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对上海市所属16区综合创新能力的测评研究

主要发现:

·从上海各区综合创新能力得分可看出,第一组中,浦东新区在众多指标上全面领先,各个中心城区得分差距不大,相对郊区而言,城区在基础研发和科技服务业方面更有优势;第二组中,以闵行、松江为代表的非中心城区以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和打造高端产业新动能见长;崇明区在各指标上相对落后于其他各区,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农业科技。

·从创新基础力排名中可观察到,非中心城区在制造业基础、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吸引人才的政策上更具优势;而中心城区则在产业结构、经济实力、科技人才素质、服务企业创新方面更胜一筹。排名相对落后的崇明区因创新基础相对薄弱,限制了其综合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第一组中,浦东新区、杨浦区在创新投入方面表现优异;第二组中,闵行区和嘉定区创新投入力得分超过均值。各区创新投入力排名与综合创新能力排名基本保持一致,创新投入对综合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推动效应。崇明区在创新投入力度方面相较其他区有一定差距,拉低了其综合创新能力。

·创新产出力方面,浦东新区在第一组中拔得头筹,宝山区、闵行区、嘉定区在第二组中排前三位,这些区制造业基础雄厚,创新产出效率相对较高。但各中心城区创新产出力普遍偏低,主要在于其产业结构中以高端服务业为主,制造业多转移至郊区,缺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广阔空间。

·浦东新区、长宁区、杨浦区的创新持续力得分在组内较高;第二组中,松江区、奉贤区、闵行区得分较高,创新驱动战略有力地支撑了这些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动能升级。中心城区此项得分优势不足,主要在于中心城区经济基础较好,增长空间略低于郊区。

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支持下,上海坚持以改革为根本动力,在推动体制机制变革、经济结构调整、外向型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实现了由改革开放“后卫”到“前锋”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上海要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工作时提出,上海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既是对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上海自身实现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上海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初衷总体实现,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大布局和政策体系初步确立,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居全国前三位,C919大型客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上海市的创新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对全国其他城市、地区的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具有显著的先天和后天禀赋优势,如产业结构合理、基础设施一流、科教文卫发达、高层次人才丰富、科技创新主体云集、开放程度较高等方面。此外,上海还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制造能力强、创新链条各环节分布均衡,为上海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有力条件。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上海在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有研究数据显示,在“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框架下,虽然上海各区近几年来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出不少颇具特色、亮点的创新发展形态,且其中一些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示范区、试验区在不同领域担当着国家改革试验开路者、领头羊的角色,但是由于区位条件、发展阶段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当前上海各区在综合创新方面发展并不平衡,不同转型阶段的区在科技创新的方向和着力点方面也不尽相同,这影响了上海市整体综合创新能力的更为全面而有效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上海各区的综合创新能力展开系统科学的测评,一方面有利于及时挖掘、总结各区在创新发展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另一方面能够发现各区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是否面临瓶颈和短板。故而无论是对各区更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是对各区之间实现更为全面均衡协同的创新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综合创新评价指标的构建方法

人民论坛测评中心结合上海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顶层设计和各方面部署,并参考此前建立的城市综合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上海16区综合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而言,该指标体系包含创新基础力、创新投入力、创新产出力、创新持续力四个一级指标,在整体上从“产、学、研、服”四个方面切入,坚持以最适宜的指标来尽可能地实现客观评价为导向。而在指标数据选取方面,则充分建立在数据的可获取性基础之上。

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于上海各区综合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可分为三个级别,各个指标具有逐级的覆盖性,第三级指标遵循直接的可测量性和数据可得性。一级指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创新基础力,由产业经济基础、人才基础、研发基础、政策服务基础四个二级指标构成;第二部分为创新投入力,由企业投入、政府和社会投入、人才投入三个二级指标构成;第三部分为创新产出力,由产业化成果、科技成果、地区经济产出三个二级指标构成;第四部分为创新持续力,由经济增长、结构优化以及动能转换三个二级指标构成。三级指标共27个,包括19个客观指标和8个主观指标。由于部分客观指标数据可得性受限,为了保证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本次测评使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获取其中一些数据。同时,针对各区公众的调查,均为统一表述的标准化问卷。

创新基础力。创新基础是创新主体所处空间范围内各种要素结合形成的关系总和,反映了其综合经济实力,决定了关键创新要素的集聚能力。创新基础环境如何,对于能否挖掘创新潜能至关重要。在城市综合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中,我们以“产、学、研、服”等创新要素为关注点,将城市创新基础力拆分为产业经济基础、人才基础、研发基础、政策服务基础四个二级指标,其中产业经济基础、人才基础、政策服务基础三个二级指标下均包含主观指标。

