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学界对于“未来的传播形态”的研究涵盖未来媒体发展趋势、未来新闻媒介样态、未来新型传播关系等领域。主要观点属于一边倒的媒介技术主义,缺乏对以开发虚拟空间为主的硅谷模式的批判,也忽视了对以开发通达实体空间为主,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的的“一带一路”模式对形塑未来传播形态潜能的探讨。未来传播形态研究,除了沿着媒介技术主义的视角继续向广度和深度方向拓展,以媒介环境的发展与媒介样态的更新进步为基础,还应该加强以为实现新人文理想为目的“一带一路”模式在形塑未来传播形态过程中的作用。只有用技术与人文互为融合的研究视角才能准确判断未来的传播形态。只有用科技融入人文的实践模式才能打造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辅相成的未来传播形态。
【关键词】未来传播形态 传播样态 传播关系 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05.014
虽然“未来的传播形态”是个很宽泛的题目,但是它不外乎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对通讯传播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从而走向全球风靡的虚拟技术决定论模式;另一种则是正在兴起的以在全球范围内以“一带一路”为主要平台构建互联互通机制为主,以硅谷模式为辅,以习近平倡导的“五通”和“五路”为途径打造实体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的对话主义的新北京模式。前者工具理性肆意,后者人文关怀居多。前者以虚拟王国弱化实体文明,后者以发展现代化或超现代化交通与航运基础设施为主,借用虚拟技术,坚守、开拓、丰富和升华实体的生命世界。前者的传播形态由主体与客体或客体与客体信息交换互为关系,而后者具有强烈的主体间性,主张面对面的、人性化的情感交流。硅谷模式孕育和推广的未来传播形态,假如不被具有人文化的传播形态所神塑与中和,说到底必将导致人类生存陷入虚拟化、物化和非人性化的零和状态。只有以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互联互通机制为主,以硅谷模式为辅,以打造实体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的对话主义的双向传播形态才能使人类享受到共商、共建、共享的共赢性文明。
以下首先从传播技术主义视角,对未来的传播形态相关的学术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和批判;然后,从对话主义角度对相关学术文献进行简要分析评判;最后就人类未来的传播形态做出预测。
技术主义视角下的未来传播形态
文献综览。在当今全球化与全媒化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新闻传播学科和媒体发展趋势,通讯传播技术的创新无疑是推动传播形态变化的决定性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首先要考虑整个时代背景。“浸媒时代”“万物皆媒”是当今媒体界发展的一大趋势。同时,大数据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VR/AR、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为媒体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为未来传播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导向。
从这个宏观背景出发,“未来的传播形态”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待:一是具体的传播形态,即在技术驱动下的传播媒介样态,包括最新出现的媒介形式及其与新闻传播相结合而衍生出的新闻传播形式;二是在新媒介环境以及媒介样态下传播关系的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传播格局以及整个传媒生态的变化,这一部分进一步细分则可以深入不同的传播领域的未来发展。
我国学界对于“未来的传播形态”的学术文献主要包括微信文章、专著书籍,以及各种期刊论文等三种类型。
微信文章。微信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生产与共享平台,有关“未来传播形态”的内容相对较多,各大媒体及高校期刊公号如“执牛耳传媒”“全媒派”“数洞社媒”“现代传播”及“清华全球传播”都推送了相关内容。
“执牛耳传媒”的内容定位为媒介前沿理论和动态的追踪与分享。因此,其推送的内容多以宏观性的趋势报告为主。其在2016年10月25日推送的新浪新闻在新浪2016未来媒体峰会上的报告《2017未来媒体报告》从宏观角度对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判断。全文以新浪2016未来媒体峰会上的报告PPT为主要内容,以在现有技术条件和媒介环境下媒体发展的新方向为报告关键词,辅以图片和说明进行讲解和预测,并在最后根据之前的内容以及预测构建出未来媒体的发展样态全图。整个报告较为全面,但欠具体,为未来传播形态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宏观背景支持。2016年11月14日,腾讯网·企鹅智酷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中心在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上联合发布了《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2016)》,报告主题为“智媒来临与人机边界”,“执牛耳传媒”公号也进行了推送。该报告与新浪《2017未来媒体报告》类似,以图片为主要内容,以“宏观—微观—宏观”为主要叙事脉络,从技术、传媒生态以及媒体从业者和用户在未来媒介环境中的角色和地位以及人机关系的处理等层面论述了其“智媒来临”的主题,和新浪《2017未来媒体报告》相比,该报告更加细致,从宏观的技术层面为“未来传播形态”研究提供了较好的背景材料和探寻方向。
