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独家连线 > 正文

中国民众的安全感来自哪里(2)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稳中向好,是中国民众高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影响民众安全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方面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就业质量,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现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稳中向好。

首先,就业人员总量平稳增长。2012—2016年,在经济增速换档、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依然庞大的大背景下,我国就业依然“风景这边独好”,全国就业人员总量保持了平稳增长,年均增长225万余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3—2016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四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累计新增就业超过6500万人,每年都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任务。

其次,重视做好包括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在内的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在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我国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重要位置,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更是连续14年超过70%,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的稳定。通过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坚持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返乡创业和有序外出就业。人社部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从2013年的2.69亿人增加到2016年的2.82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人数由1.66亿人增加到1.69亿人。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帮扶,2013—2016年的四年间,我国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99万人,帮扶22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24.9万人,零就业家庭实行动态清零。

再次,国际上通用的反映国民“痛苦指数”的失业率指标,保持了持续的较低水平和稳定。2012—2016年全国城镇年末登记失业人数均维持在900多万人,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稳定在4.0%—4.1%之间,全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在5.1%左右。我国的失业率水平不仅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我们国家确定的4.5%的控制目标。就业稳定,人心就稳定,社会就安定,民众安全感自然就高。

社会保障这一“安全网”越织越密,是中国民众高安全感的最重要保障

社会保障是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施的一项社会政策,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实现了由单位和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由覆盖城镇职工向覆盖城乡居民、由单一保障向多层次保障的根本性转变。

首先,参保人数不断增加。人社部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8.8777亿人、7.4392亿人、1.8089亿人、2.1889亿人、1.8451亿人,新农合参合人数则比2013年的 8.02亿人有所下降。在较短的时间内,全国数亿人被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其次,保障水平较大幅度提高,保障和改善了广大民众的基本生活。仅以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为例,2005—2017年,连续13年调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了约3倍。

再次,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抵抗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2016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53563亿元,比上年增加7551亿元,增长16.4%;基金支出合计46888亿元,比上年增加7900亿元,增长20.3%。社会保障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越来越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了全体应保尽保的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于1999年首先在城镇建立,2007年全面走向农村。截至2016年底,全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约为6000万人,其中城市约为1480.2万人,农村约为4586.5万人。

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是中国民众高安全感的最直接原因

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是存在的,对维护和保持社会稳定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新世纪之初,中央就准确地作出科学判断,本世纪头二十年,既是我国难得的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因此我们要做好应对更加复杂严峻局面的充分准备,其中就包括做好应对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的复杂局面的充分准备。这十几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序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整治社会治理领域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加大对金融诈骗的打击,加强城乡社区社会治理,加大“天网”工程建设力度等,使我国社会保持了总体稳定。这同一些国家或身处战火、或恐怖袭击频发、或枪支犯罪不断,同一些国家人心慌乱、连夜晚都不敢上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民众安全感的提升是没有止境的。早在2012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七个 “更”,充分表达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7月2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一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八个“更”。只有下更大的力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更加完善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更高的要求,民众的安全感才会更有可靠的保障和更大的提升。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责编/贾娜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安全感   国内生产总值   平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