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雄安新区空间发展的三种形态探析

雄安新区在京津冀城市群发展中居于关键位置,其城市发展空间充裕。雄安新区城市空间构建应当坚持“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蓝绿交织。从生产空间看,应当围绕高新高端产业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事业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产业结构空间布展。从生活空间看,应当以原住民、疏解于此的北京人、国内外精英人群的安居乐业为核心,重点解决好原住民的就业、文化生活、消费等民生问题。从生态空间看,要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致力打造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强化生态空间立体开发,建设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

设立雄安新区是中央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地处京津保腹地,发展空间充裕,具有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天然条件和区位优势。雄安新区城市空间创建应当遵循全新的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即坚持“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协调发展、三位一体,达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地位作用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工业化阶段,生产空间主导并获得长足发展;后工业化阶段,生活和生态空间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雄安新区建设应当把握后工业化时代的特点,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统筹城市空间布局与管理,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互补互融、协调发展。

建构集约高效的雄安新区城市生产空间

雄安新区要想成为世界级的创新中心和高新产业中心,取得引领京津冀乃至全国发展的新增长极地位,关键是要自我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也就是说,不仅自身要打造成为创新驱动的中心,而且要成为北京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集中承载地。为此,“既需要雄安新区资源禀赋和国家政策支持等硬件条件,又需要依托雄安新区社会历史文化等软件条件,以及历史机遇的可遇不可求”。未来雄安新区城市生产空间应以高新高端产业、特色文化产业和公共服务产业为主,形成三大支柱支撑的城市产业空间格局。

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发展高新高端技术产业,推动产业体系升级优化,构建集中高效的生产空间,打造高精尖经济体系

通过高新技术革命构建新产业体系是实现区域迅速崛起的最佳路径。当前,以移动网络应用为先导、以现代信息技术智能产业深度应用为支撑的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成为新产业革命的主要特征。从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看,新能源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智能制造日益普及,新信息技术群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空间,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雄安新区要发展成为京津冀乃至中国北方的新增长极,必须走在新一轮高新技术革命前列,抢占全球产业链体系的有利位置。借助国家行政力量和有效市场调配,实现生产要素快速集聚与新产业体系快速成长,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京津冀要素空间分布优化与更大范围的包容性增长。实现以高新技术产业主导雄安新区平地起新城建设愿景,必须启动创新驱动型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导区。目前,河北与京津产业落差梯度过大,产业承接层次低,如第一产业集中在菜蓝子、米袋子;第二产业集中在高耗能、低附加值类产业;第三产业集中在物流、旅游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承接缺乏产业、环境、政策的配套。雄安新区疏解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北京一方由于可能影响税收等因而疏解动力不足。所以,制定合理的税收分离政策,能够更加确保提升北京的疏解动力。对于雄安新区一方而言,则应当积极创造承载高端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

以文立城,以产兴城,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着力打造“大文化”视野下京津冀文化产业前卫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引领示范区

文化建设是雄安新区建设的基本内容,未来雄安将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中心。为此,要加强顶层设计,以文立城、以产兴城。雄安新区文化产业要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高点定位,应当立足京津冀、着眼全中国、面向全世界。它不是对雄县、安新、容城三县传统文化内涵用现代手段的提升,而是应当按照科技、生态、宜居等要求来构建全新的文化业态。雄安新区的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的相互渗透。公共文化中涉及产业的合理布局,产业文化也担负着满足公共文化需求的责任。应当加紧制定和实施《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努力把雄安新区打造成为京津冀文化产业的前卫区。雄安新区文化建设,既要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好已有的文化产业资源,又要大胆借鉴国内外新城文化产业建设发展的经验。新区的规划要把文化建设置于突出位置。其一,要对雄安新区历史文脉、文化禀赋进行梳理、提炼和萃取,将既有的文化遗存、民俗文化、文化精神、生态文化作为新区发展的动力源和能量场,留住和传承新区历史文化记忆。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实现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其二,要放眼世界,借鉴现代文化产业建设发展经验,实现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增强新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把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开放先行的理念贯穿于文化产业建设全过程。尤其要注重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和国际文化贸易。其三,要把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如,不少学者提出了开发芦苇文化产业的建议。苇编历史悠久,素有“一寸芦苇一寸金”的美誉。白洋淀的芦苇年产量超过7万吨,且皮薄、节长、韧性好,是苇编制品的上好材料。雄安新区的设立将提升白洋淀芦苇画的知名度,新城建设装饰和旅游会增加芦苇工艺品需求。此外,芦苇还具有畜牧、药用、园林等多方面的价值。如果运用高科技手段研发新产品、实现综合利用,芦苇必将成为雄安新区的一笔财富。

