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提升的综合国力推动北京进一步成为扮演全球中枢功能的城市——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四个中心”定位写入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行动指南。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是我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重要城市,必须在促进区域协同、引领国家高质量发展、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等层面肩负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国家也对北京的发展有更高的期盼。国际经验也表明,随着国际交往的加强、现代国家体制的完善,首都功能在管理上将不断向综合化、多样化、精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首都功能的持续深化和空间布局完善,对提升国家在全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地位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以“四个中心”为基准点,深化和拓展对首都功能的认识,针对新的形势,研究如何优化提升首都功能、促进北京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从更长远的时期、更高的战略视野、更高的城市发展标准出发,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北京城市未来的发展。
对首都未来发展的展望:治理中枢、精神家园、对外窗口、教化典范
从国家层面而言,北京是国家管理和运行的中枢,更是十三亿多中国人的精神凝聚之处,是引领国家和民族复兴的文化枢纽。首都的发展要以科学的规划,实现首都功能和非首都功能的合理布局,切实保证国家管理职能的高效运转;同时也应当充分展示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挖掘、保护、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唤起人民的爱国情和凝聚力,构建民族凝聚的精神家园。
从全球层面而言,日益提升的综合国力将会推动北京进一步成为扮演全球中枢功能的城市。北京承载的全球城市功能和参与的全球事务将不断增多,还将要承担起展示中国特色发展理念、彰显历史文化和国家软实力、发挥全球文化影响力的职能,成为国家实力的对外窗口、现代文化的教化典范。
治理中枢、精神家园、对外窗口、教化典范,这些职能都要求北京必须有相应的发展空间、更高的环境质量、更好的城市建设水平、更先进的发展理念,融入世界、示范全国,以应对新的发展需求。与此同时,需要正视的问题是,北京的城市空间资源非常有限,多年发展中,国家机构布局高度混杂、影响效率,文化建设尚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国际交往服务设施等与他国首都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宜居和可持续的城市模式尚待进一步探索。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对现有空间进行适当的疏解和腾退,构建更加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建设首都功能核心区,更好地承担首都职能;另一方面则要在区域尺度上建设区域城市,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建设城市群,在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层次上实现首都功能和全球城市功能的全域布局。
以提升促进城市发展,优化首都地区空间结构
就首都功能核心区而言:要整合政治中心布局,结合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机会,进一步优化整合城市空间布局,发展以中南海及周围地区、天安门-长安街、玉泉山及周围为基本的国家政务空间格局;对北京老城区的国家职能机构布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与重组,腾出的用地在保障国家职能机构外,应优先满足公园绿地、公共服务、交通等职能,旨在使首都功能核心区成为高效运转的国家管理中心。要提高文化中心质量,充分发挥首都深厚的文脉底蕴和文化资源高度聚集的核心优势,保护北京老城,再现都城辉煌,建设国家纪念地,鼓励文化创新,发挥北京典型的地域特色,充分展示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发展脉络,形成中华民族凝聚的精神家园。完善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在硬件上实现体系化、便捷化,以支撑具有国家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的高端服务业发展,结合现有CBD、奥林匹克公园、中关村、首都机场周边等,研究进一步发展对外交往功能的可能性,增强对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机构的吸引力,塑造中国国家实力的对外窗口。
就北京市区和市域而言:中心城区范围内注重首都功能服务水平的提高,建设积极的城市中央活动区,不断改善宜居环境质量,要完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为人民提供文化凝聚和国民教育的公共场所,通过精细化构建安全、健康、平等的社会环境,建设适合所有年龄段生活的完整社区,实现人人拥有宜居的住房、公平的就业机会、均等的公共服务和绿色公共交通网络。中心城区边缘区保障绿化隔离带的实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郊野公园或绿化体系,建设以总部经济、科技研发等延展首都功能、首都经济高端服务功能的边缘城镇。市域内实施服务国家首都地区区域职能的新城战略,实施以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涵养区、区域绿楔等为主的生态保护战略。市域外建设生态廊道,构建以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廊道为导向的多中心网络化城镇格局,引导特大城市地区人口和产业在特定地区和节点疏解和集中,促进首都经济的区域扩展和紧凑发展。要从整体上塑造北京,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的和谐宜居之都。
以首都带动区域,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就京津冀而言:北京要与天津、河北合作,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及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成为沟通全球的世界级航空、铁路和航运枢纽;形成高效、便捷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和通勤体系,促进区域间的协同发展。以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廊道为导向构建区域城镇走廊,引导人口和产业在特定地区和节点“分散再集中”,完善区域协同的京津冀城镇体系。制定京津冀地区共同的水环境保护和大气环境保护政策,共同设立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在更大的空间范围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依托,建设文化精华地区,并传承历史与文化线路,形成京津冀地区的文化网络。
面向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北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期待到2050年时,世界级跨区域协同的北京特大城市地区基本形成,成就历史上最伟大的首都城市。
(作者为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