首先,城市的经济和产业基础是创新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宏观经济情况、产业及企业结构为其创新能力的发挥奠定了基础,在此我们使用人均GDP指标来评价宏观经济情况,使用第三产业比重评价城市产业结构,还加入了对所在区市场主体活力的评价这一主观指标。

其次,城市创新的人才基础主要体现为城市的人才素质以及对人才的容纳度。只有拥有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优化城市人口结构,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大力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此外,城市对于创业者的容纳程度和创业氛围同样影响创新人才的集聚。由于受数据可得性限制,我们主要使用自然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科技活动人员数这一客观指标来对创新的人才基础进行评价,还使用了对所在区科研人才的评价以及对所在区接纳创业者程度的评价两个主观指标进行补充评价。

再次,研发基础体现了从事科技研发工作的机构发展水平。基础研究作为创新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从事基础科研工作的机构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企业为主要力量,而企业研究机构则是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的重要主体。因此,在评价研发基础力时,我们使用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这一指标来衡量。

最后,城市开展创新活动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有助于提升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全面创新,政府对于创业企业的服务能起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作用。在这里,我们采用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支出和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增速两个客观指标。鉴于政府在制定和宣传创新政策、服务创新创业企业方面做出的努力,无法完全通过客观指标体现,我们还结合了基于问卷调查得出的主观评价结果。

创新投入力。创新投入是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资金和人才是创新投入的核心要素。人才驱动是创新驱动的实质,而资金投入则是成果转化和产出的重要保障。资金投入主要包括企业投入、社会投入和公共财政投入。资金和人才是打造创新链的关键要素,是城市创新发展的要义所在,更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当下,资金和人才要素能不能快速集聚、合理配置,对创新发展尤为关键。

在人才投入方面,我们使用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数量这一指标来衡量;对于企业投入的评价指标,我们选择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两个指标;而对于政府和社会投入,一方面使用自然科学研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科技技术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作为客观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加入了对所在区社会研发投入水平评价这一主观指标。

创新产出力。创新产出是创新投入的结果,是城市综合创新能力最直观的表现,创新活动的产出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最初,创新活动最直接的产出为科技成果,即知识产出;然后,知识产出通过成果转化,为企业增加收益和开拓市场;最后,企业的创新活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推动城市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进而推动整个城市经济产出增加,效率提升,经济快速发展。

对于科技成果产出,我们使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表科技论文数量两个客观指标来评价,同时还包含“对所在区科技成果的评价”这一主观指标;产业化成果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两个指标来衡量;整个地区的经济产出由单位建成区面积实现GDP、合同外资金额占地区GDP比重两个指标来代表。

创新持续力。关于创新持续力,主要是用来衡量城市的创新能力能否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长效支撑机制,而城市经济的发展进步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以及综合经济增长。为了更为准确地衡量当地创新能力的持续性,不宜使用短期的经济指标来评价,而应当通过观察中长期(一般为5年)的增长情况。

遵循这一逻辑,我们选取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长值、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总产值增长率两个客观指标分别代表城市创新持续力中的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两个维度;经济增长和动能转换两个二级指标中还包括两个主观指标,分别为对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评价和对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转型力度的评价。

综上所述,在本次城市综合创新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综合创新指标主要由4个系统层指标构成,在系统层指标之下共13个二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又进一步细分为27个三级指标。整个指标体系层层递进,能够系统、全面又详细地反映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各方面表现。

指标的无量纲化方法

为了增强测评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在对指标数据的选择和设定过程中,我们应用了此前测评研究中连续使用过的具有单调性和凸性特征的指数功效函数,对各三级指标数据分别进行了无量纲化和标准化处理。该功效函数的具体形式如下:

公式

该功效函数中,d是量化后的得分,我们将其区间控制在了60-100之间,x是观测值,也就是各指标数据的实际统计值,xh是满意值,xs是不允许值。一般来说,正向指标满意值取各指标的最大值,不允许值取其最小值。逆向指标满意值应取其最小值,不允许值取其最大值。在操作过程中,经过功效函数的转换之后,就可将各区的指标数值全部转换为60-100之间的得分。

有必要指出的是,依据该功效函数所得出的结果是相对结果,前述指标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会影响上海各区综合创新指数的得分。也就是说,如果改变参与测评的区样本量,可能会导致数据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发生变化,其综合创新指数的最终得分也会发生变化。但是这并不会对原有各区之间综合创新力的排名顺序产生影响,也就是原有各区综合创新指数的先后排序将保持不变。

