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网络强国关键在于人才强国

核心提示: 近年来,我国在网络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跨越性发展,在网络基础设施、人工智能、自主芯片研发等环节硕果累累,甚至在某些领域完成了对欧美等国的“弯道超车”。但我国在人才储备培养、核心技术开发、网络治理体系等层面还存在短板,亟需从人才、创新与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等方面加快制定系列措施,从而推进中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网络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跨越性发展,在网络基础设施、人工智能、自主芯片研发等环节硕果累累,甚至在某些领域完成了对欧美等国的“弯道超车”。但我国在人才储备培养、核心技术开发、网络治理体系等层面还存在短板,亟需从人才、创新与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等方面加快制定系列措施,从而推进中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

【关键词】网络强国  人工智能  核心技术  人才强国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加快网络强国与科技强国建设等方面规划了新战略,引领和推动了我国网络信息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战略的协同驱动下,我国在互联网与信息化核心技术层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方面发展抢眼。信息技术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更为实现网络强国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网络核心技术领域发展迅速

当前,随着IPv6的全球性启用,标志着世界互联网发展轨道正式进入新一轮的“拐点”,而中国也迎来了“弯道超车”的难得机会。自从《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提出,我国将利用5到10年的时间构建新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链,着力建成全球最具规模化、先进性的IPv6商业网络以来,我国IPv6研发分配工作进入快车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7 IPv6地址资源分配及应用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 IPv6地址分配总数为23430块(/32),稳居全球第二位。我国计划到2020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5亿,在2025年年末中国的IPv6规模达到世界第一。

根服务器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关键,是网络世界的“定海神针”。目前,我国拥有根服务器,不仅意味着我国在顶级域名上获得了宝贵的解释权,更意味着打破了美国主导的根服务器治理体系,提升了互联网基础设施使用的安全系数。

我国在建成全世界最大规模的4G网络的前提下,未雨绸缪提前布局5G技术。2017年我国第一个基于5G技术的基站在广州正式开通,进行了5G技术的第二次测试,拟在2018年实现大规模实验组网。在5G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中国移动作为牵头公司提出的SBA架构已经被3GPP组织认可为5G核心网络的统一标准架构,中国标准登上世界舞台。光纤的快捷传输优势决定了它必将取代铜缆成为今天和明天的网络传输介质。在“宽带提速、去铜换光”政策的作用下,截止到2017年年底,我国使用移动宽带人数高达10亿人次,超越日本、韩国成为世界第一。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发布,党中央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在智能经济、智能社会、智能基础设施等方面作出了详细部署,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进一步打造网络强国提供了顶层引导与技术支持,我国的人种智能近几年的增长率已经超过26%。在技术支持层面,我国的信息传感技术、行业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服务分析技术、云计算技术与生物识别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场景应用层面,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涉及到社会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在医疗、教育、交通、信息、物流、驾驶、银行等各领域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在关键技术层面,我国的基础算法、语言处理与视觉识别技术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网络强国战略之路需要跨越几道坎

以往面对核心技术的需求,我们遵从“自己造不如自己买”的思维,轻视研发端的投入,崇尚快速省事的“拿来主义”,虽然短期能获得利益,但是长此以往核心技术难以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建设网络强国的关键时刻容易受制于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在规模与营业额上实现了从落后到跟跑,甚至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质变,但不掌握核心技术,一味依靠购买,会导致国之重器难以立足于自身,发展根基易受动摇。

人才储备相对缺乏。网络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网络空间的发展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我国发展工业与互联网核心技术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极度缺乏。在2017年全球新型人工智能项目中,中国虽然占据51%的份额,但全球人工智能储备方面中国只有5%左右。一方面,由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各行业之间竞争激烈,而掌握国家命脉的互联网信息化产业在人才引进上出现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互联网信息产业还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来搭建人才培养、人才交流平台,学校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难以打通壁垒,影响人才专业化的培养与流通。

网络治理没有跟上。我国网络空间的管理体制过去一直存在着多头管理问题,同一块网络区域,其管理部门涉及到安全部门、宣传部门、工信部门等近十多个部门。部门众多看似全面照顾到了网络治理的方方面面,然而这种看似“齐抓共管”的方式存在着隐性弊端,多源头管理、职能交叉紊乱导致网络治理效率低、时效性差。因此,如何尽快形成“统筹协调、各方参与、综合治理的中国特色治网之道”,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为网络核心技术的研发扫清后顾之忧,为网络强国建立坚实的制度基础,是当前网信工作发展的重要命题。

实现网络强国战略亟需多策并举

优秀人才是网络强国战略的支撑点。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一套完整的政策,以政策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同时还要建立一系列的刺激奖励机制,打破僵化的体制框架,让高科技人才在各个领域流动起来。要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人工智能领域的培养计划“人工智能+X”为例,该计划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心理学、生物学等学科教育的交叉融合,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同时打通了各学科之间的壁垒,挖掘了其他专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潜力。要打破高校与企业之间人才培养的边界,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从而提升人才科研实干能力。

创新是实现网络强国战略的内在引擎。我国要想完成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的蜕变,就要秉持创新精神,将自主创新放到首位。具体而言,首先,要在制度层面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整合集中各种优势资源,发挥我国在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实现“中国智造”;其次,在科研创新上要关注当前领域的痛点与空白,科研院所与企业要时刻关注我国在建设网络强国之路上亟需的数字技术、软件技术与芯片技术,做到有目标有侧重的创新;最后,要积极推进创新成果的转化,打通“科学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成果”的壁垒。唯此,才能将创新发展落到实处。

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网络强国战略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际网络空间的治理应该遵循共治原则,应该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依托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整体,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关于“地球村”的预言已经实现,中国通过网络走向世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互联网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带给世界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面对风险与挑战,任何国家都要意识到网络空间无法独善其身,唯有建立一个同心发展、通力合作的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才能实现国家间的互利互惠,让更多人享受到互联网红利。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崔政韬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新华网,2018年4月21日。

责编/温祖俊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娜]
标签: 强国   关键   人才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