除了宏观背景以及趋势介绍外,微信文章中也有一定数量的深入微观研究有关“未来传播形态”的文章,如公众号“数洞社媒”推送的《美拍短视频达人发展趋势报告》;公众号“全媒派”推送的《短视频进入“抖时代”:MUSE/抖音/晃咖,为何越抖越受欢迎?》、《<时代>杂志报道交互小组:新闻网站的体验边界在哪里?》、《机器人写稿不新鲜了!从事实核查到卖广告,各大媒体正在为AI编辑部疯狂打call》;公众号“刺猬公社”推送的《PGC消亡MCN当立,短视频的下一个风口在哪?》;公众号“德外五号”推送的《路透社研究报告:关于VR新闻最重要的五件事》,以及公众号“TechCrunch中文版”推送的《播客的未来》,这一部分的文章主要侧重于具体的传播形态,随着新媒体的兴起,UGC逐渐超过PGC占据了主流地位,短视频和播客成为了新的传媒风口,注重用户体验,用个性化的定制和精准传播保持用户粘性,充分发挥UGC的力量。这也是未来传播的主流样态。除此之外,随着VR/AR的发展以及大数据的发展,数据新闻和VR新闻也逐渐兴起,成为了新闻传播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从以上的传播样态更新可以看出,“体验”以及“交互性”是新传播形态的重要主题。因此,未来的传播一定会在这两方面着重发展,会在各个方面增强用户体验,并且通过技术和内容个性化定制,实现沉浸式的深层次的交互,让传播样态成为用户生活中的一个智能化的“伙伴”。
专著书籍。总体而言,与“未来传播形态”直接相关的书籍较少,但一些书籍能够作为该方向重要的背景资料。《必然》是美国著名未来学者凯文·凯利的最新著作,2016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以作者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判断为基础,列举了形成、知化、屏读、流动、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等12个未来必然现象。全书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媒体发展的混合以及真实与虚拟的重混,从生活、生产各个方面洞见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研究有关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未来传播形态”方向技术层面的重要背景资料。其他有关的书籍包括凯文·凯利的另一本著作《科技想要什么》,2016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库兹韦尔的《奇点临近》,2005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1996年由海南出版社出版。这些书籍虽然没有直接与“未来传播形态”相关,但是考虑到当今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这些在人工智能和科技未来层面有所洞察的书籍就成为了“未来的传播形态”宏观技术层面的重要资料。
期刊论文。在文献搜集过程中,总共搜集到与“未来传播形态”相关的期刊论文32篇,来自CNKI(中国知网)、“清华全球传播”、《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公众号以及《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新闻记者》等期刊。2016年和2017年是相关成果集中出现的一个小高峰。总体而言,相关的文献可分为宏观背景、具体传播形态和传播关系三类,在宏观背景方面,彭兰在其文章《未来传播形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中对未来传播机制和传播秩序进行了总结性论述,史安斌和张耀忠所写《反思社交媒体时代“后真相”》则对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关系以及用户与媒介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在具体传播形态方面,学者们对VR新闻、机器人新闻、算法新闻以及数据新闻等新的新闻传播形式以及短视频和广播等新兴或复兴的媒介样态及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传播关系方面,各种新型的传播关系如健康传播、共享传播、整合传播、环境传播和场景传播受到了学界关注。研究者从具体的传播关系入手,结合最新的技术条件和媒介环境变化对未来传播关系的发展走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总体而言,根据已经搜集的文献、书籍以及微信文章,未来的传播形态可能会是基于最新技术的多样化智能化传播媒介的环境和背景下进行的针对性强、精准度较高、个性化程度较高的互动型、平台型传播。“技术驱动下的破旧立新”是传播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传播形态的主题。正如凯文·凯利在《必然》中提到的:“我们正在开始阶段,当然,也只是个开始。”
技术决定论视角下关于“未来传播形态”的主要观点。未来传播发展趋势整体判断。有关未来传播发展趋势的整体判断,新浪新闻发布的《2017未来媒体报告》和腾讯网·企鹅智酷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2016)》做了相对较为宏观详尽的阐述。
“浸媒时代”。2017未来媒体趋势报告的关键词为“体验”,在用户体验方面,报告强调用户体验就是要“开发出一种可以创造令人心情愉悦,有感情的体验的体系结构”,强调与用户之间的感情互动和联系。在技术层面,报告对大数据、流媒体、手机应用和VR/AR技术强调未来媒体发展与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走向做了预测。报告认为,未来媒介的现实就是数据的收集、整理、分发与变现,而流媒体、手机应用和VR/AR技术也会以更加社交化、个性化和更加注重体验和沉浸的方式助力媒体未来发展。在宏观层面,报告指出创客文化在如今UGC大行其道的媒体环境下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甚至新闻媒介的新闻生产也会与创客文化相结合。同时未来的传播会面临跨屏、多屏时代的全平台挑战。如何实现各平台之间的协同配合以及跨屏融合是未来传播发展过程中要面临的严峻挑战。报告总结了未来媒介的图景,认为未来传播媒介必定是强调用户体验,并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相结合,从原来单纯地为受众提供视听体验到全方位的体验,类似于麦克卢汉提出的“全面延伸”的媒介体验。报告中将其定义为“浸媒体”。
