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东北经济困局何解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直被比喻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地区,近些年经济处在结构调整的挣扎之中。面对东北经济困局,应平衡区域发展、治理腐败问题、加大力度吸引人才、增加国企改革力度,因地制宜地促进东北经济发展。

【关键词】东北经济  人才流失  国企改革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经济发展,专门出台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效应正在显现,东北的经济运行、营商环境、观念意识已发生较大变化。当然,东北地区仍存在不少问题,市场意识较弱、等靠要思想存在……有一些问题还会长期存在,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务实举措加以解决。

东北经济面临的问题

经济增长乏力。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的经济总量在我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持续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GDP所占份额已经从1978年的13.34%下降到2017年的6.70%。2017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GDP增速分别为4.20%、5.30%和6.40%,2016年的GDP增速分别为-1.20%、6.90%、6.30%。事实上,近年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在全国排名一直比较靠后,其中辽宁省在2016年GDP甚至出现负增长。

人口危机。东北三省现在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东北地区生育率极低,人口增长趋于停滞。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的数据,早在1982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总和生育率分别是1.773、1.842和2.062,明显低于全国2.584的平均水平。此后,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进一步推行,2000年跌破了1.0,2010年总和生育率只有0.75。从规模上看,东北三省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正在持续下降。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东北地区人口总量为10655万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比重为8.42%。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这一数据为10951万人,占比下降到只有8.22%。老龄化的严重后果就是养老负担加重和青壮年劳动力的匮乏。

人才流失。近年来东北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大量高学历、能力强、有成长空间的年轻人,从东北流向了经济相对发达的关内地区和大城市。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四分之三左右的毕业生会选择出去工作而不是留在哈尔滨。人才流失致使人力资源匮乏,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活力。

官僚主义横行与腐败问题。震惊全国的辽宁人大贿选案就是东北三省腐败问题的一个缩影,这导致官僚主义习气更加恶化,以致于政商环境的恶化与商业信誉的缺失陷入恶性循环,使东北经济发展缓慢。

造成当前东北经济困局的原因

计划经济后遗症。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的局面,计划经济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快速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加速国民经济恢复以及工业化的进程。在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由于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策向东南沿海倾斜,效率底下、激励不足等经济问题日益突出,东北三省转型速度相对滞后,市场经济发育不足。没能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大国企居多,失去了政策上的优势却政策依赖严重,民营企业数量本来就少却又缺乏成长空间,再加上官僚主义思想横行等问题的存在,使东北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人口危机与老龄化问题。作为大型的重工业基地,东北拥有大量的矿产石油等资源,这是许多垄断型大国企比较集中的重要原因。在当时以国企为主体的体制内,超生的代价就是失去稳定的工作,甚至有可能导致家庭生活遭到毁灭性打击。外加这些年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外流,一些行业发展已经受制于劳动力和人才不足。人口外流和生育率低相互影响,进一步加剧了东北地区的人口结构失衡,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人口危机和老龄化问题,成为东北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地理气候原因。从地理环境上来看,东三省周围并没有一个可以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经济发达地区。受国际油价低迷、西方制裁等因素打击,俄罗斯经济自2014年以来一直遭遇严重困难,“崩溃论”时有耳闻,中俄贸易往来受到影响。在有限的对外贸易中,由于黑龙江、吉林周边没有出海口,产品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就气候而言,山海关分割了关内关外,出了山海关气温明显下降,越往北气温越低。寒冷的气候环境导致人才外流和人才吸引力不够。

政商环境较差。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实施过程中,政策多向东南沿海倾斜,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较少,导致东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东北三省政商环境却又呈现恶化趋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东北表现出的腐败导致寻租行为和监管套利行为较为严重,挫伤了一大批踏实经营的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区域内好企业逃离,外省企业对东北敬而远之,使东北经济更加举步维艰。

如何解决东北经济的困局

第一,从平衡区域发展、提升东北亚地缘地位的战略高度来看,党中央、国务院应当进一步明确振兴东北经济的重要性,出台更加具体详实的政策措施,解决东北的历史遗留问题,克服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障碍,为东北经济的振兴进一步拓展空间。

第二,彻底治理腐败问题,优化政商环境。无论是近年来党中央的大力反腐,还是最近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都让人们看到了曙光。辽宁人大贿选案涉事官员早已落马,2018年2月,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全面启动,15个中央巡视组已完成了对30个地方、单位的进驻工作,其中就包含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党中央敢于触动利益阶层推进反腐和改革,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东北的政治生态一旦得到净化,官僚主义思想得以破除,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依托现有工业基础配套设施,就会吸引更多资金到东北投资设厂,东北经济走出困境的可能性将会大大提高。

第三,加大力度吸引人才。由于经济不景气,东北人才流失严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往往选择离开东北工作。要想振兴东北经济,必须制定相关政策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地人才。比如,为大学生提供住房安置补贴、工资津贴,创建透明、公平的人才晋升机制等。不仅如此,还应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地人才,鼓励外省市优秀人才向东北地区流动,全方位克服人力资源匮乏的制约。

第四,加大力度推进东北国企改革,如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企业并购重组等,提升东北国企效率。在东北国企股东中引入民间资本,这样既可以发挥国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又能够调动生产积极性,提高东北企业体系的活力,另外可以推动产业整合如推进企业并购重组,从而解决人员冗余、效率低下等问题。

第五,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力度,减税让利、鼓励创新。采取措施鼓励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入住东北,比如政府让利提供税收优惠。在东北布局多元化的产业,比如互联网、金融、传媒、高端制造业等,这些会在一定程度缓解人才外流的压力,进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东北振兴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六,因地制宜,发展东北经济。一方面,东北具有良好的重工业基础,可以依托这一体系布局军工产业,以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东北幅员辽阔、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因此,在提升东北经济的过程中,既要减少对资源的过度依赖,避免对环境的过度使用,又要利用这一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机械化农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等,以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东北经济要重新振兴,必须要在观念上先振兴,要抛弃做事“忽悠”的观念和陋习,崇尚实干精神。党中央的一系列改革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东北经济复苏的希望。东北经济振兴虽然任重而道远,但前景光明。只要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扶持和政策激励,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东北经济的未来一定会让人充满信心和期待。

(作者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

【参考文献】

①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新华社,2018年3月22日。

责编/温祖俊    美编/于珊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困局   经济   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