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城乡融合模式非常独特,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大农村,没有明显的城乡差距。为什么美国人把大多数大学与公司总部放在乡村小镇?欧洲的意大利与德国老年人为什么愿意在乡村小镇生活?我国大量居民为什么却往大都市跑?美国城乡融合模式有什么值得我国借鉴的?
城乡融合主要的目标之一应该是消除城乡差距,让居民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能够享受到均等的公共品服务。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拥有比较独特的城乡融合模式,整个国家像个大农村,大量的大学、公司都在小镇上,反倒是大都市是危险、犯罪的代名词。
而与之相反,我国大量居民都喜欢生活在大都市,不愿意生活在小镇上,更不愿意生活在乡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美国人愿意生活在乡村小镇上,而我国居民却喜欢生活在大都市?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美国的乡村小镇基本上涵盖了所有能够在大都市享受到的便利生活,但却避开了大都市的高房价、高拥堵与高污染。我国居民之所以不愿意生活在乡村与小镇,是因为在我国城市越大,其提供的公共品服务数量与质量就越高,生活在大城市就可以“搭便车”,享受到这些公共品服务,而生活在乡村,公共品服务就差了许多。未来的城乡融合应该让生活在农村、乡村小镇的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品服务。只有消除城乡差距,才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为什么美国的大学与公司喜欢建在乡村小镇
美国拥有6千多所大学,大多数分布在乡村小镇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大学城,大量的公司总部也分布在乡村小镇上。大学与公司总部放在乡村小镇的好处是其生活成本、居住成本与出行成本都非常低,可以节省大量成本开支,容易形成集聚。大都市所能拥有的便利,乡村小镇都具备,同时还可以避免大城市病。
倘若大学与公司总部都集中在一条大马路上,比如美国的华尔街,有许多金融机构总部,虽然可以带来集聚效应,但也导致华尔街的房价高企。所以美国除了金融部门之外,大学与一般公司都喜欢占镇为王,在一个小镇上逐步扩展完善,进退的空间都比较大。大学与公司的员工与后勤人员的生活居住成本也因此可以大大降低。员工可以住在公司附近,时间成本与通勤成本都相对较低。而居住在大城市,交通的拥堵,通行距离较长,导致通行时间成本较大。
在美国,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基础设施都非常完善,差距不大。乡村的各种水、电、网、路等与城市没有差距。
从购物中心与娱乐中心方面来看,美国小镇一般都有一个MALL,不仅是购物中心,更是一个综合体,集购物、生活、休闲、娱乐于一体。MALL内的各个商店也都是全国连锁的,在全国不同地方可以享受同样的品质与价格服务。无论生活在什么地方,只要有这个MALL,生活的便利就没有问题了。人口多的地方,这个MALL面积就大些,人口少,就小些。这样一个可变体的MALL,基本上能满足小镇当地人的生活。MALL里既有沃尔玛WALMART,也有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等速食连锁店,还有耐克、阿迪达斯等各类衣服品牌。当然这些MALL也有各种连锁的影剧院。万达广场之所以近年来在国内地级市及发达的县级大行其道,其实就是复制了美国小镇文化的MALL模式。
当然,百姓的需求除了购物和娱乐外,还有医疗与教育,这在大学镇与公司镇就不是什么难题。美国的几千所大学大部分是开在小镇上的,况且还可以连锁。加州大学有十几所连锁学校,加州州立大学有二十几所连锁学校,而纽约州立大学更有四十几所连锁大学,几乎做到了一个省内的每一个县一所。大学存在的好处是靠学费与政府拨款生存,这个非赢利的大学生存压力比公司小多了。不像公司,一旦提供的产品过时就面临倒闭的危险。而大学提供的产品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上是不会面临倒闭的危险。大学的毕业生可以留下来创业,于是斯坦福大学旁边就产生了硅谷。大学一般都有医学院及其附属的医院,于是当地居住的医疗问题就解决了,大学一般都还有教育学院,近水楼台先得月,大学所在地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就没有问题了。况且美国的教会非常发达,在各地创办了不少中小学,解决了当地人的中小学教育。通过这样的一个体系安排,把几千所小镇都带动起来,这些大学小镇,有些快速成长为大学城,有些成为创业中心与新技术中心。
大量的公司总部设在小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个小镇基本上可以围绕公司的需求而建,扩展的机会也比较大。公司的员工、家属都在此,员工家属又为公司日后人员的扩充提供人员储备。有些大公司还设有公司大学与公司医院,基本上解决了员工的教育与医疗问题。MALL的连锁也解决了公司居民的衣食住行问题。
小镇能不能有效地与外界连接也非常重要。这需要密集的高速公路与铁路网,把小镇居民与外部的世界连接起来。
更高级的远距离出行就需要飞机了。美国的小镇机场遍地都是,分布密度比我国要大上数倍。我国县级很难有机场,地级市还有不少没有机场。但美国的县级城市基本上都设有至少一个机场。这样就为小镇居民的出行提供了非常便利的选择。再如加拿大一个叫LONDON的小镇,因为一个大学聚集了几万名学生、2万多教职工,再加上周围2万多的居民,从而形成了一个近十万人的小城。这个小城有一个小型机场,只能起降直升机,乘客最多十几个,可以到达百多公里的支线机场,坐小型飞机再到国际机场,出行非常方便。大学与公司总部设在乡村小镇,要想出行方便,就需要大量的小型机场以及高速公路,以便便捷地换乘到国内与世界各地。通过小型机场到支线机场再到枢纽这样一个模式,大量的居民出行在本地,以高速公路为主,出远门就可以坐飞机到全国各地与世界各地。立体化的交通出行体系大大提升了小镇居民的出行便捷程度。
欧洲的乡村小镇吸引了大量的城市老人退休后来此养老,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小镇生活非常便利,购物中心基本上解决了吃穿用的需要,而小镇房价便宜、面积大、周边环境好,可以让老年人有非常好的活动空间。便捷的交通也可以随时随地地出行。意大利、罗马年轻人进入到中型城市工作,在退休后喜欢把城里的房子卖了,到乡下的小镇来养老,同样的退休金,其在乡村小镇的使用价值要比在中型城市强多了,某种程度上也是节省了不少生活成本,所以非常受老年人的欢迎。
