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但扶贫攻坚工作依然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形势、新问题。要打赢扶贫攻坚战必须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维度:扶贫攻坚应以农民科技为源头;扶贫攻坚应以绿色发展理念为主要原则;扶贫攻坚应以产业扶贫为主要动力。
【关键词】农民科技 绿色发展 产业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政府始终高度关注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问题,在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与探索之后已取得了较大成就。联合国粮农组织也评价中国扶贫是“人间发展的奇迹”“全世界瞩目的惊人成就”。然而,我们需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扶贫形势依旧较为严峻,贫困地区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数依旧较多,扶贫事业仍需进一步推进。基于这一现实状况,我国政府应当及时调整原有的扶贫观念和基本思路,及时调整和优化扶贫模式以保证扶贫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
扶贫攻坚应以农民科技为源头
自然环境因素、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导致很多贫困地区在基础设施配备上明显不足,农民的农技水平普遍偏低、文化素质明显不高,相关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从之前的实践经验能够较为明晰的看出,要想及时处理好这一系列问题,传统的救济模式、福利性扶贫模式已经无法符合现实要求,基于这一现实状况,就必然需要经济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进而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扶贫方面的巨大作用。逐步推行农业科技扶贫,将扶贫方式从之前的单纯“输血”向自主“造血”的层面上转变,进而逐步提升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力水平。
扶贫攻坚应以农业科技为精准扶贫的助推器。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针对农产品市场信息实施全面而系统的检测、实行“互联网+农业”是逐步实现精准化扶贫的关键性举措。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大范围应用,尤其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农业检测预警技术、农村电子商务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的调整与优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生产的热情和积极性。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增强了贫困农民的市场参与能力。从一定层面上来说,市场则是属于精准扶贫的“造血工厂”,广大贫困地区基础条件普遍偏差,农民很难及时掌握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相关信息,在农产品市场竞争当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农业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贫困地区农牧民生产运营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真实的信息,进而引导其进行科学的生产经营,以进一步提升其抵抗生产、销售风险的能力,让贫困地区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显著增强,并在激烈的农产品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实现更大发展。
扶贫攻坚应以农业科技为精准扶贫的瞄准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信息分析以及智能化决策技术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地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与此同时也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了一些更为新颖的思路和方式,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精准扶贫的及时性与针对性。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是针对贫困户的具体状况进行准确评析,进而根据各个农户的实际状况为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因为贫困地区在自然历史条件、人口素质等层面上有着很大差别,所以扶贫政策的制定也要充分参考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到因地、因人制宜,如此一来才能够充分发挥定点帮扶的巨大推动作用,保证扶贫工作能够惠及到最需要帮扶的人群。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背景下,我国扶贫工作发展到一个崭新时期。产业化扶贫,是将市场作为重要导向,将地区优势企业作为依托,充分运用贫困地区在资源方面的独特优势,逐渐构建出“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运营系统,进而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的扶贫模式。
扶贫攻坚要求我们逐步调整地方优势产业的扶持政策
要进一步提升产业扶贫的成效,就需要我们逐步调整和优化地方优势产业的扶持政策,及时向那些符合要求的贫困区安置产业项目,并且将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转移,以充分发挥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与此同时,针对地方资源进行科学开发、高效使用,进而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系统。在实施农业产业扶贫的整个过程当中,各级政府应当重点针对扶贫产业优势、产品需求弹性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并充分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人员素质等诸多优势,实现区域产业的合理布局,制定并推行一系列更符合实际要求的产业扶贫规划。
依据各地区的产业发展和贫困状况,进一步明确产业化扶贫项目的重点、举措以及应对方法,将产业化扶贫的规划目标进行精细的划分,并针对各环节进行专门指导,积极引导和支持各地区市场潜力大、经济社会效益高且能够推动人们脱贫致富的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地区发展,进而实现人们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在实施产业扶贫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种扶贫资源的巨大作用,将某一特定贫困地区当成重要目标,积极引导和支持贫困区产业实现跨区域合作与发展。进一步发挥特定主业的支撑作用,积极拓宽扶贫产业的运营范围。
产业扶贫还要求我们创新社会帮扶机制。就当下而言,所实施的“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运作模式因为缺少硬性约束,实践效果并不明显,可以采用连带责任制,定期将帮扶机构产业扶贫工作的具体状况发布出去,并且把针对县乡干部所实施的考核机制运用到对帮扶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当中去。此外,“干部包户”应当把工作重心放置在针对农户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的信息帮助,并为其提供所需的各种技术资料,进而使广大农户能够获得更充分的技术支持与信息支持。
扶贫攻坚应以绿色发展为原则
在落实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切忌不可以只将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当成唯一的目标,而还应当密切关注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就当下而言,大部分贫困地区均处在生态环境较差的区域,这些地区的生态较为脆弱,当然这也是造成当地贫困状况较为突出的重要影响因素。比方说盐碱地区、沙漠边缘区域等,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较为复杂且恶劣,并已经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该区域开展扶贫工作,不可以单纯只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还应该密切关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将绿色发展理念与扶贫工作充分结合在一起,进而逐步实施绿色扶贫举措。要想顺利实现绿色发展,就必然需要始终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发展理念,始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逐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而逐步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在落实扶贫工作的整个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的基本理念,以这一理念为重要指导来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确保该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保持协调。实施绿色扶贫,必须要密切关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与环境友好性,在积极引入外域产业以带动当地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把关,以避免产业引进与当地生态发展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在生态状况不容乐观的区域落实扶贫工作,应当将优化生态环境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唯有将环境保护好、治理好才能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扶贫目标。
(作者为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副教授)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体制机制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7ZDA060)成果】
【参考文献】
①常克省:《打赢扶贫攻坚战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维度》,《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1期。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