重点疏解首都部分非紧密性行政功能、事业单位和企业总部,坚持“输血”与“造血”双轮驱动,高标准建设公共服务体系

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难题,探索人口密集地区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新路。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主要有四部分:一是一般性产业尤其是高耗能制造业。自2014年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这方面的疏解工作已经取得很大成效。如北汽落户沧州、大兴生物医药园大部分迁往沧州产业园。二是专业性批发市场及区域性物流基地。2014年以来,已有390多家批发市场得到了疏解,效果比较显著。三是一般性公共服务业如医疗、教育、卫生等。虽然这些也是重点疏解对象,但却疏解进度缓慢,效果不明显。四是首都部分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总部。这部分的疏解工作是雄安新区成立后的工作重点。通过集中承接,对于治疗“大城市病”能够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因为这些非紧密性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总部主要在北京城中心区,是交通拥堵、人口超载等“大城市病”的病灶区。教育、医疗等部门的承接,以及行政企事业单位的承接,可以极大地改善雄安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公共管理能力,有助于构建高标准的公共服务体系。为此,要重点加强公共服务领域的社会政策对接,大力吸引人才,培育高端功能。要在调查研究疏解对象对公共服务新需求、新偏好的基础上,推进公共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建设与发展,一方面,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灵活性和多元化,积极有效地引导非营利组织、私人企业等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另一方面,通过特许经营、税收优惠、合同承包等创新市场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与效率。

建构宜居适度的雄安新区城市生活空间

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是绿色生态宜居,达到水城融、蓝绿汇、天人合。雄安新区不管承载着多少使命和功能,但首先是百姓生活的家园。有人提出要“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这对于雄安新区建设很有启发。雄安新区要坚持以面向未来的姿态,求解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问题。基于此,雄安新区建设之初便提出了三条原则:“一是绝不搞土地财政;二是一定考虑百姓的长远利益;三是绝不搞形象工程。”三条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展现。“绝不搞土地财政”就是改变过去地产主导的城市开发模式,因为它导致百姓生活成本增高。土地财政就是政府低价从百姓手中“拿地”,又通过招拍挂方式高价出让给开发商,由此引发了深层的社会矛盾。“一定考虑百姓的长远利益”就是要让百姓成为新区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真正融入新区生活,分享新区发展成果。“绝不搞形象工程”旨在强调统筹规划,尊重自然规律,建设优美的生活环境。三条原则与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统筹发展理念相一致。

关怀百姓生活,体察民情、解决民生、赢得民心,建构具有一定舒适度的生活空间,让原住民、疏解于此的北京人和引进的国内外精英都能够安居乐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雄安新区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归宿。因此,雄安新区建设必须抓住抓好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安居与就业是雄安新区建设初期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雄安新区建设必须持续不断地增加民生温度,始终秉持执政为民理念,以全面把握民情民生民意为基础,努力打造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生活空间。未来雄安大体由三类人群组成:原住民、疏解于此的北京人、引进的国内外精英。雄安新区建设中,为了吸引疏解于此的北京人和国内外精英,必然会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他们的待遇等问题,所以,构建安居乐业的理想生活空间的难点是原住民。在雄安新区建设发展中必须不断增强原住民的民生温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产业转型过程对于原住民就业的冲击。雄县、安新、容城拥有服装、箱包、皮鞋制作、纸塑包装、压延制革、电线电缆等多种产业,从业人员众多,是原住民的主要生活收入来源。为此,要充分考虑产业转型对原住民就业的冲击,这是原住民理想生活空间的根基。另一方面,要注重提升生活空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原住民生活空间的文化内涵。从目前看,乡镇原住民生活空间存在文化部门机构设置不完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少、利用率低、功利性强、形式单一等问题。为此,要结合新区文化产业构建,不断丰富原住民文化生活。构建理想生活空间的基础性问题就是解决好原住民的生活问题,而解决的关键是要把他们看作是新区发展的贡献者和见证者,“让他们在雄安新区建设中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与认同感”,避免沦为边缘人。雄安新区建设中群众利益诉求主要表现为拆迁问题、安置问题、就业问题和生活成本增高问题。原住民理想生活空间的构建要与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推行节水生活方式,实现水城共融

