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表现为应试教育和道德教育相背离、道德至善的失落、网络空间的道德失范等。其原因是道德教育与道德需求的脱节、认知多元化导致传统道德教育效果不理想等。为此,应从理论与实践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伦理道德 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应试教育与道德教育背离。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对专业知识人才的渴求,促进了教育制度的改革。全国各级学校都把知识教育放在了首位,考试被官方和民间广为认同,由此,应试教育应运而生。然而,应试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弊端逐步显现,其功利性导致了自我认知的偏差和交流能力的弱化。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课程设置都将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排除在核心教育之外。教师往往只关心学生是否掌握了授课内容本身,而忽视了在“教书”过程中的“育人”功能,缺少对学生在知识教育以外的道德启发和熏陶。
道德至善的失落与道德底线的高扬。在东西方文明史中,“止于至善”的道德理想被众多思想家所推崇,康德认为遵守道德是人们应当无条件服从的命令;而中国的儒家思想也将至善至美作为追求的崇高目标。沿袭了上千年的文化传统,大学生在当前道德教育中被填鸭式灌输了“至善论”的思想,却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理解消化程度把道德教育阶段化和层次化,没有循序渐进地从最初的日常行为规范培养,进而形成具备较高道德品质的公民,直至确立崇高远大的道德追求。一些学校拔苗助长式的道德教育笼统地把最高级的道德标准竖立起来,却忽略了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一些学生望着遥不可及的标杆,无奈地作出“伪善”的选择。另外,随着近现代自由解放运动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想的传入,人们对自身权利越来越关注。在社会群体生活中,一些人把只要不突破道德底线,去尽可能地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当作处事标准,道德与权利的地位发生反转。
网络空间的道德失范。网络交流有一定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像线下接触那么直接,这种非直接性会造成人们道德自律力的降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感、说话做事的责任感在网络中都会弱化。现代传播学认为,包括手机、电脑在内的新媒体本身具有一种自我麻醉功能,容易使人忘记自己的社会属性而做出一些平时受到道德约束而不能做的行为。
大学生道德教育缺失的成因分析
道德教育与道德需要脱节。大学生道德教育是满足大学生道德需要的重要途径。根据笔者调查,大学生更希望在大学期间通过道德教育满足个人素质相关方面的道德需要,并从中掌握与人为善的方法,能够对恋爱、就业、升学等有所帮助。而现阶段大学道德教育在生命道德、性道德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却鲜有涉及,大学道德教育与大学生实际道德需要相脱节,大学道德课程设置与大学生道德基本诉求相脱节,导致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得不到解决,道德无助感增加。
新媒体时代认知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传统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而言,新媒体是把双刃剑。新媒体打破了认知的“壁垒”,赋予不同思想、文化平等传播的可能,但是在这种公平的背后,主流文化正遭遇弱化的危机。在各种思潮的裹挟下,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泛滥,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防线。各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信息大潮中泥沙俱下,如果不能加以甄别,久而久之形成“青蛙效应”,对尚处于三观塑型期的大学生将产生负面影响。
批判式道德教育与道德尊重相背离。在传统道德教育情况下,教师以解决学生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目的,多采取批评、惩戒等消极教育方式对待学生,容易挫伤受教育者的自尊心,甚至使其产生逆反心理,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人无完人,处于道德塑型期的大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育者应当用辩证思维客观看待受教育者,不能够过分关注他们的问题,而应该看到大学生身上的优点,欣赏他们的长处,采取激发他们内在优秀品质的道德教育方式,构建德育教育的新理念。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理论实践结合,增强辨识能力。大学道德课堂教育由于受到授课时间与理论教学的限制,教学活动的内容往往不能满足大学生实际的道德需要;即使在课堂上传授了相关内容,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也不可能与书本情况完全一致。大学道德教育的主要作用不是解决具体问题,而是实现自我道德判断与辨识。大学生只有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才能进行道德实践,才能感受到不同观点的道德碰撞,通过掌握的道德知识克服非理性的冲动、辨别是非对错,从而实现道德辨识。
培养正面情绪,关注心理健康。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道德判断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联系,在自信、快乐等正面情绪下的道德判断标准比较公正、积极;在悲伤、抑郁等负面情绪下的道德判断力比较偏颇、消极。另外,研究还发现,情绪状态的高低与道德判断能力成非线性相关对应关系,即在中等程度情绪状态下道德判断能力最高,低等和高等程度情绪状态下相对降低。在相同主体与环境背景下,正性情绪状态有助于增强认知加工过程中的理性程度,遵守固有的判断标准,提高思维决策能力,因而提高了整体的道德判断能力;而在性质相同的情绪状态下,个体心态的稳定平和有助于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过于悲观或者乐观都会对判断能力产生影响。
自律培养为主,达到“慎独”境界。道德自律是指基于公共社会道德基础上的道德需要、道德内化和道德自觉。中国儒家思想倡导的“慎独”就是自律,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日常活动范围和道德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接触的事物远远超出了学校和家庭的范围,时常会脱离老师和家长的管理和干预,在无人约束的情况下,大学生可能会降低自身的道德水准要求。因此,大学生应当在线上和线下实现道德标准的统一,建立道德信仰和道德内化机制,培养道德自律感,实现自我评判、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将“他律”升华为“自律”。
重视新媒体,厚植校园文化传播优势。教育工作者不应把新媒体看作是“洪水猛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在新媒体环境下,要主动“疏”而不是被动“堵”,改权威式说教为平等式交流,改毋庸置疑式语气为启发引导式语言,以实现大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启发。高校在继续做好传统媒体如电视台、校刊、校报的同时,应充分重视新媒体在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一方面,学校应建好官方网站、微博和微信,并利用慕课等共享平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人文素质教育的引路人。另一方面,校方要不断加强社团、班级、辅导员等个性化新媒体、自媒体建设,通过组织人文素质竞赛等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构建立体化的信息交流、文化娱乐新平台,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作者为南京邮电大学讲师)
【注: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补齐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短板”(项目编号:2017SJB009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旭新:《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反思》,《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
②易连云:《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
责编/周素丽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