指标体系的权数

各指标权重系数的赋权法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已有的研究或采取专家调研法,即从主观上为指标设定权重;客观赋权法,即采用层次分析等统计方法,从数据的分析和统计中求得权重。此次测评,我们对于指标权重的设定采取的是变异系数法与主观赋权法相结合。其中,一、二级指标权重通过客观赋权法得到,三级指标权重通过客观赋权法与主观赋权法得到。经过综合赋权后,得到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见表1及附表)。

表1

指数合成方法的应用

可用于合成的数学方法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加权算术平均合成模型、加权几何平均合成模型,以及加权算术平均和加权几何平均联合使用的混合合成模型。在这里,综合比较以上方法,且考虑到该模型算法相对于加权几何平均合成模型较为便捷,我们选用了加权算术平均合成模型。之所以采取加权算数平均而非几何平均,还主要鉴于加权平均考虑了个体在总体中的占有份额对均数的影响,即所谓的权重对均数的影响,更为科学合理。

上海16区经济总体状况分析

由于上海16个区各自所处的经济发展和转型阶段存在差异,本次测评采用了K-Means聚类分析(快速样本聚类法),以各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上的相似性为标准,将16个区分成了3组(见表2),同一组内各区大致处于相同发展阶段。此次所使用的数据以上海16区201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划分依据为发展阶段,主要涵盖产业构成和人均GDP,其中包括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人均GDP四大指标。

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上海16个区被聚为3类,每一个分类的区数分别是8、7、1,聚成的三类分别按照产业转型程度进行划分,各组大致发展特征如下:

第一组:各区的第三产业比重是三组中最高的,同时人均GDP也较高,第一产业比重和第二产业比重较低,经济发展阶段相对领先,转型升级程度较高。在上海16个区中,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浦东新区属于该类,其中,除浦东新区外,其余均为中心城区。

第二组:各区的第二产业比重在三组中最高,人均GDP、第一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属于三组中的中等水平,转型升级以第二产业主导。在上海16个区中,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和奉贤区属于该类。

第三组:该组突出特征为第一产业比重是三组中最高的,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和人均GDP较低,目前以第一产业主导,在上海16个区中,仅崇明区属于该类。

处在不同发展和转型阶段的区不适宜以完全统一的指标体系去评价其综合创新能力。为此,文中一方面对于同组别的区尽量与同组成员进行横向比较,另一方面,本测评考虑了不同转型阶段的区在科技创新上应当着重发展的方向对不同组别的区分别进行纵向比较,使测评结果更加科学和客观(由于文中对不同组的各个指标采用了不同的权重系数,不同组各区之间得分不具有直接可比性)。

测评结果

综合创新能力状况

图1为第一组综合创新能力得分,其中浦东新区得分(91.80)最高,其余各区得分均低于该组均值(72.08)。图3为第二组综合创新能力得分,闵行区(83.42)、松江区(74.79)、嘉定区(74.39)分别位列前三,高于第二组平均水平(73.62)。第三组仅包括崇明区,从图2中可看出崇明在27项三级指标中的大体得分情况,整体得分相对落后于上海其他区。

图1

从上海各区综合创新能力得分可看出,第一组中,浦东新区在众多指标上全面领先,各个中心城区得分差距不大,相对郊区而言,城区在基础研发和科技服务业方面更有优势;第二组中,以闵行、松江为代表的郊区以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和打造高端产业新动能见长;崇明区在各指标上相对落后于其他各区,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农业科技。

浦东新区不仅是第一组综合创新能力得分最高的区,也是整个上海市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和领跑者。目前,上海市正在推动实施的两大战略,即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它们主要的承载区都在浦东新区,其中,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是浦东当好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重要突破口。浦东新区围绕“聚焦张江”战略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浦东新区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和《浦东新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2020行动方案》为指导,未来将聚焦“两大区域、五大支撑体系”,加快构筑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基本框架。经过多年的发展,浦东新区已逐步具备科技创新最关键的要素,初步探索形成了具有浦东特点的自主创新道路。

2-1

第二组中综合创新能力得分最高的区为闵行区。闵行区拥有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和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教育、科研、人才、资本、产业等优势于一体。根据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四梁八柱”的总体部署,再结合闵行区建设上海市6大科技创新集聚区之一的功能定位,闵行区相继制定和形成了闵行区推进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1+4”的政策体系,以“1+4”政策体系为基础,主动承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辐射,加快推进“紫竹创新创业走廊”建设。友好的政策环境使闵行区成为科创资源较为富集的区域,完备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体系已基本形成。