“智媒时代”。2016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则主要强调媒体的智能化趋势,提出了“万物皆媒”和“智媒时代”的观点,强调了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和算法技术对媒介的改变,认为媒介的未来发展将走向智能化,智媒的基础就是技术推动下社会化媒体的自我进化以及用户与先进技术的高度融合,最终实现人与媒介、人与机器的自然交互。腾讯去年提到了“众媒”,今年又提出了“智媒”,报告中强调“众媒”和“智媒”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两条相互交叉,在今天和未来将不断携手前行的趋势与浪潮”。整个报告将传播作为一个整体,并以解构之后的传播各要素,包括用户、技术、生态作为分标题加以阐释,报告认为未来的用户在传播中将更多的向智媒靠近。同时,“社交化”将是新一代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标签。因此,“社交新闻”在未来将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在用户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报告对未来的传媒生态做出了判断。报告认为未来的传媒生态必定是边界消融,“破旧立新”。技术驱动着更加智能化的信息终端不断涌现。机器的力量进入到信息生产分发的全过程同时,也介入到用户系统中,构成一个人与环境与设备的真实与虚拟交织互动的用户平台。此外,报告认为人机边界的界定和人机关系的处理是未来传播生态发展中会遇到的最大挑战。同时报告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即“超越算法的人”。报告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技术依然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的价值以及独立性依然不可替代,而要想保持这种独立性和价值,最终实现“人机融合”,“驾驭”机器,则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建立一套新的伦理法则。在新媒体环境下建立新的权利监督和检查机制,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在虚拟现实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明确虚拟与真实的边界,警惕“虚拟沉溺”的出现;构建在智媒时代机器犯错之后的责任界定机制。总体而言,报告指出未来这个媒介环境发展可能的方向是技术驱动下的智能化以及智能全面化,推动传播形态不断进化。从强调传递信息到强调体验,传播的智能化程度、精准化程度不断增强。
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在未来我们将迎来媒体形态、传播思维和传播方式的巨变。未来媒体将朝着泛网络化、泛媒介化、泛数据化、泛智能化、泛可感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新型传播关系判断:边界消融,版图重构。今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正在推动着传媒生态的重构。其中,用户平台、新闻生产系统、新闻分发平台以及信息终端是生态的几个重要维度。在用户平台方面,未来的用户平台将是社交平台、设备物体平台和环境平台三者协调统一的大平台。未来的新闻生产中,“云”将成为未来的新关键词,而这样的时代也就意味着传统媒体业和媒介从业者价值的重构。同时,在新闻分发过程中基于技术进步而出现的多种新闻分发机制会对既有渠道产生冲击,并形成新的格局。而新传播秩序的建立也是未来传播生态面临的挑战。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着信息终端,推动着各种信息终端向着智能化发展(彭兰,2017)。
社交化趋势与“后真相”。“后真相”入选2016年柯林斯词典年度热词,其含义是真相滞后,情感和主观判断相比真相更能够影响舆论发展。“后真相”反映出社交媒体时代舆情变化,同时也折射出个体意识不断增强的用户和媒体界对媒体与用户间传播关系的期待和导向。这也是未来传播形态与关系层面的一大发展方向。“后真相”原本用于形容一种畸形的舆论生态,相对于情感和个人而言,客观事实对形成民意只有相对小的影响。“后真相”的出现与社交媒体的大行其道密不可分。“后真相”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去年的美国总统大选。随着媒体社交化的不断发展,“后真相”也越来越值得我们关注。应对“后真相”挑战,我们应该坚持“真相为王”的基本原则,用户应增强自己的信息辨别能力,媒体则应该强化社会责任感,同时在新闻生产过程中要强调传统媒体的引导力和事实核查新闻的介入(史安斌、张耀钟,2017)。
正如前文报告和观点中提到,“社交+媒体”正在飞速发展。因此,未来的传播关系与社交关系必然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后真相”就成为了媒介社交化趋势中所要应对的一大挑战。如何看待“后真相”,如何抵御“后真相”带来的风险,是未来传播关系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类型创新,各有侧重。未来的传播关系更多地走向微观,出现了整合传播、共享传播、场景传播等新的传播关系类型。整合传播即对信息进行整合,再通过现今的技术进行分发,减少用户在面对巨大的信息体量时的茫然与焦虑,通过媒介的整合为受众提供过滤后的全面信息。整合传播作为未来新型的传播关系,其概念本身相对而言更侧重于技术层面的支持,较早期的RSS(Rich Site Summary)技术就被断言为是信息整合传播的未来发展方向(沈剑红,2006)。而如今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个性化的数据筛选以及定制化的推送成为可能,整合传播也一定会在更加先进的技术驱动下获得新的发展。
