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跨越“金德尔伯格陷阱” 推动全球治理变革

近年来,受本国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全球公共物品消费数量日益增加的影响,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日益不愿在多边协议框架中让惠。尤其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趋势。退出TPP、主动挑起贸易摩擦、减少国际责任分担等,充分表露出美国不愿意再分担国际公共产品成本的倾向。特别是在经贸领域,美国全面转向“本国优先”,力图在最大化本国收益的同时,减少其对于全球责任的承担,表现出更加激进的本土主义、孤立主义、保护主义,以及“去全球化”色彩,这是对二战后美国所主导的全球化的重大背离。我们正处于全球化钟摆运动的“转折点”,“金德尔伯格陷阱”问题日益凸现。

“金德尔伯格陷阱”由美国著名世界经济史学家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一书中所提出,指的是在全球权力转移过程中,如果新兴大国不能承担领导责任,就会导致国际公共产品短缺,进而造成全球经济混乱和安全失序。这一观点后来被西方最著名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之一吉尔平(Gilpin)发展成“霸权稳定论”,即只有在霸权国存在的特殊条件下,才能促成国家之间的合作。那些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各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的霸权国家,可以通过为国际社会提供国际金融体制、贸易体制、安全体制和国际援助体系等全球公共产品,来获得其他国家对由霸权国所建立的国际秩序的认同。然而历史一再证明,单一霸权国家主导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的模式,不仅未能有效维护世界经济及各国经济的稳定,反而可能导致全球化利益与风险分配不均,“霸权稳定”并不是维护全球良序的根本。

在过去40年里,中国从全球化的受益者成长为倡导者和维护者,中国主张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提供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也不会以争霸为战略目标,更无意寻求霸主国家地位及其蕴涵的全球公共产品供给者的主导地位。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向世界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新理念,以及“一带一路”等具体设想,这是中国就促进全球发展与稳定提出的最具启发性的国际倡议之一,也是破解“金德尔伯格陷阱”的最佳实践。

中国积极推进开放型世界建设进程,包括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推动“一带一路”、亚太自贸区建设。在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从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多个维度,提出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放型世界经济等一系列新政策主张,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智慧”,更体现了中国的责任担当。

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思维超越旧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思想。不同于西方崇尚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观念,东方文明强调和谐共生,通过包容变通实现求同存异,通过协商合作化解冲突对立。“达则兼济天下”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根源。中国坚决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坚持对话协商,主张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做到权责共担,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而持续努力。

“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开创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模式。“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专属,也不是对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颠覆,而是新平台和重要补充。“一带一路”以“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为基石,以“共商共建共享”为行动原则,推动建立跨区域的新型全球治理框架。“一带一路”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将成为新型全球化的动力和载体,为全球包容增长、共享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平衡增长提供了新的机遇。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部研究员)

责编/贾娜  杨鹏峰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妍卓]
标签: 金德尔伯格   变革   陷阱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