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产业兴旺需要政策支持、人才和技术支撑、资源配置倾斜、思想观念转变,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治理乡村,引导乡村的新风尚、新气象。
【关键词】新时代 乡村振兴战略 惠农强农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党在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飞跃,是对“三农”工作作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
精准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关系
一直以来,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都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果无法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那么这个国家也就不可能走向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产品供过于求。虽然农产品每年产出很多,但是其供给质量却参差不齐,难以满足用户的需要。第二,农民市场竞争能力不足,缺乏高水平农业队伍。第三,农村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问题,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第四,农村基层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比较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都存在缺陷。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原因。希望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高农村的建设水平。
把握好“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的关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产业兴旺需要政策支持、人才和技术支撑、资源配置倾斜、思想观念转变。要根据本地区发展优势进行合理规划,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延展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要建立健全城乡协调发展机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农村新活力,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拓宽渠道。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生态宜居建设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搞形象工程,不能以破坏生态和土地资源为代价。生态宜居必须以产业兴旺为前提,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资金和物质支撑下,大力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长远规划、精心设计、稳步实施。同时,生态宜居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环保理念,让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把握好“乡风文明”与“治理有效”的关系。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新时代要有新乡风。乡风文明就是引导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科学的社会风气,发扬传统美德。乡风文明并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有效治理,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形成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而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治理乡村,可以引导乡村的新风尚、新气象,推进乡村移风易俗、文明进步。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乡村振兴战略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振兴。把农村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乡风文明等搞好,使群众心情舒畅、生活富裕,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正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有计划、有重点、按步骤更快更好地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产业兴旺是前提和基础,生态宜居是效果,乡风文明是提升完善,有效治理是保障,它们之间互为贯通、相互作用,是构成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只有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正确应用、科学实践,才能避免形式主义,才能杜绝瞎指挥、乱作为、不作为,才能顺利实现农民群众生活富裕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惠农强农
第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好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工作。首先,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构建方面,可采取有效方式,包括产业联动、聚集、渗透和体制创新等,将农业产业发展中涉及到的资本、技术、资源等要素进行统一配置,推动其组团式发展,形成全产业链,尽快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其次,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构建中,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含量低是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因素。因此,应该注重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大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程度,提高农业竞争力。同时,政府要为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为农村储备高素质人才。最后,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尽快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衔接,推动“三位一体”新型合作社建设。
第二,加强城乡基本服务建设,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首先,应该加强城乡基本服务建设。要注重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对农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加以重视,让每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孩子都能够平等地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同时,要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机制,构建覆盖全体城乡人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明确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探索建立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迁徙制度。通过有力的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撑。其次,应该加强农村幸福家园的建设。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生活成为一种悠闲幸福生活。同时,要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最大程度保留乡村风貌,以县为单位进行科学的农村建设与规划。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让农村成为环境友好的新农村。
第三,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素质。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乡风习俗,而乡风文明是整个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农民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首先,应注重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升其文明素质。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广大劳动人民的爱国情怀,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其次,应根据乡村的具体情况,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下,鼓励农民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再次,文化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和开展下乡宣传活动。最后,应加强乡村文明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作用,弘扬社会新风尚。
第四,加强基层领导干部建设工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应充分发挥基层领导干部的作用,尤其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工作是宣传党的主张、实施党的决定、团结动员人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也承担着教育、凝聚、宣传和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由此可见,其重要性绝对不可以小觑。因此,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干部应该作为推动者,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发挥党的优良传统,攻坚克难,带头发扬钉子精神,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除此之外,领导干部还要勇于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开拓者,在富口袋的同时,将脑袋富起来,勇于担当起带领人民群众谋求幸福、共创富裕的使命。在工作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执行党组织的决定,积极实施产业的集体化发展,努力实现产业兴旺。此外,领导干部要具备集约化发展的思维,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科学理性地选择适宜农村发展的产业,深化党支部、合作社与农户共同发展的运营模式,带领农民走上富裕之路。
(作者为重庆市万州区委党校讲师、办公室主任)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2017年10月27日。
责编/孙渴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