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方向
当代中国政治学在恢复重建之后获得较快发展,焕发了蓬勃生机,并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入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持,为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发挥了独特作用。然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政治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成为中国政治学研究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继续打牢理论基础。对于政治学的基本范畴、理论体系、学科结构和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中国政治学界曾经进行过广泛讨论并初步形成共识。但总体而言,由于中国政治学建设的时间并不长,还需要厚培理论基础。实践发展日新月异,新兴理论不断出现,研究重点也在转移。这就需要对相关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学科进一步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不断完善学科体系。与改革开放相适应,中国政治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学科交流不断加强,许多新兴交叉学科随之产生。这让政治学学术研究层次更为丰富。新兴交叉学科通常介于多种学科之间,吸收借鉴了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这些学科的定位与归属应进行更为清晰的划分,使政治学的理论体系更为完善、研究旨趣更为确定。
进一步凸显中国特色。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政治学研究工作者付出巨大努力,在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未来还需要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使中国政治学的中国特色进一步凸显,增强以中国智慧和中国话语分析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现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创新视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发展也必然面临新任务和新要求。中国政治学的未来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正确研究方向,紧密围绕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断实现新的超越与发展。达到这样的目标,在研究视角上需要进行创新。
基础理论与现实观照相结合。政治学本质上是治国安邦、经世致用之学,其重要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就中国政治学的未来发展而言,基础理论和现实观照应该双轮驱动、并行发展。一方面,继续深化中国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深化政治哲学研究。为此,我们既要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思想的精华,又要继续挖掘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中的智慧,展现中国政治学人的创造力,提出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政治学理论。另一方面,中国政治学研究应继续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回应实践问题和时代课题,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说明、阐释、总结、概括,将其上升为理论。同时,也要在研究层次上作出扩展,既有国体政体建构等宏观层面,也有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等中观层面,还有治理程序、乡村治理、社区治理等相对微观的层面,直面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
学科交叉与学科独立相平衡。当代世界政治运行日益复杂,对政治学研究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中国政治学者应适应世界形势和时代要求的变化,不断更新学科知识结构。拓展新兴学科间的交流,开设交叉学科相关课程,合理设置学科布局。当然,在积极促成学科交叉融合的同时也应认识到,政治学作为一门科学,必须具有其独立的学科风格,要继续保持自身价值,厚植自身理论根基,不能在学科交流与碰撞中迷失自我。中国政治学研究应紧密围绕治国理政实践,以国家建设和国家治理为基础形成特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在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
全球视野与中国特色相契合。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背景下,中国政治学应继续保持开放姿态与全球视野,在与国外学术界交流碰撞中提升自身学术水平。一方面,充分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中的有益成分,使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日益丰富。另一方面,坚守中国特色,发展和完善自身理论体系。为此,既要正确对待并批判借鉴国外的理论与方法,注重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根源与文化背景,不能简单照搬套用;又要立足中国政治现实,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作者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