雄安新区选置除了地理方位的考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白洋淀。水是城市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存所必需。雄安新区要打造成为绿色生态新城,白洋淀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历史上,白洋淀上游有九条河流注入,有“九河下梢”之称。但是,目前白洋淀却面临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超采等重大问题。从白洋淀水域面积看,历史最高为1000平方公里,现在仅为366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以后,其上游修建了100多个水库,使其蓄水锐减。从白洋淀水质状况看,目前多为最差的劣质V类。由此,雄安新区建设应当把白洋淀水域治理放在首位。白洋淀虽然具有泄洪蓄洪、补给地下水等生态功能,但是无法担当起生产生活用水的重任。也就是说,雄安新区必须坚持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推行节水生活方式,如此才能实现水城共融。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院士认为,实现雄安新区生活空间的宜居,必须解决好四大难题:一是理水营城,也就是水的供应、消耗与排放问题;二是城乡协同问题,如建设好田园城市、特色县城和美丽乡村,解决好淀中村、堤上村等问题;三是把科技创新融入城市,加强城市的智能化管理,达到历经百年不落后;四是新城建设与白洋淀生态功能的同步修复,保持好华北之肾的生物多样性。白洋淀的水安全是事关雄安新区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专家建议,要实现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控制发展规划和承载人口;坚持开源节流,科学调配,保障供水安全;实施纳污红线管理,控制点面排放源,保障水质安全;实施白洋淀全流域生态修复工程。

区域发展,交通先行,构建空铁一体化交通网络,实现城市居民交通出行方式的多样化,提高生活空间的便利程度

雄安新区选址,交通便捷通畅是关键要素之一。雄安新区与京津距离相当,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结构,形成一小时世界级城市群通勤圈。雄安新区应当加强与北京新机场、天津大港等的协同,构建面向国际、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的一体化交通网络,为居民出行提供便捷的交通。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络,打造绿色交通体系,是雄安新区建设的7个重点任务之一。按照河北省轨道交通“十三五”规划要求,将修建廊保、京石、廊香、廊涿、京唐等城际铁路,届时将形成“四纵四横一环”的城际铁路网。雄安新区要建设地下管廊式基础设施,这是一种现代生活空间建构理念,是对生活空间结构的高效优化利用。城市的交通、水、电、煤气等供应以及灾害防护系统都将置于地下,高铁、车站、市内交通等元素也会置于地下。人行500米就可以下到地下找到车站,交通四通八达。届时,坐高铁到北京只需41分钟。徐匡迪院士指出:“雄安新区要建设21世纪地下管廊式的基础设施,把城市交通、水电气、城市灾害防护系统等都放到地下,把地面让给绿化和人的行走。”这意味着雄安新区的高铁铁路线、车站和大部分市内交通将要放到地下。按照2017年5月发布实施的《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在城市新区建设中,新建道路必须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推行地下综合管廊是构建立体化城市生活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在与百度集团举行对接座谈时指出,雄安新区建设要在信息化和智慧城市等融合发展方面实现突破,未来将实现以智能公共交通为主、无人驾驶私家车个性化出行为辅的出行方式,其旨趣在于把城市空间、路面归还给人。目前,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加速,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全面完工。雄安新区地下综合管廊除自成系统外,还有一个与周边城市对接问题需要妥善解决。

建构山清水秀的雄安新区城市生态空间

“绿色”是五大发展新理念之一,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原则和要求,雄安新区建设要贯穿生态文明理念,致力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创造一个生态文明的标杆和典范。中央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七项重点任务中,其一提出“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其二提出“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雄安新区生态空间建设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部署。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十九大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等。这说明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已经纳入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

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建设,让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建设发展全过程全方位,真正把雄安新区打造成为蓝绿交织、山青水秀的绿色生态宜居新城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雄安新区建设问题的一句话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规划要求高起点、建设要求高标准,而良好的生态空间是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的立足点和着力点。高起点规划,应当坚持生态优先,“多规合一”。“多规合一”就是要对土地利用、湿地保护、环境保护、综合交通等统筹考虑,降低城市建设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高标准建设,就是要在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布局中执行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和排放标准。为此,有专家提议,在雄安新区推广“雄县地热供暖模式”,实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的零排放,坚持中深层地热与浅层地热开发利用、城乡地热开发利用、地热与其他清洁能源利用、地热开发与保护四个“齐步走”。多数学者提出加强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修复。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让白洋淀的水活起来。有专家提议从上游做文章,开通拒马河,从源头上供应干净的水;也有专家分析了引黄入冀补淀问题;还有专家提出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的方案等。雄安新区的魅力就在白洋淀,应当把白洋淀生态功能恢复作为雄安新区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国生态文明与研究促进会执行副会长李庆瑞认为,雄安新区生态空间建设应当抓住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建设规划要体现生态文明的要求;二是实现生态环境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三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四是营造全社会共建生态文明的氛围;五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保障。

