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有效疏导网络集体行动

核心提示: 网络集体行动是广大人民群众基于共同利益和诉求而利用互联网实施的行为,本质上是社会现实矛盾的折射。对网络集体行动进行有效疏导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新考验,也是满足民众切身利益、推进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政府应立足根本,创新方式方法,有效疏导网络集体行动。

【摘要】网络集体行动是广大人民群众基于共同利益和诉求而利用互联网实施的行为,本质上是社会现实矛盾的折射。对网络集体行动进行有效疏导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新考验,也是满足民众切身利益、推进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政府应立足根本,创新方式方法,有效疏导网络集体行动。

【关键词】网络  集体行动  疏导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网络生态所展现出的一些优势,很多社会群体性诉求表达也开始由“线下”转至“线上”,并呈现出诸多新的特征,如隐匿性、便捷性、广泛性、分散性等,即网络集体行动。尽管网络集体行动依托互联网而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和频繁,其本质上仍然是社会现实矛盾的折射。

在剔除一些动机不良、蓄意而为、背景复杂的网络集体行动后可以发现,历次网络集体行动中,多数都表现为弱势群体对一些不公正、不合理、不道德的社会现象和行为的情感积压和爆发,是部分民众借助网络渠道而对一些关乎切身利益、关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问题的共鸣和诉求,而一旦这种诉求未能及时得到引导、化解,就很容易带来不良后果,甚至造成群体事件。这就要求政府一定要强化治理能力,创新治理方法,利用网络行为促进政府治理效能提升,完善社会利益分配机制,推进社会转型发展。

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夯实网络集体行动的理性根基

对网络集体行动的有效疏导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引领作用,只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统一思想认识,保持思想的先进性,才能够使其在网络集体行动中保持行为上的理性和思想上的德性,才能使网络集体行动真正对接社会痛点和契合社会发展需求,才能更好利用网络力量推动社会治理结构升级和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社会的培育和践行,使之全面融入市场经济建设和国民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个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多次提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等。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网络行为支撑起一片文明、健康、先进、理性的天空。在当前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思潮纷至沓来,很多网民容易受到西方价值观输出的影响,进而会对中国社会的一些问题产生偏见、曲解,也可能会在网络集体行动中以西方价值观衡量中国社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有效疏导网络集体行动尤其重要。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不仅能够有力地展示新时期党带领中华民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力地展示中国人民的崇高精神文明形象,有力地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更加能够向世界宣告中国迥异于西方而选择的社会主义路线战略决策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国国情和能够让国家繁荣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的。而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也是能够解决好中国社会深刻变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

重视民意表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网络集体行动实际上是广大人民群众表达意见和建议的一种方式,因此要想有效疏导网络集体行动,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民意、重视民意,真正把握民众的真实诉求,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网络的出现一方面方便了广大民众观念和诉求表达,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建立起政府和社会群众互通的桥梁,有助于提升政府治理创新效能,拓展治理能力,帮助政府更好地塑造执政为民的形象。面对诸多网络集体行动,政府应该积极应对,重视民意表达,借此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执政为民的能力,将着眼点由“政府需求”向“社会需求”转变。面对网络发展带来的越来越多的民意表达,政府应该以开放、包容、沟通的心态来应对,更要主动出击,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建立政府门户网站、网络投诉平台等为民众提供表达诉求的渠道和机制,通过政府发言人制度、公众参与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建立起政府和社会群众互通的方便桥梁,展示良好的“服务型”政府形象。十九大报告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网络集体行动的有效疏导,还应该依赖于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支撑。现代中国社会公民的民主和权利意识空前觉醒,不断增强,其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和情感表达也空前强烈,这从多次网络集体行动诉求中就能显而易见,如近期网民对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关注、对“江歌案”的关注、对“高铁堵门”事件的关注等,都引起了网民集体发声、讨论、反思、批判,无一例外都成为了网络热点事件和网络集体行动。细观之下,这些事件或许并不直接关乎网民个人的切身利益,但足以显示出现代民众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持社会公序良俗的迫切诉求和强烈意愿。因而,有效引导网络集体行动,进一步践行依法治国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需要全面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国家机构要健全制度建设,打击腐败和违法乱纪,为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必要保障;社会团体、企业组织等也要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广大人民群众则要配合、监督,践行公平理念,让公平正义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加强互联网法律与道德建设,提升网络治理和引导能力

一方面,网络行为的规范离不开政府管理职能的高效发挥。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紧紧把握时代发展趋向,适应社会管理需求,在硬件和软件上不断强化网络管理意识和能力,引导网络集体行动向正确、科学、合规的健康方向发展。相关部门要积极跟进,针对网络集体行动给予一定的立法规范和司法管理。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网络行为方面的相关方法律法规体系,出台细则,明晰各部门权责,责任落实到位;考虑网络行为的突发性、隐蔽性、分散性,管理部门尤其要建立有效的实名登记制度、公民诚信机制、举报投诉制度等配套举措,发动社会力量强化监管覆盖面。另外,管理者也应该努力掌握网络信息技术,从而通过网络技术来提升网络管理能力,要通过技术手段设立不良信息过滤体系以便遏制不良信息传播;要掌握网络信息定位技术以便及时有力地打击违法违规人员;要时刻把握网络动态,对谣言及时澄清,对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及时介入,由此变被动为主动,强化网络信息传播的监管职能。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职能,强化公民的思想道德培养,尤其着力培养和强化公民树立社会责任感,引导公民正确履行社会责任。网络集体行动的本质是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和主张,是个人同社会相交互、相关联的途径,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对网络集体行动做出有效疏导,就要从根本上培养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才能够让其在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框架内更好地通过网络集体行动履行社会责任,达成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的统一。公民社会责任感在内容上包含了个人的自我责任感和他人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国家和民族责任感、人类未来和全球发展责任感等;在形式上则包含了对自我身体、人格、心理、素质能力等的正确培养、锻炼,使自身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拥有崇高的个人情操和道德素质,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要乐于奉献和勇于承担责任,要充满浓厚的人文情怀,要放眼未来,将个人的行动、包括网络集体行动同他人、社会、民族、国家的命运相互联系起来。

(作者分别为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讲师;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李婷玉:《网络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的探索性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责编/宋睿宸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渴]
标签: 集体   行动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