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中国复兴需要什么样的国民心态

【摘要】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经过一段民族独立史之后,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复兴而奋斗,形成了复杂的国民心态。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中国,想要融入世界命运的发展,就要以平常、开放的心态对待世界对中国的赞扬和批评,发掘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我国精神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坚持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为更好地复兴中华而不断努力。

【关键词】中华复兴  国民心态  世界命运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国民心态最少应该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怎样看待自身,包括自己的从前、当前和以后。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国民心态也相应发生了改变,积极乐观与浮躁消极同时存在,坚强和软弱共存。另一个是怎样看待世界。外界对中国发展的态度大多是积极正面的,人们大都愿意接受积极的赞扬,但对消极的批评,往往是不愿意接受的,甚至是明显对立的态度。复兴路上的中国应该敢于接受各种正确的意见,勇于承担,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相应的国民心态也应该是自信、从容的,对世界的发展方向保持关注度,积极改进自身的不足,吸收先进的正确观念。

国民心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在任何历史时期,国民心态都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在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社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当时的国民心态就相对比较自信、乐观,积极的一面成为主流,到了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走向没落,官府腐败,社会上民不聊生,此时,国民心态则比较消极。乾隆皇帝认为中国国土广阔,一切应有尽有,完全可以不与外国通商,最后导致中国近现代化发展历程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落后一百多年。后来,西方列强攻破了国门,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中国走上了不断发展之路,中间虽有曲折,却也坚实地迈向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外交政策逐渐变得越来越务实。中国已经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在许多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平常、开放的心态对待世界对中国的赞扬和批评

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国民心态都是不同的,极端民族主义也有浮现。这种心理主要发生在民众身上,主要表现为过度伸张民族主义。2012年钓鱼岛事件,个别人情绪激动,打砸日本商店,对日本人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2017年,由于韩国在国内部署“萨德”,一些民族主义感爆发的民众自发聚集于韩国商场门前,阻止中国人购买韩国产品,一个老人在该商场购买商品后,被一“民族主义捍卫者”扔掉东西,推倒在地,并大骂他“不是中国人”。

近几年,这样的事件屡屡发生,曾经的辉煌和屈辱历史,使得一些人的民族神经格外敏感,甚至因此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我们不完全否定这些民众的做法,因为他们是在捍卫我们国家的尊严,出发点是很好的,但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是明显错误的。

对于外来的事物和文化,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既不能拒绝其在国内的发展,又不能盲目接受,而是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现其在我国发展的内在价值,将其融入我国文化体系中,以促进我国的发展。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华历史,我们既不能忘记那个年代的历史,也要认识到只有自己的国家强大了才能不被他国欺负。

面对别国的批评,我们应该用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大方地接受他国的合理批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期,人口基数大、社会贫富差距大等问题依然存在,想要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大国,我们仍需不断努力。因此,我们必须清楚自己的立场,以平常心看待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发展和挫折,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优秀的文化对国民心态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着传承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近年来,我国始终坚持文化体制改革,弘扬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然而,在民族文化建设中,文化资源的价值逐渐被削弱,文化消费的发展有低俗化的倾向,人们存在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缺失等问题。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信息的传播带来了便利,但由于网络平台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使得一些社会极端分子趁机借助此平台宣传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言论,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另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外来文化也在不断涌入我国,对青少年群体造成不小的影响,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中国的国民心态想要融入世界命运的发展,就要把握好我国精神文化建设的方向,深刻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内涵,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应用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同时,要规范文化市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对于外来文化,既要接纳,又要有所舍弃,对其精华部分加以利用,为我国文化体系注入新的活力。

只有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人们才能和平幸福的生活,才能培养积极向上的国民心态。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经济水平低下,人们保持温饱还很困难,因此在面对世界时总怀有一定的自卑心态。后来,经过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我国发展生产,使得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改善。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中,我们逐渐挺直了腰杆,能够自信地将本国的优秀文化对外传播。在面对他国的挑衅时,能够不卑不亢。只有综合国力足够强大,这个国家才能被世界所看见,才能真正的融入这个世界。所以,中国需要不断发展经济,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塑造融入世界命运的国民心态。

(作者为新疆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丁成:《如何涵养健康理性的国民心态》,《人民论坛》,2017年第12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中国   复兴   国民   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