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城市管理中,作为城市人民政府基层派出机关的街道办事处,承担着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具体重任。在打造“三共”治理模式的新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过程中,街道办事处是最重要的执行者和实践者。
所谓大院街道,是指行政区划仅限于某个单位大院及周边,其管理人员隶属于该单位;在业务上,接受单位和上级政府的双重领导,并在其辖区内行使基层政府赋予的职能。清华园街道办事处就是这样的大院街道,于1980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以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校园为主要辖区,接受清华大学和海淀区政府的双重领导。辖区人口超过10万,主要包括学校师生、教职工家属、清华科技园企业职工以及社区居民等。
借助于双重领导的特点,发挥大院街道的独特优势,清华园街道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闯出一条崭新之路。
多方参与维护校园秩序,实现共建
诞生于计划体制下的大院,无论是政府大院、部队大院,还是企事业单位大院,留下许多“单位办社会、分房搞福利”的历史遗产。在这样的大院里,社区居民往往是上一代甚至两代单位职工的后裔,住房成为其持有房产证的私房,社区也就成为和院外并无明显区别的居民小区,面临着同样的社会问题。由于执法部门不愿进入大院执法,在市场需求和利益诱惑下,社区私搭乱建、开墙破洞、无照经营、违规群租、不文明养犬等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乱象不仅扰乱正常的生活秩序,而且损害了良好的大院环境。大院内虽有保卫处等行政管理部门,但由于没有执法权,对许多违法违规行为也无可奈何,甚至形成“管理死角”。为破解这一难题,清华园街道依靠自身优势,引入政府执法力量,建立多方参与机制,共同建设和维护校园秩序,为大院街道治理提供了成功范例。
其一,统筹协调政府执法力量整治校园秩序。结合政府“疏解整治促提升”的要求,清华园街道积极发挥属地协调职能,综合统筹公安、工商、城管、食药、卫生监督、安全生产、劳动监督、司法所等各支执法队伍,建立并不断完善校园联合执法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校园违法建设、违规经营等行为。通过不懈努力,在2017年,校园家属区通体彩钢板房全部拆除、校园违法违章经营得到根本性整治,长期盘踞在校内的“小桥烧烤”“永辉煎饼”等一批“顽疾”得到解决。
其二,积极引导居民群众参与维护校园秩序。街道注重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并坚持社区联系制度,班子成员每年调查研究所联系的社区不少于4次,召开社区居民代表座谈会不少于2次,广泛征集居民群众意见建议,积极鼓励大家为校园环境建设建言献策。推动老旧社区成立居民自管会,为实现准物业化管理奠定基础。一系列密切联系群众的举措,使得辖区居民对街道工作、特别是维护校园环境秩序方面的做法更加理解和支持。在近年来的拆违工作中,未出现一例闹事、上访事件,许多居民还主动配合街道,对违建自行拆除。
其三,大力建设网格化管理平台,提升校园环境问题解决效率。街道引入网格化管理模式,建设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成立专门的网格信息员队伍,利用移动终端APP软件,“随手拍、随时传”,确保校园家属区环境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学校管理结合政府管理,实现共治
清华校园占地3.2平方公里,家属区占其四分之一。校内不仅有6万多名师生员工,还有9千多户、3万多居民,其中还包括5百多户、3万多平米的平房社区。这样的大院俨然成了一个小社会。由于家属区和教学、科研、办公、学生区在一个校园内,各类群体的诉求和活动必然相互影响,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校园交通、安全、稳定、卫生、环境秩序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各职能部门和清华园街道面临的巨大挑战,其社会治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甚至超过一般的纯居民社区。为解决以上难题,清华园街道充分发挥大院街道的优势,和大学保卫处、物业中心、资产处等单位协同配合,开展共治,完善校园治理体系,提升校园的社会治理水平,为清华大学“双一流”建设和海淀区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开展共治、完善校园治理体系包含三个层次,分别是补充、联动和延伸。具体如下文所述:
首先,清华大学作为一个高等教育机构,其管理职能重点体现在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然而校园作为一个小社会,其环境、违建、治安、秩序等问题和校外一样存在。这些问题单靠学校职能部门很难解决,这也是当前很多单位大院面临的普遍性难题。清华园街道作为一个大院街道,能够架起学校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统筹协调各支执法力量,发挥执法优势。在学校的支持下,街道推动成立地区爱卫会、安全生产委员会、食品安全委员会和综合治理委员会,将属地执法队伍和学校相关部门都纳入其中,定期会商,共同研究、解决各类问题。这些委员会成为学校管理体系的有力补充,从而有效弥补在大院内开展社会治理的缺陷和短板。
