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体系:创新引领 协同发展
制造业既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产业领域,没有强大的制造业,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如何促进传统产业从“制造”向“智造”升级,为产业转型植入“智慧基因”,让已有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宁波打火机企业“机器换人”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是一个案例。
“塑料机械手、次料回收、超声波焊接、冲灌气体等自动化改装,就节省操作员工上百人。”宁波市兴达打火机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茅迪青说。这些变化正是企业努力向人工智能化制造发展取得的成果。
宁波新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在“机器换人”上做出了探索。该企业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技术改造,其生产的恒流阀打火机年销量已超亿只,出口竞争力大大提高。
《中国制造2025》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另一个方面,则是瞄准高端前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纳米、3D打印、云计算、大数据、量子通讯、人工智能、新能源……重大技术突破层出不穷,中国技术创新的深度、广度远超以往。
大数据成为世界认识贵州的新名片。作为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大数据发展风生水起,搭建了中国首个省级政府主导的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的数据管理、交换、共享的云服务系统平台;三大电信运营商等国家级行业级数据中心建成,华为、高通、苹果等海内外知名企业落地,全省形成千亿规模大数据产业集群。5年来,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软件业务收入和网络零售交易额年均分别增长57.7%、35.9%和38.2%。
未来,贵州省将继续把发展大数据作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引领。2017年11月,贵阳市委、贵阳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成“中国数谷”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域块数据城市、具有影响力的“中国数谷”,建成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聚集区,成为全国大数据创新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