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党员干部也需要工匠精神

【摘要】新时代,党员干部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蕴含的核心内容是敬业,敬业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忠于职守,党员干部需秉承工匠精神,做到爱岗敬业,用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同时,党员干部要在“四个全面”的战略统筹下时刻凝练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责任担当之中,勇于承担党和国家交给的重任,敢于承担人民群众的希望和嘱托。

【关键词】党员干部  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进入新时代,我国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行走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道路上,这些都要求新时期党员干部具有工匠精神,敢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

新时代要求党员干部忠于职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对职业产生敬畏和热爱,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要坚持做到党内工作认认真真、党外工作尽职尽责,通过爱岗敬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蕴含的核心内容就是敬业,敬业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忠于职守,新时代党内工作要求党员干部忠于职守,能够按质按量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党员干部需秉承工匠精神,做到爱岗敬业,用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在现实生活之中,党员干部要时刻明白自己的责任,清楚自己要干什么,要深刻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自觉踏实地奋勇前行,为实现人民群众的需求作出努力。

同时,党员干部要在“四个全面”的战略统筹下时刻凝练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责任担当之中,勇于承担党和国家交给的重任,敢于承担人民群众的希望和嘱托。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打赢改革攻坚战,助力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除此之外,新时期党内工作还要求党员干部拥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要扎实肯干。部分党员干部愿意“干大事”,愿意借助“干大事”显示自己的政绩,从而忽视人民群众的“小事”,这就是工作作风的缺失。面对党员干部作风缺失,应及时予以纠正,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忠于职守,否则就不能成为优秀领导干部。能否处理好“小事”,是对领导干部能力的一种检验,更是考验领导干部心态的重要指标,新时期领导干部必须秉承工匠精神,胸怀“匠”心,善于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入手,从人民群众需求入手,惟此才能做到任何事情都认真严谨,对待任何工作都忠于职守,才符合新时期优秀党员干部标准。

新时代要求党员干部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要求从业者对每件工作都能够做到追求极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精益是工匠精神中独有内涵,是对工匠标准的严格限制。相比工匠而言,我党同样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一直以来,我党始终认为工作能否做好,取决于态度是否端正,领导干部只要态度端正,就能够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但是,实践中,部分党员干部在事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相应的肯定,就认为可以一劳永逸,这显然是一种错误想法,更是缺乏“精益求精”的思想意识,不能称为合格的党员干部。

作为党员干部,绝不允许产生“得过且过”“差不多、过得去”的错误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要对自己实施“高标准、严要求”,要学习工匠精神中的优秀品质,以“精”字当头,不仅要乐于工作,注重工作中的增量,更要有质的飞跃,要实现增质增量。面对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党员干部不仅是要完成该任务,更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务,要始终秉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在新时期,社会公众对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员干部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只有在工作中保持“精益求精”的劲头,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将“精”的态度应用到党内工作的各个方面,力求在开展党内工作时做到“零差错”“最完美”的高标准,用匠心精神对待党内工作,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赖,才是一名合格的“工匠”、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新时代要求党员干部专注笃定

97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党正是始终坚持这一理想信念,才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才拥有扎实的群众基础,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领导力量。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坚持近百个年头,奠定了党的执政基础。在当下,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要大力发扬工匠精神,专注为人民服务,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转化成为信念和追求,逐步将“两个一百年”的伟大中国梦变成现实。

时代历经万千变化,但党的精神理念专注笃定,始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执政誓言,在新时期,我们的事业不会一帆风顺,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有专注笃定的信念,全心全意投入到改革发展的洪流之中,拥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在困难面前专注笃定,要坚信自己必将战胜困难。如,在党内扶贫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不够专注,被扶贫道路中的困难吓倒,没有打通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导致我国扶贫工作进展缓慢,始终没有达到党的要求和标准。此外,我国经济改革的浪潮中,部分领导干部专注笃定,坚信我国能够完成改革大业,全心全意投入到改革工作之中,认真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即便遭遇困难也能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地规划蓝图,将“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发扬光大,乐于做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效果。在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时冲锋在前、舍我其谁,在获取成果时能够急流勇退,甘为别人做嫁衣,这样的领导干部才是真正的好干部。

面对新时期社会的快速发展,党的多项工作都需要依赖专注笃定的领导干部,领导干部要秉承工匠精神,能够做到心无旁骛地向既定目标前进,能够专注理想和信念,能够牢记党的使命和嘱托,用铁一般的意志将自己锻造成为“能工巧匠”,从而将工匠精神践行于实践之中。

新时代要求党员干部勇于创新

我们党自诞生以来,一直处于不断的革新之中,一直进行着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以极高的能力不断适应客观环境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党员干部也始终处于不断进取、不断奋斗、不断超越的过程中,常怀进取之心,心存创新之举,既要同周围党员干部进行横向对比,又注重纵向与自己对比,要做到每天都有超越,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创新。在党的发展历程中,各个时期都会涌现出时代楷模,如雷锋、焦裕禄、郑培民、马祖光、牛玉儒,等等,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为党和人民作出了突出贡献,都是进行自我创新、自我完善的典范,党员干部应积极效仿楷模,在对比中“找差距、看不足”,努力提升自我能力和素养,做到思想上不断超越、意识上不断超越、行为上不断超越。

在新时代,党员干部需要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也要注重创新,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对效益的重视度极高,部分党员干部错误地认为“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已不符合时代要求,但事实上,工匠精神并不局限于“慢工出细活”,工匠精神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致力于提升新技术,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并存。现代社会过于浮躁,党员干部的内心也存在焦虑,不少党员干部无法沉下心来开展工作,更疲于应对实践之中的各类创新。真正的创新是源自党员干部的内心深处,是一种意识和精神,只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党员干部在本职工作中就能够实现创新突破,并从创新过程中取得更多的成绩。

(作者为绥化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教授)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础研究项目“新时代中国政论专题片叙事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7-KYYWF-071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许美芳:《做合格党员与弘扬“工匠精神”》,《实践(党的教育版)》,2017年第1期。

②郭波:《党员干部要以工匠精神铸就工作品质》,《领导科学》,2017年第10期。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工匠   党员   干部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