其次,建立和完善联动机制,可以提升校园综合管理水平。所谓联动,就是把校园分为家属区、科研办公区和学生区三个网格化区域,针对同一目标,各网格内的管理部门齐抓共管、联合行动,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无死角、无时差管理。三区联动的工作机制,增强了人防、物防和技防体系的效率,提高了全校管理、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譬如,针对校园的消防隐患、无照经营和违章建筑,街道组织消防、工商、城管、食药和大学的保卫处、物业中心开展三区联动,消除火灾隐患、取缔无照车摊、拆除违章建筑、查处群租房,在完成政府“疏解整治促提升”要求的同时,维护了校园的安全和稳定,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第三,管理延伸就是把政府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延伸到大学校园内。比如海淀区政府建立的以信息流为核心、以监督考核为抓手的“大城管”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四个能力”,即自我发现能力、自我解决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对辖区的掌控能力。这个体系完全延伸到校园的日常管理中。清华大学有100多个院系、机关部处、科研院所及附属机构,上百栋科研、办公、教学、体育、住宅大楼,环卫面积200多万平米。校园的环境和秩序管理在门前三包、公共卫生、车辆停放、违章建筑、宣传牌匾、路灯照明、无照经营等很多方面和校外的城市管理具有极高的相似度。政府的“大城管”体系通过清华园街道引入到校园并根据大学的特点和规律加以完善和补充后,使清华园的环境、秩序、安全、稳定等管理提升了一个档次。
服务资源对接群众需要,实现共享
共建共治的成果需要共享。尽力满足广大师生、家属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是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凝聚辖区人心所向、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基础条件,也是清华大学“双一流”建设宏伟事业的重要组成与必要支撑。在这方面,清华园街道积极发挥作用,用好用足政府相关政策,促进服务资源与群众需要紧密对接,努力为辖区居民,特别是老人、儿童、贫困弱势人群等特殊群体提供系列服务,帮助学校有效破解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中的难点与瓶颈问题。
譬如,面对辖区老年群体具有的“老龄人口比例高”、“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比例高、知识分子比例高等“三高”现状,街道近年来大力构建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多措并举,尽可能满足辖区老年人在日常照料、医疗健康、精神慰藉等方面的诸多需求,使他们的生活充满温馨和幸福。在生活照料方面,街道为所有老旧小区安装门禁系统、整修社区道路、建设无障碍设施、引入爬楼机、推动安装电梯等,方便老人出行;在医疗健康方面,街道坚持开展便民医疗车服务项目,专车接送老人就医,同时联合学校开通每日定期接送老人就医的班车服务项目,及时为老人办理医保费用报销等;在精神慰藉方面,街道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即建立了老龄大学,20多年来逐步组建了有较高专业素养的稳定教师队伍,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学制、多学科的老年教育体系,每年招收老年学员上千人次,极大丰富了辖区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此外,街道还成立了老龄互助社,为实现辖区老人互助搭建了很好的桥梁和平台,在这里,年轻老人帮助年长老人,健康老人帮助体弱老人,一代代形成良性互动;街道每年还开展社区体育节、文化节和教育节,发动社区文体骨干组建老年合唱团、门球队、柔力球队、京剧小组、书画研究会等70余个社团组织,为老人施展才华、享受文化、融入社会、体现价值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园地。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清华园街道辖区的老人基本实现老有所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既是对学校离退休工作的有力补充,更促进辖区每个家庭实现代际和谐,从而达到社区和谐、校园和谐的目标。
再譬如,面对学校平房区诸多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街道引入资源、加大投入,采取拓宽道路、消除火灾及煤气中毒隐患等措施,尽力改善平房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和面貌。2017年,街道又在学校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平房区“煤改电”工程,有效地改善平房区自采暖户的冬季取暖条件,也为北京治理冬季大气污染做出实际贡献。
与此同时,清华园街道运用信息化技术,有效整合服务资源,逐步建立起“清华园社区综合服务平台”,集呼叫中心、网站系统和信息中心为一体,实现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可以为辖区居民群众集中提供信息发布、查号咨询、订餐订房、校医院预约挂号、家政小维修服务等10多种社区服务项目,而居民仅需拨打服务热线,或者登录服务网站即可获取服务,从而真正享受到“轻点鼠标、服务即到”的便捷生活。
综上所述,清华园街道通过统筹执法力量、鼓励居民参与、建立联合机制、整合服务资源等切实有效的举措,不断完善辖区社会治理体系,也为大院街道和单位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三共”治理模式新格局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做出了有益的道路探索。
【本文作者分别为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街道办事处主任助理兼党办主任】
责编:董惠敏 / 贺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