2-2

松江区综合创新能力位居第二组第二位,是上海郊区科技创新发展中的强者,也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之一。松江在科技创新方面主要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以科创驱动“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同时全力推进G60松江科创走廊建设,构建以松江新城为核心的“一廊九区”空间布局,打造质量标准、双创活跃、产城融合、先进制造、人才集聚、科创环境六大高地。当前松江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增长进入新阶段,工业能级不断提升,着力聚焦高质量发展,为下阶段打造新兴产业发展高地打下了良好基础。

嘉定区综合创新能力得分位居第二组第三位。嘉定是上海制造强区,早在1958年就被命名为“上海科技卫星城”,如今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六个重要承载区之一,正在转型为“创新活力之城”。嘉定科技资源集中、国家级科研院所众多、制造业基础雄厚,这为其进行科技创新提供了肥沃土壤。在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的过程中,嘉定区借助制造业基础重点打造四大新兴产业,“四新经济”产业创新基地成为上海市首批试点,为嘉定制造业向高端迈进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利用科研院所集聚的优势布局产业链,形成了区域发展、院所发展、企业成长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全力推进现代化科技城和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

图3

创新基础力状况

通过对各区创新基础力状况指标的计算可知(见图4、图5),浦东新区(89.54)在第一组中位列第一,徐汇区(77.67)、黄浦区(77.52)得分次之,这三个区领先于第一组均值(75.66);闵行区(83.68)、松江区(81.37)、奉贤区(76.26)则在第二组中位居前三,这些区拥有良好的创新基础;此项得分较低的区分别为金山区(67.40)、虹口区(69.26)以及崇明区。从创新基础力排名中可观察到,两组排名高于均值的区中,郊区数量占比过半,这些区在制造业基础、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吸引人才的政策上更具优势,而中心城区在产业结构、经济实力、科技人才素质、服务企业创新方面更胜一筹,排名落后的崇明区由于创新基础相对薄弱,限制了其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

图4

浦东新区的创新基础力得分为组内最高。浦东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17年全区GDP接近万亿,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在研发基础方面,浦东新区的优势在于其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一优势使浦东可依托国内外企业研发机构的主体作用,成为重大技术、产品等方面发明专利涌现的源头。2017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复《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力求打造以科创为特色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张江是国内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最多、最为先进的地区之一,张江科学城的建设补齐了浦东新区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短板,也使高校、研发机构与企业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网络,为上海建成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图5

徐汇区、黄浦区位列组内第二、第三。徐汇区研发基础雄厚,集聚了120多家国家级、市级科研机构,10余所高等院校,数十家国家级、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外资研发中心;产业基础同样强劲,综合经济实力在上海中心城区领先。另外,徐汇还有着完善的创新生态,众创空间、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科技风投机构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构成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作为中心城区,徐汇区的强项在于科技服务业,通过着力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由传统代理型向高端服务型转变,形成上海知识产权服务的“徐汇高地”,还获批知识产权综合改革示范区。黄浦区的优势在于金融业发达、市场繁荣、产城融合度高,是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高度集聚之地,拥有将知识创新成果进行转化的大量资源。结合高端服务业集聚的区位优势,黄浦区提出了打造服务科创中心建设主阵地的目标,并且主动接受自贸试验区的辐射和溢出效应,发布主动对接自贸区扩区和科创中心建设的“双子政策”,成为打造高端服务业标竿的新引擎。

第二组内,高于均值的三个区分别为闵行区、松江区和奉贤区。闵行区是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该区积极推进园区、校区、街区融合,与院校、企业达成“六方”合作,聚焦打造紫竹创新创业走廊,共同构建“政、产、学、研、资”新体系,打通从研发、应用到产业化的科技创新链,增强区域的创新活力和产业竞争力。松江区拥有松江大学城,其科教和人才资源是G60科创走廊创新创业的重要源泉,在政府的科技创新政策方面,为配合“一廊九区”建设,松江区新出台了60条产业政策,每年拿出20亿元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鼓励科技创新创业、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和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发展,鼓励各类创新资源集聚,同时松江区围绕存量优化,不断加大落后产能淘汰的力度,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园区二次开发。奉贤区的高校院所、大型企业等科研主体略显单薄,依托自身中小企业聚集的优势,出台了《加快建设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的意见》,担当起上海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的角色。此外,依托千人计划创业园、张江高新区奉贤园、交大产业园等园区的品牌优势,奉贤正逐步打造成为中小企业的创新高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群、先进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的承载区。

