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点、新变化和新要求作出回应。我们应遵循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明确发展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集中精力释放广袤农村的生命力,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打造农村现代化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步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加快农村发展、提升农民幸福感的关切,为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已经成为着力破解“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点、新变化和新要求作出回应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民本的问题,决定着国家的安定团结与繁荣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点、新变化和新要求作出回应。
第一,供需矛盾亟待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最大的发展不平衡,也是最显著的不平衡,农村发展的不充分也是最大的发展不充分。就农业本身而言,已经从总量不足的问题开始向结构性供给矛盾转变,供大于求与供给不足并存,使“三农”问题出现了新的特点。
第二,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但问题依然存在。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制度、资源以及人才等短板亟待补齐。
第三,农业发展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农业农村进入到了转变发展方式、总体结构优化升级与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需要依靠乡村振兴的各项措施,引导农业农村发展主动适应新形势。目前,我国高端、优质的农产品相对不足,低端农产品过剩与高端农产品依靠进口之间存在现实矛盾。
第四,农民缺乏增收新动力。当前,农业经营本身的价格走低、成本提高,使农民增收面临一定的压力。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乡村振兴战略来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
第五,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由于部分地区农业的粗放型经营模式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在这一背景下,坚持以农村发展问题为导向,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破解这一问题的有力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集中精力释放广袤农村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总要求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繁荣农村文化等多个方面,涵盖了“三农”问题的各个关键点,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紧密围绕农业发展的根本,加快产业创新,实现技术、资本以及人才要素向农村的合理流动,广泛调动农民群众参与产业改革的积极性,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求我们对农村生态资源及环境问题加强关注,从细节入手,扎扎实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我们应使农耕文明与现代化文明、优良传统与创造性思维充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我们要将农村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充分结合起来,以民主和法治建设为基点,保证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增强农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旨在解决与农民群众切身相关的利益问题,为农民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和更坚实的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集中精力释放广袤农村的生命力,激活农民群体的创造力,支持农村群众自主创业,在遵循乡村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展现出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村改革
由于当前我国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因此促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增强农民增收的后发动力十分关键。只有超越常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才能在协调城乡平衡、推进农村事业改革等方面获得新突破。
党和人民的“根”在农村,农业强大是国家强大的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此,我们应积极调整城乡关系,向农村输送优质资源,为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资源保障,补齐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人才以及信息交流等方面的短板,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依靠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改革的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在土地制度设计方面,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依法依规确定和使用农村集体资产,实现农业农村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多管齐下,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打造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农产品的地方特色,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的美誉度与竞争力,走出一条产出高、产品全、节约型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实现这一目标,要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保证农民牢牢地捧住“饭碗”,努力提升农产品的综合产能,注重保护耕地资源,增强农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完善农村发展的综合性基础工作
“三农”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问题,同时还涉及到在农村地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乡村文化及法治教育、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主导下,进一步做好农业发展的综合性基础工作。
坚持德法兼治,打造美丽乡村。创新农村地区社会治理的路径,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紧密联系农村群众的优势和领导核心作用,积极鼓励农民参与到促进农村发展的队伍中来,借助新媒体加快村务公开,加大力度维护农村治安,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到田间地头,努力实现乡村秩序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对接,形成乡村法治与德治协同治理的良好状态。
加大力度开发和培育人才,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破除人才瓶颈,应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农村本土的人才得到挖掘。同时,还要面向社会吸纳人才,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优秀人才加入农村建设的队伍。科学选拔任用优秀干部,将智力资源不断输送到乡村基层,使优秀人才齐聚乡村,助推我国乡村繁荣振兴。
(作者为河南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河南工程学院博士基金项目“市场统一视角下农户农地流转调控研究——以河南省典型农区为例”(项目编号:D201403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新华网,2018年2月4日。
③刘合光:《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④詹国辉、张新文:《乡村振兴下传统村落的共生性发展研究——基于江苏S县的分析》,《求实》,2017年第11期。
责编/王妍卓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