共享传播与媒介社交化密不可分,社会化媒体的出现营造出全新的媒介生态,也使共享传播成为可能。在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浪潮中,参与者的权力和权利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内容的充分享用、主体的彻底融合、渠道的共同占有、过程的全程参与,这些都是基于共享的社会化媒体的传播特征,也是传播得以顺利实现的保障。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传播”一词被很好地诠释,它还原了本来面貌、恢复了根本价值。因此,社会化媒体使真正的传播成为可能(刘立刚、段豪杰,2013)。
“场景”一词本来是影视用语,指在特定时间空间内发生的行动,或者因人物关系构成的具体画面,是通过人物行动来表现剧情的一个特定过程。从电影角度讲,正是不同的场景组成了完整的故事。移动互联时代的场景传播正是基于特定时空,也即具体场景下的个性化传播和服务。移动互联时代凸显了场景这一变量的重要性。根据不同的场景为用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服务,成为移动媒体新的内容发送要求。PC互联时代争夺的是流量,移动互联时代争夺的是场景(梁旭艳,2015)。
总体而言,在未来传播关系方面,学界认为未来的传播关系将走向分化,并与具体的领域以及信息需求相结合,衍生出新的传播关系。
未来传播样态设想:从具体传播样态来看,总体的态势如上文所述,技术不断进步,新技术层出不穷,并且在各个领域渗透,传媒领域也不例外。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以及VR/AR与媒介相结合,衍生出数据新闻、机器人新闻以及VR新闻等一系列新的传媒样态。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媒介形式比如社交媒体以及短视频也逐渐兴起。
有关新的传媒样态的研究并不少见,主题也比较宽泛,包括对新闻样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如在VR新闻方面,孙振虎的《VR新闻的沉浸模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孙振虎、李玉荻,2016)和何鹏德的《浅析VR新闻的发展态势》(何鹏德,2016),孙振虎提到VR新闻未来的发展应该是用户导向,即走向用户、拥抱用户,同时也需要克服VR技术在时效性及普及程度方面的局限性;何鹏德则指出VR新闻未来将有可能为新媒体、电视等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与当今媒介环境不同的是,主流媒体将走上舞台,成为VR新闻的主阵地。数据新闻领域,喻国明2014年出版的《新闻传播的大数据时代》(2014)指出,数据新闻的核心在于预测。因此,其未来的发展应着眼于克服技术瓶颈后的精准预测以及配套的定制化内容以及服务。机器人新闻领域,孙振虎《机器人新闻发展与反思》(孙振虎、张馨亚,2016)中指出机器人新闻能够将记者解放,在整合信息资源、放大长尾效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是在报道的深度与温度以及依赖程度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总体而言机器人新闻将向着更加智能化的趋势发展。
对话主义视角下的未来传播形态——暨对媒介技术主义的批判
回顾过去,以大众传播为第一代、互联网及自媒体为第二代、人工智能传播为第三代的现代传播体系主要建立了以盈利为目的的现代传媒经济体系,生产和传播的消息与信息功利性大于公益性。其后果是不仅产生了媒介或数码鸿沟,而且人为地制造和加大了人类文明的隔阂与冲突,实践了文化帝国主义(这些方面英美国家的传播体系尤其如此),破坏了第三世界或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剥夺了这些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因此,上面所综述的研究文献一方面对新兴技术的探索值得肯定,另一方面,这些媒介技术主义的未来传播形态观未免过于乐观,应该得到来自传播对话主义视角的合理质疑。
以在实体现实情境下(而不是虚拟现实情景下)人类面对面的接触、交流和沟通为主达成相互理解、协商、合作与共赢,成就和平与繁荣这一对话主义传播形态(贾文山等,2017),不仅是人类自古以来最基本、最具人性化和最长效的传播形态,而且也应该是人类在未来乃至永远的主要传播形态。笔者认为,习近平于2013年发表的以“五通”和“五路”为实践途径的“一带一路”倡议既是对人类既古老又永恒的传播形态的肯定,又是对这一对话主义传播形态的发扬光大。“五通”里尤其是政策沟通与道路联通都为实体现实情景下的民心相通、贸易相通与货币汇通做好物质和精神准备。这“五通”的实现通向“五路”,即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与文明之路(贾文山,2017)。而“五路”的历程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这里的“五通”“五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理应是以实体现实为主,虚拟现实为辅的。习近平过去五年在国内各地考察,对59个国家的访问,以及这五年来我国主办的一系列共十几场大型主场外交活动,从杭州G20峰会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从十九大以来在广州主办的从都国际论坛到在北京新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对话峰会,正说明在实体现实情境下的走群众路线和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国际对话实践都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治国理政重要方法和全球治理重要途径。