虹口区在中心城区创新基础力排名中落后,主要在于虹口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于其他中心城区较为缓慢,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不足。另外,虹口地处上海中心城区,缺少可铺陈开来用于建设科创基地的广阔空间。为了解决创新的短板,虹口区近年来通过对一些老厂房、现有写字楼、棚户区的改造,释放出建设科创基地的空间,嵌入式地在大街小巷容纳创新创业者,打造无边界的科技园区,独创出“硅巷”模式。金山区地处上海郊区,高端创新要素相对缺乏,科技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引进和集聚高层次人才的综合配套能力较弱,缺乏可以作为高端人才集聚平台的高校、科研院所,这些发展短板都使金山区的创新基础力相对落后。排名落后的崇明区由于经济实力较弱,缺乏产业基础支撑,各类科技创新要素短缺,创新基础相对薄弱,限制了其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投入力状况

第一组中(见图6),浦东新区(89.76)在创新投入上表现优异位列第一,此外,得分高于平均水平(68.35)的还有杨浦区(71.42);第二组中(见图7),闵行区(88.22)和嘉定区(70.17)得分均超过均值(67.90)。两组排名显示出,各区创新投入力排名与综合创新能力排名基本保持一致,从而可看出,创新投入对于综合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推动力量。崇明区在创新投入力度方面较低,因此拉低了综合创新能力。

图6

浦东新区在第一组中的创新投入综合得分最高,从本次测评所涵盖的指标可看出,浦东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数量、新产品开发经费以及R&D经费内部支出均为上海各区最高水平。对于中小科技型企业或团队,为了降低其科研创新投入成本,激发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活力,浦东推行“科技创新券”政策,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科技服务费用可以获得创新券资助。在人才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浦东新区已经初步形成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人才高地。近期,浦东又发布了《浦东新区关于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人才发展的若干意见》(浦东人才发展“35条”),在不少政策上有大尺度突破,以国际化和高能级为方向努力开创高层次人才集聚发展新局面。

杨浦区在第一组的创新投入排名中位列第二。杨浦聚集了上海三分之一的两院院士,本科生、研究生分别约占上海的20%、30%,区内十余所高校、百余家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智力资源是杨浦最核心的优势,在对人才投入上,杨浦区在2016年推出人才新政16条,每年投入不低于2亿元,通过分门别类“量身定制”的政策条款,普惠各类优秀人才,覆盖创新创业人才成长全链条。

图7

第二组中闵行区和嘉定区领先于组内其他区。通过科创中心建设的氛围营造,闵行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上海市平均水平。在资金支持上,闵行区成立了20亿元的区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累计投资项目269项,吸引社会资本超过100亿元。此外,闵行区还为各类科创人才提供了政策支持。闵行区着力推动紫竹国家海创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人才发展平台的建设,完善人才综合服务,鼓励各类高层次人才在闵行就业创业。嘉定区在资金投入上较为突出,设立了“科技创新创业发展专项资金”,利用“嘉定创投”等政府引导基金的杠杆效应,撬动各类社会资本,重点投资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鼓励和支持信用良好、实力雄厚的企业有序健康发起设立小额贷款、融资性担保、商业保理等新兴金融企业。

崇明区在创新投入力方面相对不足,由于在资金和人才上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较低导致该区创新产出也低于上海市其他区,整体综合创新能力得分在上海市各区中最低。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崇明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撑该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大力投入;另一方面,崇明区的优势在于农业发达,生态环境优质,因此可结合自身优势制定科技创新投入政策,开辟有本区特色的创新路径,如崇明区目前正在利用科技打造世界级生态岛,着力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内生创新动力,建立博士农场,聚焦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智慧农业等五大领域,探索发展机制,加快提升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产出力状况

通过对各区创新产出力状况的指标计算可知(见图8、图9),浦东新区(94.97)在第一组排名中拔得头筹,得分远高于组内其余区。宝山区(80.13)、闵行区(77.03)、嘉定区(75.40)是第二组的前三位。这些区制造业基础雄厚,创新产出效率相对较高,可助力其在综合创新能力上保持上海市领先水平。各个中心城区创新产出力普遍偏低,主要原因在于其产业结构中以高端服务业为主,制造业多转移至郊区,缺少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的广阔空间。

