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企联动机制能为大学生提供高效的创业支持,引导其进行正确创业,驱动创业生态持续发展。因此,需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完善校企联动运作模式,使其兼具针对性、新颖性以及实用性,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业。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校企联动机制 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校企联动机制是通过改变原有的相对被动、单一的创业引导机制,将校方、企业进行有效结合,以规范、高效的管理制度引导大学生正确创业。可以说,校企联动机制顺应了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加强了教育教学与创业实践之间的转化,并促成了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
校企联动机制是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推手
校企联动机制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创业支持。经济的平稳、高速发展,让我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开放程度都有了明显提升,整个社会也更能接受各种具备前瞻性、创新性的发展理念与模式,由此令社会意识形态更为开放、多元。在这一背景之下,市场对于创业者的心态、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目光长远、思维活跃、能力出众的创业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赢得生存空间。大学生作为目前我国创业者中的急先锋,更需要认清当前社会主流的发展趋势,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应对竞争、求得发展。通过建立校企联动机制,为大学生提供及时、充分的支持,让其可以在接受专业、创业培训的同时,也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社会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看法,掌握整个创业市场的发展动态,促使自身能够紧跟时代潮流、规划合理的创业路线。
校企联动机制加强了教育教学、创业实践之间的转化,可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一些大学生由于长期处在相对封闭的学习、生活环境之中,对社会缺乏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了解,因此,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创业培训和指导。而借助校企联动机制,则能够通过校方为有意向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传播科学的创业知识、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与校方合作的企业可以让大学生及时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得到系统化的创业模拟训练、开拓其发展眼界,尝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创业效益。这种“学”“用”协同的发展模式,可以让大学生创业更具科学性,成功比例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校企联动构建了互利、双赢的长效模式,确保大学生创业保持良性发展态势。大学生创业浪潮的兴起,既有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国家政策的宏观背景引导,又有大学生渴望展示个人才干、获取社会认同的发展需求的驱动,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助力、彼此推动的关系。而对于有意向进行创业的大学生来说,除了自身要具备出众的综合能力之外,政策、制度、环境等外部因素,也是影响其创业顺利、成功与否的关键。校企联动模式的建立,一是让校方、企业双方达成了合作的发展共识,明确了协同推进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目标。二是经过有效的管理制度,促成了校方、企业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种互利、双赢的和谐生态,强化了校方、企业的合作基础,巩固了双方协同共进的关系,对大学生创业的平稳、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助推效用。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校企联动机制存在的不足
双方合作的政策机制有待完善。国家政策一直都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协调运转的重要保障。随着大学生创业的规模持续扩大、社会效应不断显现,校企联动这一政策机制也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才能更为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助益作用。而在政策落实、完善层面,当前校企联动机制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如合作机制比较松散、缺乏规范化与法治化的建设基础,校方与企业均强调各自具有主导权,不愿推进资源、信息的深度分享,各自为政、相互扯皮等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学校、企业的合作往往流于短暂的价值互换,而难以真正形成稳定、长期的发展生态。
校企双方的责任划分尚需理清。我国校企合作发展模式带有以行政意志为主导的管理色彩。这一管理机制强调,校方对企业具有直接领导的权限,要求企业应当作为校方的下属机构履行相应的职责,却并未明确校方作为领导方的法律责任。在大学生创业浪潮中,尽管近年来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的行政化色彩有所淡化,然而对于校方、企业法律责任归属的划分,却依旧存在很大的制度空白。加之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并未出台更为细化的法规与政策,容易令校企双方在法律地位上出现失衡,在出现纠纷之时,企业很容易担负全部法律责任,这就严重影响了企业全力推进校企联动模式发展的信心与毅力。
校方服务企业的能力不足。校企联动模式的初衷是充分利用双方优势、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合力。只有具备较强的师资力量,才能为校企联动这一模式的高效运转奠定坚实基础。而大学生创业浪潮所带来的政策倾斜、资源配置等诸多机遇,则刺激了一些并不具备资质、实力的院校试图通过建立校企联动机制来分享这一红利。这些院校普遍没有校办企业,也缺乏建设、管理企业的经验,大多通过与第三方代理机构合作来维持校企联动机制的运转,难以及时为企业一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技术支持,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助益作用当然也大打折扣。
推进大学生创业中校企联动机制的路径
强化对校企合作的专项支持,完善大学生创业信息服务、指导机制。校方应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加强对于校企联动运转机制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建立专项化的统筹、管理制度,明确平等公开、互利双赢的基本原则,凝聚校企双方的合作共识。而为了确保大学生能够及时获取创业市场的信息动态,校企双方则需进一步提高对于创业资讯的捕捉、归类以及解析的作业效率,并创设创业心理辅导、企业专家专栏以及交流反馈等实用板块,充分指导大学生全面审视当前的创业态势,形成自信、务实、创新的创业心态。
搭建校企合作动态交流平台,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创业环境的巨大变化、竞争态势的快速演变,都要求大学生应当树立开放互助、合作双赢的创业观念,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变革创业理念。校企双方要及时建立动态交流平台,鼓励大学生围绕自主创业各抒己见、分享各自的创业心得,加强彼此之间的互信、合作关系。引导这一群体正确看待创业浪潮,促使其选择真正适合自身需求、适宜长远发展的创业领域。并在校企交流平台的帮扶之下,原创出更为新颖、实用的创业理念与方式,激活整个大学生创业生态的发展脉搏。
打造以校企双方为主导的培训、考核机制,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校企双方要突出自身在大学生创业引导中的主体性,加强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与能力培训,引入时下最新的创业理念、培育模式以及考核规则,以促使大学生理性看待时下的创业现状、提高应变思维以及增强应用能力为重点,充分借助互联网进行线上与线下的教学互动、训练强化,构建起从职业规划、素养锻炼到落实团队协作机制、优化立体性的创业培训运作体系,推行个人竞优与团队考评相结合的交互模式,稳步增强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提高校企合作能力、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形成互利双赢格局。要正视校企合作能力偏低、协同实效不足等运作问题,引进企业模拟、教学与实践相同步、校企互动以及动态定制式等多种发展模式,稳步提升校企合作能力,探索更为有效的协作机制。稳步构建规范化、创新式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尝试以产教融合、产学合作为探究主题,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等长效机制的建设与推广,巩固互利双赢的发展格局,全面寻求校企双方的发展契合点,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保障。
(作者为河北工程大学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吴丽丽:《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创新》,《继续教育研究》,2017年第6期。
责编/肖晗题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