中国参与美国基建的研究团队,督促包括国家相关机构组成研究队伍。
探讨以“债转股”等方式参与美国基建。一方面,解决美国基建资金来源的重点将在公私合投合营模式(PPP)和机制的设计上。但要为规模高达5000~10000亿美元的基建项目群制定出可以让私人资本接受,同时又不大幅增加财政负担的合意计划,恐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但在当今宽松的货币环境中,中国面临一个特殊的困境:怎样把美国国债这样的软美元转化为硬美元资产,以抵御今后发生通胀的可能性,将中国持有的部分美国国债变为更受保护的美国基建股份,为美国的基础设施重建提供关键的资金。
推动中国工程技术标准与美国融合,加强风险防范。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些自主研发产品,如铁路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运行高铁里程占全球50%以上,时速也是最高的,以“复兴号”高速铁路为代表的设备生产研发已居世界前列,公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更是领先世界。因此,在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和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可在美国基础设施领域融合中国工程设计标准、施工规范、产品标准和颠覆性创新技术,提升我国在相关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赴美进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不仅可能面临政治风险、劳资纠纷风险、环保风险,还可能面临汇率风险等一系列风险。中国企业应当增强风险意识,使用各种金融、经济工具和手段趋利避害,维护自身利益。
逐步实现本土化经营,构建关系网络。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多次强调基础设施应采用美国制造的商品,并承诺在未来10年内为美国国内创造2500万个就业岗位。建议中国企业在美国开拓基建项目,适应当地市场、法律和政府要求,更多地采用当地和国际化采购,逐步实现材料与设备采购以及劳动力的雇用国际化和本地化。因此,中国政府应该对赴美投资的企业进行政策引导和规划,鼓励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合作投资美国基建项目,以降低美国市场壁垒,有序开展基建投资业务。一方面,可以通过收购当地企业或在当地投资办厂等形式实现。如中车、海尔公司等企业的方式。另一方面,中国的企业可以联合在华的美国企业回美投资,也可以与美国的企业到第三国进行基建合作,以此提高中国企业在美国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逐步实现中国的产能转型并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
注释
[1]推行公私合作形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利用私人企业的资金优势和管理经验来解决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的资金困难。
[2]可参考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方式及发行长期项目收益债券。
[3]X为自变量,在这里表示多种PPP模式。
参考文献
刘卫平、王莉丽,2016,《对特朗普胜选的思考与建议》,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第46期。
刘卫平,2017,《不拒绝TPP有利于中国经济外部避险》,《参考消息》,3月17日。
陈继勇、刘卫平,2017,《美国经济政策转向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人民论坛•学术前沿》,3月下。
陈继勇、刘卫平,2017,《特朗普经济政策对全球经济可能的影响》,《学习时报》国际版,3月6日。
刘勇、刘卫平,2017,《把握中美基建合作,推动中美合作关系新发展》,《开行简报》,第29期。
刘勇、刘卫平,2017,《美国基建优先的中国机遇与挑战》,《开行简报》,第8期。
刘勇、刘卫平,2017,《中美基建应纳入“百日计划”后续行动》,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第25期。
刘勇、刘卫平,2017,《美国减税计划推进的影响分析》,《开行专报》,第112期。
刘勇,2018,《美国优先:特朗普税改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红旗文稿》,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