提升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的融合度,降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对生态空间的侵扰,让人们生活在水城共融之间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总体原则是水城相融、蓝绿互映的生态宜居城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妥善处理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的融合问题,生产、生活空间简约为一个字就是“城”,生态空间简约为一个字就是“淀”,因此,优化“城”与“淀”的格局是问题的关键。对此,人们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有的强调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相互渗透;有的认为城区建筑应扇面展开,利于防灾、泄洪;有的提出以湖淀为核心,圈层结构、虚实相生。无论什么方案,都离不开“城”与“淀”的关系。白洋淀的特点在于它是一个天然湿地,水面与芦苇交错,淀中有村、淀中有堤,沟渠相通,水陆关系复杂。新区建设的基点是城镇与乡村的共生共荣和共同实现现代化。因此,集中的城区与分散的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应当是一个因地制宜的选择。其实,生态空间的破坏力量源自于生产和生活空间,尤其是生产、生活污水、垃圾的排放等。实现水城共融,一方面是治理白洋淀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是生态空间的保护。这种保护最重要的是减少新城建设对生态空间带来的破坏。基于此,应当建立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控督导组织,严格防止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偏离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共融互济的轨道。为了确保雄安新区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从生产空间发展看,要制定产业入驻负面清单,严禁落后企业进驻;实施卫星城镇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制定城镇开发边界,确保白洋淀的生态循环;依托进驻高校和研究机构,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从生活空间看,以水定城,做好生存发展人口规模评估;优先确保生态和生活用水;制定切实可行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方案;实施煤改气、煤改电,严防大气污染;全域推广公交车、电动出租车和轨道交通等。

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强化生态空间立体开发,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

雄安新区地处京津保腹地,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良、资源承载能力较强,拥有华北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这些对于雄安新区生态空间建设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合理确定新区建设规模,完善生态功能……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美丽家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理念,为雄安新区生态空间建设指明了方向。“生态先行”符合建设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生态新城的目标要求,“先行”突出了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流域同行”强调白洋淀与上游水系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态治理要坚持系统观点,上下游同步治理;力求进水要净、引水要多、淀区要清、监管要严。“投资慎行”首先要有足够的投资尤其是生态治理与保护的投资,投资要科学、合理,要充分考虑长远利益。雄安新区建设必须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强化“华北之肾”白洋淀的生态修复功能,提高森林覆盖率。要充分考虑白洋淀的生态水域和水网系统的蓝色空间保护,积极构建陆域绿色空间,实现天蓝地绿、水美人和。为此,2018年2月6日,雄安新区公布实施10万亩苗景兼用林建设项目,占地约10万亩,总造林约7.9万亩。为了扩大绿地面积,应当强化生态空间立体开发,如推行屋顶绿化、墙体植被,对新建楼宇要求实施“楼顶绿化方案”,达到垂直绿化和立体绿化的效果。

总之,“国家大事”代表了雄安新区的责任,“千年大计”代表了雄安新区的使命。雄安新区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和生态空间蓝绿交织之三位一体的城市空间格局,充分发挥雄安新区的标杆示范功能、集中承载功能、协同发展功能和极核体系功能。从生产空间看,关键是打造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努力建设成为创新驱动中心和北京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集中承载地,构建以高新高端产业、特色文化产业和公共服务产业为主的城市产业结构,形成三大支柱支撑的城市产业空间格局。从生活空间看,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雄安新区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归宿,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抓好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原住民、疏解于此的北京人和引进的国内外精英三类人群,抓牢安居与就业问题,夯实节水和交通两大基础工程。从生态空间看,坚持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建设,让生态文明理念贯穿生产和生活空间的构建,不断提升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的融合度,降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对生态空间的侵扰,真正把雄安新区打造成为蓝绿交织、山青水秀的绿色生态宜居新城。

【本文作者分别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党委书记,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研究生;本文系2017年保定市社科规划课题“雄安新区与京津保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7191)、2018年河北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雄安新区文脉传承及文化空间创建研究”、2017年河北省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雄安新区空间发展战略”(项目编号:2017-03)的成果之一】

责编:董惠敏 / 赵博艺

责任编辑:张盈盈
标签: 新区   形态   发展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