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借助供给管理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是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要妥善解决我国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矛盾,就要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统筹外生与内生变量,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拓宽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供给侧结构 创新改革模式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党中央积极适应经济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其宗旨是借助结构性创新改革,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从不同层次与维度发力,有效解决经济结构性问题,增强经济体供给效率和能力,进而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借助供给管理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供给管理政策与需求管理政策是我国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取向。需求侧管理主要借助政府干预机制,在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下,通过扩大企业规模、加大政府开支等方式提升需求水平;在经济繁荣时期则反向操作。供给侧管理能够通过激励微观主体,增强企业生产效率,体现市场机制功能,建立起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开展需求侧管理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市场波动进行有效控制,借助政策激发社会需求;而供给侧结构管理则是重视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与完善市场主体,提升产品质量,进而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借助供给管理来调整经济结构,以实现供求平衡,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经济新常态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逐步提高第三产业比例,有效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其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一大重要环节,就是借助创新供给建立起倒逼机制,从而扩大需求,构建起科学、有效的循环体系。最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改革与创新供给侧结构,能够减少企业在融资、税收等环节的交易成本,让企业将更多资金应用在资源利用、科学研究、改进生产技术等方面,增强企业实力。
经济新常态下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
经济需求拉动结构出现失衡现象。现阶段,由出口、投资为主体的需求结构逐步转变成由出口、投资、消费为主体的需求结构,其中出口结构和投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投资结构主要集中在低效率、高消耗的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及制造领域。截至2017年底,我国房地产投资占比17%,基建投资占比27%,制造业投资占比31%,三个领域的固定资产量占全社会投入固定资产总量的75%,而科技、社会等其他领域的投入仅占25%。其次,出口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现象,低端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例较高。国家海关总署公布,2017年我国出口总额为15.33万亿元,其中机电产品为8.95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58.4%,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为3.08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20.1%。
经济的要素供给结构出现失衡现象。其一,劳动力要素缺乏有效供给,存在技术型劳动力和适龄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找工作难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相对缺乏两大问题同时存在,这一方面与我国产业结构位于中低端水平以及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少等方面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人才优势没有得到较好发挥,造成产业升级与优化速度较慢。其二,资本要素缺乏有效供给,出现虚拟经济流动性强、实体经济流动性弱,市场部门资本成本较高、政府扶持部门资本较多的现象。
产业内部结构出现失衡现象。近年来,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减少,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比例不断提高,体现出经济的阶段性特点和发展规律。但由于不同产业间存在一定的内部矛盾,从而影响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就第一产业而言,当前我国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农产品发展相对滞后。就第二产业而言,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中所占份额相对偏低,存在关键技术产能小、传统产能大,绿色产能少、高污染与高消耗产能高,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能少、重复性产能高等结构性问题。就第三产业而言,同时存在服务有效供给小、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新兴服务业增长速度较慢,难以满足供给需求,总量扩张缓慢与整体结构性落后并存,对产业未来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统筹外生与内生变量,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
要妥善解决我国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矛盾,就要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统筹外生与内生变量,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拓宽发展空间。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们应将发展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大结构优化与调整力度,有效降低企业资产泡沫,增强资本配置质量与效率,促进经济软着陆。我国长时间形成的收入分配结构、产业结构等已经较为固化,难以在短时间内破旧立新,因此一定要重视改革的力度与节奏,避免过度立新去旧而出现的泡沫,减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我们要妥善处理扩大需求和强化供给之间的关系,制定稳定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重视有质量的投资,保持汇市与股市的稳定,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另外,还要妥善处理市场机制运行和行政手段干预的关系。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投资平台和国企存在过剩产能,在债务重组、产能出清的过程中,不同主体的后续处理、股权分配、财税利益协调等工作难度较大,或许会出现行政影响改革的情况。所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重视转变政府职能,也要体现市场作用,以市场机制为核心,通过市场化方式完成改革;不仅要运用新业态、新组织、新技术、新观念,还要妥善处理旧模式和新方式之间的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摩擦。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进行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九大报告指出:“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首先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职责,真正落实党中央关于市场化改革的各项举措,深入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产权保护制度、商事制度等改革,不断改善市场环境,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创新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培育和增强发展新动力。其次要搞好制度设计与创新,把握改革方向,大胆进行探索实践,通过先搞试点、总结经验,再扩大推广范围等方式,建立起一个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供给体系,最终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机制。
(作者单位:中共安康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②刘向耘:《经济“新常态”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纵横》,2016年第10期。
③刘伟:《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管理世界》,2016年第7期。
④饶龙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年第6期。
责编/王妍卓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