因此,未来传播形态将是或者应该是以在实体现实情境下的文明交流互鉴形态为主,以大众传媒、互联网自媒体和人工智能为辅的,二者相辅相成,相映成趣,乃至相互融合的传播形态。研发人文、资本与媒介技术如何协同共谋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乃是打造开放、平等、和谐和包容的未来传播形态的重大步骤。将中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2月21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仔细读来,似乎也印证了笔者的这一论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刘长宇对此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2017未来媒体趋势报告》,公众号:执牛耳传媒,原文来源:《2016新浪未来媒体峰会》,新浪新闻与皮埃罗·斯加鲁菲共同发布。
《2016年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公众号:执牛耳传媒,原文来源:《2016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腾讯企鹅智库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发布。
史安斌、张耀钟,2016,《反思社交媒体时代的“后真相”》,公众号:清华全球传播,原文来源:《新互联网时代》,第5期。
彭兰,2017,《未来传播形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公众号:现代传播,原文来源:《现代传播》,第1期。
《短视频进入“抖时代”:MUSE/抖音/晃咖,为何越抖越受欢迎?》,公众号:全媒派,原文来源:腾讯传媒。
《PGC消亡MCN当立,短视频的下一个风口在哪?》,公众号:刺猬公社。
《路透社研究报告:关于VR新闻最重要的五件事出处》,2017,公众号:德外五号,原文来源:路透社,5月。
《〈时代〉杂志报道交互小组:新闻网站的体验边界在哪里?》,公众号:全媒派。
《机器人写稿不新鲜了!从事实核查到卖广告,各大媒体正在为AI编辑部疯狂打call》,公众号:全媒派。
《美拍短视频达人发展趋势报告》,2017,公众号:数洞社媒,原文来源:美拍三周年生日会,5月31日。
[美]凯文·凯利,2016,《必然》,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美]凯文·凯利,2016,《科技想要什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美]Ray Kruzweil,2005,《奇点临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美]尼葛洛庞帝,1996,《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
徐轶瑛,2017,《未来媒体视阈下的传播变革》,《现代传播》,第6期。
肖明超,2017,《2017年传播界改变未来的8个小趋势》,《销售与市场》,第4期。
喻国明,2017,《智能化: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兼论人工智能+媒体的基本运作范式》,《新闻写作》,第3期。
胡正荣,2016,《媒体的未来发展方向:建构一个全媒体的生态系统》,《中国广播》,第11期。
周晓鹏,2016,《关于未来媒体的定义和重构》,《新闻与写作》,第2期。
向安玲,2016,《全息、全知、全能:未来媒体发展趋势探析》,《中国出版》,1月。
赵立兵,2015,《从“被动融合”到“主动融入”未来媒体与互联网关系重构的趋势与进路》,《新闻研究导刊》,10月。
彭兰,2015,《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新闻记者》,第3期。
桑木,2005,《唯有生态化的传播才能通向未来<大众传播生态学>阅读感悟》,《新闻知识》,2月。
邹伯晗,2017,《知识付费:以开放、共享、付费为核心的知识传播模式》,《新媒体研究》,第11期。
胡泳,2016,《未来的传播媒介:物联网与可穿戴设备》,《新闻与写作》,第11期。
梁旭艳,2015,《场景传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新变革》,《出版发行研究》,第7期。
王宇,2013,《我国环境传播的研究现状、问题及未来》,《东南传播》,第5期。
刘立钢,2013,《共享传播:社会化媒体的权力与权利重构》,《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月。
高钢,2009,《从“谷歌地球”的功能演进看未来信息传播的多元维度》,《国际新闻界》,3月。
邵露虹,2008,《窄播:定位下的广阔空间_通过受众分析研究分众传播的媒体未来》,《科技信息》,第10期。
王晓芳,2007,《跨文化传播的发展态势》,《记者摇篮》,1月。
沈剑虹,2006,《RSS_信息整合传播的未来》,《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彭兰,2005,《P2P技术与网络传播的未来》,《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月。
谭天,2017,《我国社交媒体的现状、发展与趋势》,《编辑之友》,1月。
孙振虎,2016,《VR新闻:的沉浸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新闻与写作》,第9期。
腾云,2016,《移动短视频发展的传播学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月。
孙振虎,2016,《机器人新闻的发展与反思》,《电视研究》,6月。
孙瑛,2016,《机器人新闻: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闻生产模式》,《编辑之友》,3月。
