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名专家团队聚焦治霾科技攻坚,其中500人驻点“2+26”城市
重污染城市来了治霾“好郎中”
3月10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与“2+26”城市进行视频会商。
采访对象供图
3月15日,河南郑州跟踪研究工作组调研垃圾发电厂。
采访对象供图
3月9日至14日,一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雾霾弥漫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根据当时环境保护部的指示要求,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立即组织专家及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跟踪研究工作组,每日定时与各驻点城市进行视频会商,全力保障空气质量改善。
事前预报、事中分析、事后分析总结,专家给了公众明晰的解读。不仅如此,驻点跟踪专家也一直在分析研判污染过程,及时指导当地实施针对性的应急措施。专家精心指导,各地精准应急,在此次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没有出现PM2.5小时浓度“爆表”的城市。
“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理念对大气污染治理尤为重要。
去年10月,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正式启动,1500名科技人员组成强大团队,聚焦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排放现状评估和强化管控技术等课题。其中,500人驻点跟踪“2+26”城市,越来越多的蓝天中有他们的贡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治霾“郎中”们仍然重任在肩。
大规模的科技攻关有必要吗?
污染治理研究存薄弱环节;“包产到户”机制让城市治霾对症下药
几年前,人们谈起霾还一头雾水。治霾,首先要搞清楚它到底包含了哪些污染物,污染物来自哪里。一时间,各地陆续开展了大气污染源解析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灰霾污染成为全民关注,不少学者自觉步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去年1月的一场“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及趋势分析学术研讨会”,就集中了国内学者近80人,让人感觉治霾科技支撑的队伍还是很强大的。
去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对大气重污染成因和治理开展集中攻关。有人问:有那么多科研人员已经在做相关研究工作,各地源解析也基本做完了,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为啥还要集中攻关?
“实验室里找原因”,与现实脱节的研究方式,与科技治霾的要求相去甚远。同时,2016年至2017年秋冬采暖季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重污染天数居高不下,也让环境管理部门认识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存在薄弱环节。
“必须强化科技支撑,找准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研究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大气重污染问题。”时任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说。
缺乏科技支撑的烦恼更困扰着地方。
去年1月,河南安阳一位市领导见到清华大学教授李俊华,大吐苦水:“压力山大!浑身有劲却不知道该怎么发力。”他希望专家团队提供科技支撑。后来环保部派出驻安阳的跟踪研究工作组,李俊华担任了负责人。
仔细审视“2+26”城市,除了京津集中了很多著名高校院所,其他城市的科技力量还显得十分薄弱。即便是京津,专家们各司其职,若没有专门的项目支撑,谁能把时间、精力投入到一个城市的分析治理上?
“排放源变化很快,如果不及时掌握动态变化,下一步工作会失去方向。”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污染防治首席科学家柴发合说,多名专家、技术人员、跟踪研究团队若下到基层,能让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与一线工作结合,将有效推动各地治霾方法更精准、更科学。
科技攻关的思路定了,那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包产到户”跟踪研究机制最符合现实要求。
“每个城市的产业布局、能源结构、交通情况、气象条件等都不相同,污染成因各有特点。专家对不同城市进行详细解读,找准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一市一策’,靶向用药,避免‘一刀切’,才能提高环境经济效益。”河北沧州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专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研究员李时蓓这样认为。
有了这样的共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正式落地。项目共设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排放现状评估和强化管控技术、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科学决策支撑、大气污染对人群的健康影响研究4个专题28个课题。同时,由国家和地方科研人员共同组成跟踪研究工作组,对“2+26”城市进行长期驻点研究和技术指导。
去年10月,28支跟踪研究团队进驻,在对应研究城市扎根,当起了“雾霾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