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小文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其中“聚合”二字,有深刻丰富的内涵。办好中国的事情,千头万绪,矛盾多多,千变万化,方方面面,往哪里“聚”?
向着中国共产党“聚”。作为中流砥柱、作为主心骨、作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中国共产党,有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宪法修正案第一章第一条第二款,在“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角度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行规定,有利于在全体人民中强化党的领导意识,有效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向着党的指导思想“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明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四个伟大”,坚定“四个自信”,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思考与把握国家当前和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把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宪法修正案在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明确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起,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想,是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伟大创举。在宪法中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以法治来保障共同思想基础上的一致,就可以坚守定力,万众一心,更好地聚合人民的磅礴之力。
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上总有无数的矛盾,怎么“合”?“合”的关键何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找到最大的公约数,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同心圆”的提法,准确而形象地说明了新形势下推进党的统一战线事业,必须始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的工作主线和基本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把政治底线这个圆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立众心,要同心同德而不是离心离德,要强调向心、同心、齐心,固守圆心。但同时,既强调“政治底线这个固守圆心”,也要明确尽量拉长“包容的多样性半径”,才能“画大同心圆”。存异应该求同,但求同还要存异,这就是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例如,人民政协组织的本质要求和标志性特征,就是要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要深刻认识一致性是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一致、多样性是利益多元和思想多样的反映,在坚持一致性中尊重多样性,在包容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现在,在宪法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就确立了政治的圆心。强调和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才能真正固守圆心。在这个前提下,作为政协组织,又要善于把不断增强“四个意识”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促进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化、开放再扩大、激发社会创造和创新的活力结合起来。只有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才能充分激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才能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责编/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