程一丁,2015,《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新闻的发展研究》,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月。
王晓红,2015,《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观察》,《中国编辑》,3月。
吴万伟,2010,《机器人新闻报道与数字媒体的未来》,《青年记者》,6月。
《习近平发表重要演讲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9-07/5257748.shtml,9月7日。《习近平印尼演讲强调加强海上合作建新海上丝绸之路》,2013,http://china.cnr.cn/xwwgf/201310/t20131003_513744015.shtml,9月13日。
贾文山、江灏锋、赵立敏,2017,《跨文明交流、对话式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5期。
贾文山,2017,《从“五通”到“五路”:“一带一路”建设迈向命运共同体》,人民网理论频道,5月19日。
贾文山,2017,《沟通共同体:习近平全球治理体系的关键一招》,《全球商业经典》,第2期。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2017,http://www.gov.cn/xinwen/2017-12/21/content_5249241.htm,12月21日。
Mark Zuckerberg, 2017, "Building global community", Retrieved on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mark-zuckerberg/building-global-community/10154544292806634/, February 16.
责 编/马冰莹
Form of Future Communication: Thinking and Prospect
Jia Wenshan
Abstract: The Chinese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form of future communications covers the future trend of media development, the future media form, and the future new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 The main viewpoints are one-sided in favor of media technicism, with a lack of criticism of the Silicon Valley pattern rely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space as well as a discussion of the influence on the form of future communications by the "Belt and Road" model which focuses on developing real space and is intended to create a community of shared destiny for mankind. The research on the form of future communications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in breadth and depth in the direction of media technicism and rely on the improvement of media environment and progress in the media patterns. But it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the "Belt and Road" model, which aims to achieve the ideal of new humanism, in shaping the form of future communications. Only from both the technological and humanistic perspectives, can we accurately judge the form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future. Only with the fus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humanistic practices, can we create a form of future communication that is complementary to the community of shared destiny for mankind.
Keywords: Form of futur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pattern, Communication relations, Literature review
贾文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美国查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传播系终身教授。研究方向为传播理论与方法、跨文化传播、全球传播、中国传播学。主要著作有《Chinese Communication Theory & Research: Reflections, New Frontiers, and New Directions》《The Chinese Face Practice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dapting to Emerging Global Rea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