乡村小镇提供公共品服务的五个台阶
乡村小镇的公共品服务,如果按台级来划分,应该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美国的大学镇与公司镇,基本上都能够得到这五个台阶的公共品服务。与此相反我国的农村居民与小镇居民享受到的这五个层面的公共品服务与大城市的居民相差却相当大。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百姓都喜欢住大中城市的主要原因。
公共品服务的五个台阶是金字塔型,塔尖是第五级,第一阶是最底层。
第一台阶:居民家庭基本的公共品服务获得
也就是居家过日子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家庭居住公共品服务包括日常生活起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需求,包括供水、供电、下水道、垃圾处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等。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第一层次需求基本上都可以满足了。但在中国的农村,乡村厕所及下水道还是一个大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家里用旱厕所,因为缺乏下水道与污水处理系统。农村用电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但如何提升农村居民家庭的下水管道,煤气、垃圾、有线与无线网线服务目前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北方的冬天能否实现统一供暖,那就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家庭生活服务了。很多地方还只能靠自己提供。
第二个台阶:周边能否提供生活品质服务
就是生活的社区服务应该有MALL等类似的商业服务,可以解决购物、休闲、金融服务、餐饮、娱乐等。目前我国县城的社区服务基本都有这些内容,但如果生活在乡村,大量乡村的购物环境还很差,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全国乡镇级没有银行网点服务的就不少,更不用提乡村了。文化娱乐设施也相当的稀少。
第三个台阶:更广泛的社会化服务
包括教育、医疗、社保等服务质量。中小学质量、医疗服务质量、社保救济质量服务应该均等,在中小城镇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这些服务,比如村级小学这些年基本上消失了。虽然有一村一个卫生室,但村医的水平还亟待提升。
第四个台阶:出行服务
道路是否完善,普通公路应该连接到居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更应该能够连入高速路网。这些年我国农村的道路村村通工程取得很大的进步,但自然村之间的道路还比较差,农民田间道路更差。与外界的高速路网连接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很快,但地区间差距很大。
第五个台阶:航空和高铁设施服务
这是塔尖,也是最高台阶。如果一个小城能够有小型机场或者高铁站,就能够快捷地与国内外实行通行。从这个方面来讲,我国目前地级市还有相当多的地方缺乏机场。小型机场更是不多。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发展与美国相比严重滞后,但我国的高铁网络发展相当快,未来可能通过高铁网的快速连接来弥补航空发展滞后带来的出行不便。
我国目前的机场建设,跟医院建设犯了一样的错误,导致出远门坐飞机的出行成本高昂。大型机场拥挤度非常高。好的医院的管理应该是一个分级体系,从小到大各规模各层次都应该有。如果以五个等级来分类,第一星级应该是家庭医生,覆盖到每一个居民;第二个星级应该是社区医院,每一个社区都应该有一个,离百姓的生活距离较近;第三个星级应该是地区层次的医院,满足区域医疗的看病需要;第四个星级应该是专科医院,满足专门医疗的需求;最高层次也是最后一个层次应该是五星级顶级医院,只有前面四级无法解决的医疗问题,才由这些顶级医院解决。以北京为例,虽然拥有全国最多的甲级医院,但看病难却依然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目前的现状是,全国的疑难杂症都要往北京的三甲医院跑,而北京本地的居民小病也都往这些三甲医院跑,导致三甲医院不堪重负。而社区医院病人却寥寥,家庭医生更是缺失。如果大家小病大病都往顶级医院跑,势必会造成这些医院人满为患。
我国的机场建设就存在着同医院一样的问题。我国目前的机场修建主要集中在四星级五星级的枢纽机场层次,缺乏一二三层级的分支毛细管,导致居民要跑很远的路程来出行,交通出行时间与成本高增。当然,未来随着高铁的快速建设,那些在高铁沿线的小镇也会被快速地连入高铁网,从而便捷地到达支线或者枢纽机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出行不便的问题。
启示
城乡融合的着力点应该是逐步消除城乡巨大的公共品服务差距。如何提升农村的公共品服务是一个大问题。城乡融合的前提是城乡等值,也就是让居民无论是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应该享受到等值的公共品服务。目前大量的农村居民都住城里,不愿意在乡村生活,除了乡村工资低、就业机会少外,其公共品服务与城市相比低下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君不见我国许多中小城市的精英都喜欢把孩子送到省会城市念书,原因就是这些城市的教学质量远比中小城市水平高。在以分为选择人才的国度,大家只能是拼分,也就是拼师资与教育。如何借助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把我国过度集中在大中城市的资源往乡村小镇与农村迁移,是未来城乡融合的着力点与关键点。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张盈盈 / 赵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