图8

浦东新区的创新产出力为组内最强,主要得益于浦东新区强大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高。在促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上,浦东新区组建了全新的科技与经济委员会(简称“科经委”),在全国率先尝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相联动的新体制,力图打通“产、学、研”之间的壁垒,让更多科研成果走向工业化、产业化,提升全区产业能级。

图9

宝山区一直把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尽管高等院校较少、科研院所缺乏,但这一短板反而推动着宝山广泛吸纳和集聚国内外各方优势资源。宝山大力支持本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在“1+9”产业扶持体系中,特设产学研合作项目,同时在各区中选取对在区域科技创新中做出贡献的高校、科研院所给予奖励,打通产学研合作通道,每年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几十余项,成为产学研合作的热土。

闵行区是上海市唯一的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正在打造政策先行、机制创新、市场活跃的具有闵行特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模式。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重点,激发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积极参与。资源整合和产学研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在闵行设立分中心,探索建立了“上海高校知识产权运营创新中心”,打通高校、科研院所运营和企业的需求通道,线上线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嘉定区正在探索打通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即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发挥落户嘉定的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与产业基地的作用,探索建立以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目标的产学研用创新服务平台。此外,嘉定区的优势产业是汽车制造业,当前正致力于建设沪上第一个制造业创新中心――上海市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汽车),抢占汽车产业新一轮发展制高点。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各个中心城区创新产出力普遍偏低,均低于组内均分,主要原因在于中心城区产业结构中以高端服务业为主,制造业多转移至郊区,缺少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的广阔空间。本测评所涵盖的创新产出指标多限于工业,而由于中心城区更具优势的科技服务业数据较难获得,因此,中心城区在此分项中排名会稍显落后。

创新持续力状况

通过对上海各区的创新持续力进行评价(见图10、图11),我们发现,第一组中,浦东新区(93.45)、长宁区(83.07)、杨浦区(82.48)在组内得分较高,超过均分(80.59);第二组中,松江区(87.12)在创新持续力上得分最高,奉贤区(87.00)、闵行区(85.08)紧随其后,创新驱动战略有力支撑了这些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动能升级,也对其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有重要贡献。中心城区此项得分较低,主要由于中心城区经济基础较好,增长空间略低于郊区。

图10

由于浦东新区和闵行区在前述各分项指标中均位于组内前列,因此,两区在创新持续力上必然会有突出表现,此项中不再赘述。在科技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和增长方面得分较高、较有特色的还包括长宁区、杨浦区、松江区以及奉贤区,存在许多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

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服务业见长的长宁区主动对接,明确了长宁将重点聚焦三大产业,扎实推动四大创新环境建设,努力通过产业集聚、环境集聚和服务集聚,将长宁打造成为贸易功能突出、现代服务业特色鲜明的创新人才集聚区。长宁区还设立了上海市首个“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确立上海“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在全国发展的优势地位。

杨浦区在2010年被正式授予“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作为上海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杨浦发挥高校资源众多的优势,提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三区融合让杨浦实现了从工业杨浦到创业、创新杨浦的飞跃。

图11

松江区在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制造业方面处于领先位置。从结构调整看,松江围绕存量优化,不断加大落后产能淘汰的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园区二次开发,随着G60科创走廊建设的加快推进,高端优质项目纷至沓来。在动能转换上,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的新兴产业持续发力,G60科创走廊引进工业项目投资的强劲增长为不断孕育新动能提供了后续的动力支持。

在产业转型上,奉贤区支持企业的自主转型,鼓励企业创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围绕市场需求,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奉贤区抓住中小企业集聚的优势,全面推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建设。为解决科研水平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制约,奉贤区还为企业提供“最强大脑”,展开“区校融合”,全区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都与高校建立了各类产学研合作关系。

黄浦区、普陀区等中心城区在创新持续力这一项得分较低,主要原因在于中心城区经济基础较好,产业结构更趋于合理,发展起点高于很多上海的郊区,因此增长空间也普遍略低于郊区。此外,中心城区的传统优势在于高校、科研院所资源集中,基础科技研发能力强,而城区没有足够的工业基础支撑,科技成果的转化只能依赖于与郊区之间形成产学研联动的产业链。中心城市的另一大优势在于服务业发达,可主动定位于服务上海创建全球领先的科创中心的主阵地,与郊区分工明确,更有利于推动上海全市形成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 焦 欢 赵紫燕】

责编:李 懿 / 贺胜兰

责任编辑:张盈盈
标签: 上海市   所属   能力   研究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