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归正我们的初心

——在延安学习时的一点体会

“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在奔赴陕北延川县梁家河村开展实地情景教学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无疑,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及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在经历曲折的少年时代、奋斗的青年时代后,习近平确立了以身许党许国、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理想信念。①这一崇高的理想信念一经确立,再没有动摇。这就是初心的伟力。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是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现在我还受益于此。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在延安黄土高原深处的梁家河村,在村史馆里,当我们再次读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那饱含深情的文字,倾听梁家河人讲述当年他们依依不舍为习近平送行的动人场景,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他说“梁家河里有大学问”,为什么他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起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主题;我们进一步懂得了他能够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成长为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成长为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成长为中央军委主席的必然性之所在。

初心的端正、坚定、践行,是初心伟力得以释放的不可或缺的三个根本条件。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我们党在延安时期本来已有答案:“为人民服务!”受商品交换原则的影响,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上,一些人出现了迷茫。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坚定而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什么是这样一个因果关系?因为这个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为什么初心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因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惟有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富强的初心牢牢立于我们心中,我们党才能拥有战无不胜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党的初心通过每一位党员的初心来体现,党的使命通过每一位党员的奋斗来完成。每一位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初心,其端正、其坚定、其与党中央与总书记初心的一致性,决定在新时代我们党的初心达到的境界、使命实现的程度。毋庸讳言,当前的问题是,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由于其所经历的党性锻炼不同,工作经历不同,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群众的程度不同,其初心的修炼自然也难免参差不齐。更需高度重视的是,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初心不够端正,有的也许压根就有问题,与党的初心不一致。有的干部,他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不真正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人民币服务,个别人甚至完全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受市场经济个人价值观的侵蚀,以及十八大之前一段时期内不良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十分严重。分析十八大以来“打虎”“拍蝇”中被查处的那些腐败官员,绝大多数是其党的宗旨、党性原则、理想信念出了大问题,要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压根就没有树立,要么就是初心立得不牢,一经诱惑就发生偏移。这些人在一段时间内努力工作,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自己,他们拼搏奋斗的逻辑是:奋斗是为了升官,升官是为了掌权,掌权是为了个人发财。这样的“初心”,不出事才怪呢。初心坚定正确,才能坚如磐石。初心不牢,必然松动偏移。初心是出发点、是目标指向、是思想基础。出发点错了,方向偏了,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思想基础不牢,必然在行动上左右摇摆。初心不端正或不牢靠,是一些领导干部出问题的最根本最深层的原因。

按照十九大的部署,很快将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达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的目的。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和重要现实意义的部署。我们建议,要紧紧抓住这个主题教育活动的难得机遇,在全党来一次“亮初心、正初心、固初心”的活动,并将其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前置环节,真正为开展好这项活动奠定正确而扎实的基础。

所谓“亮初心”,就是鼓励我们的干部大胆说出自己的“初心”是什么,亮明自己“初心”演变发展的心路历程,查找原因,分析距离我们党的初心还有多远,来一场关于“初心”的大讨论。要发扬延安整风精神,广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此过程绝对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穿小鞋,不追究任何责任;所谓“正初心”,就是矫正、归正个人的“初心”,将个人不正确的“初心”归正到我们党的初心上来,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中央看齐;所谓“固初心”,就是采取措施,构建体制机制等制度安排,将归正的初心真正筑牢,做到理想端正、信念坚定、行动自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正确处理商品交换原则与党性原则的关系、公与私的关系、奉献与所得的关系、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自觉践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深入基层群众、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定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真正将为人民、为国家、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融入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血液和灵魂。

来一场“亮初心、正初心、固初心”的活动,非常及时而必要,也使主题教育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具有针对性、建设性。通过“亮初心、正初心、固初心”,使全党上下同心,与人民群众心连心,万众一心,同心同德,汇聚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我们党的初心的伟力,由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融合汇聚而起,我们党依靠它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站起来、富起来,依靠它,我们走向未来,一定会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延安,伟大的革命圣地,一个检验和矫正我们初心的地方。②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延安时期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取得伟大胜利,根本在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初心的力量。步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归正初心,筑牢初心,释放初心在新时代的磅礴伟力!

(作者为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注释】

①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在整整七年的历程中,面对自然环境、劳动环境、生活环境乃至政治环境的严酷考验,习近平从不怨天尤人,而是克服种种困难,奋发向上,迈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关”。艰苦的基层环境让青年习近平练就了过硬本领、坚定了人生理想,成为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的历史起点。

②从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是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也是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13年。这一时期,我们党由弱变强,打开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新局面,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造就了一大批革命领导人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同时,也塑造了以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等为代表的伟大延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本文原载于《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杂志2018年4月上)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妍卓]
标签: 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