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如何科学定位和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关乎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政府身兼多职,既是谋划者、决策者、经营者,也是倡导者、组织者、协调者、激励者,不同的角色定位了不同的职能。政府精准把握不同角色,全面发挥自身作用,有利于保障城市科学规划、稳步建设、高效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 地方政府 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城市规划管理以不同的方式、形式存在于不同的国家之中。从《简明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可知,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更是一项政府行为。由此可见,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离不开地方政府的领导,但就我国现状而言,城市规划管理与地方政府行为间存在一定分歧。因此,关于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和作用的呼声越来越高,以求城市规划管理在规范化发展之路上愈行愈远。
地方政府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主体
追溯发达国家城市规划管理的漫漫发展史,地方政府分饰多重角色。显而论之,政府是城市规划管理的谋划者、决策者、经营者;深入剖析,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项活动中还发挥着倡导者、组织者、协调者、激励者的作用。在不同的角色背后,其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于我国而言,所需做的是钻研之、借鉴之、创新之。
对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政府首先是一位谋划者,规划着城市的发展方向,思考着城市的科学定位,筹谋着城市如何应对各方竞争,以求立足、生存与发展。于此,地方政府需要打造起“强政府”的形象,构筑起“宜居”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乏脱离实际、一味扩张建设规模的“形象工程”,城市规划管理陷入了盲区,诸如“开发区热”“高新科技园区热”等“形象之风”蔓延开来。
身为城市规划管理的谋划者,地方政府需要参照城市的发展历史,考量人民群众的意愿与期待,构建起“易居”“怡居”“宜居”之城。在此愿景下,一方面,要设计前瞻性战略发展体系,综合考虑民生、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积极发挥政府效能,促进文化历史、市容景观、城市夜景、商业文化氛围的延伸。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城市远景规划,突出特色与优势,精准定位、精心布局,立足于新起点、谋划出新发展。
政府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主体,在公共产品、服务提供中居于领导地位。政府掌握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财政大权,也承担着重要责任,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需要统筹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口规模、城市容量、市政建设等多方因素,以城市长远发展目标为指南,作出科学的战略决策;二是促进城区合作,实现城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三是要坚持资源节约理念,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行;四是着力推进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建设管理、土地管理、招商引资等体制机制创新。
城市管理需要协同各方力量
政府是城市的经营者、管理者。在城市这一无形资产的管理中,最忌急功近利,重“政绩”、轻“环境”,就长远发展而言,重视生态经营方为上策。因此,应加快转变管理理念,强化创新职能,立足优势,寻求突破。一是要完善约束机制,将权力置于“笼子”里,避免一味追求政绩而掠夺环境资源,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效率。二是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精简优化政府职能。三是宏观审视城市布局、形象、功能、营销,注重净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价值,贯彻新发展理念。四是积极应对各方挑战,协调、管理、稳定好社会、经济、人口、环境等多方因素,加快朝服务型、学习型政府转变。五是精简组织机构,重组部门资源,避免组织重叠,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加强各部门信息化与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步入现代化行政管理轨道。
为使群众能够有所依、有所托,政府必须扮好“倡导者”的角色。对人民群众而言,城市不仅是赖以生存的“家园”,还是精神寄托的“乐园”。一方面,行和谐之风,构筑“安乐”之城,为人民群众追求生活安定打造庇护之所;另一方面,倡高尚精神,营造“德馨”氛围,为广大群众向往精神安逸提供纾解之途。精神产品的生成,离不开城市特色文化的滋养。因此,政府除了要尽好“倡”“导”之责,还要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借城市文化的辐射作用,在群众中汇聚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增强其使命感、归属感。同时,积极推动对外合作与交流,构建开放性新都市,持续吸纳先进文化与思想,逐步更新城市文化体系。
政府领导的换届难免引发规划变更,出现政策失效问题,为降低其消极影响,需要借助政府的组织者这一功效,鼓励多方主体参与。城市规划管理可谓一项重要的公共性政策,政策面向的是广大群众与各种组织,代表的也是群众的权益与需求,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特别是在非公经济日益壮大的今天,社会和群众的力量不容小觑。城市规划管理已非政府单方行为,需要公众、开发商、社会团体等多方参与,形成多元化利益格局,规避政策失效风险。具体而言,一是鼓励公众参与机构发展,疏通公众参与渠道,并纳入体制保障中,实现公众参与有所依、有所为。二是完善城市管理参与体系,扩展多方参与范围。三是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基于市场导向,面向公众意愿,找准城市建设发展的突破口,优化资源配置。
健全管理体制,建立城市规划管理新格局
城市规划管理,绝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事,其涉及到科技、教育、文化、经济等多个部门。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充当协调者,明确各部门分工,细化各方职能,为城市规划管理各项工作开展保驾护航。为此,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解决积习已深的各行一套、多头管理等问题,形成纵横衔接、门径一致的新格局。另一方面,要建立部门间、区域间、部门与区域间统筹协调机制,紧密围绕城市规划管理战略部署,推行集成化、高效化战略性项目,构建起服务群众的统一目标。保障各部门间目标一致,才能拧成一股绳,才能推进城市规划管理创新战略稳健实施。
为了激活城市的发展生机,必要的激励不可或缺。政府就是这样的激励者,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为了发挥好激励者的作用,一是要加快落实创新、创业奖励制度,构建起覆盖全城的人才激励体系。全面推行 “产业人才发展计划”,提升精英人才的薪酬待遇。健全原始创新激励制,以知识产权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推进产权资产化、资本化,充分调动全员创业、创新热情。二是稳步推行财税优惠制,试行科技金融激励制,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创业创新风险补偿机制建设,为创新者、创业人免除后顾之忧。三是建立政府公共采购鼓励制。针对城市规划管理所需研发核心产品与重大科技,构建高新技术研发项目招投标制,深化与当地高校、高企、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考核验收、研发成果推广制。
城市规划管理进程取决于地方政府行为,政府角色变更、政策变动、体制变革将直接影响城市规划管理的走向与发展。当然,城市规划管理这项系统工程影响因素颇多,政府作用只是其中一项,但毋庸置疑的是政府作用的主导性。因此,地方政府不仅要提升服务意识,还要科学地把握不同角色、灵活转变各项职能,使城市规划管理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作者分别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孙施文:《现行政府管理体制对城市规划作用的影响》,《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5期。
②尹华:《如何完善政府的城市规划职能》,《商业经济研究》, 2008年第12期。
③邱延垒:《城市规划管理中地方政府作用分析》,《建筑知识》,2017年第12期。
责编/温祖俊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