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信息化对网络舆情工作带来的变化包括:舆论格局持续变化、舆情态势更加复杂、技术需求更加迫切等。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当前,网络舆论工作实际上已经深度嵌入国家安全体系之中,与多个层面的工作密切关联——以网络安全、科技安全为基础,以维护信息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以保障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为目标。网络舆论工作亦需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信息化与网络舆情态势的转变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为核心所建构的世界舆论格局。这种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舆论影响力与网络媒体、社交媒体舆论影响力此消彼长。在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舆情事件中,网络媒体在舆情引爆、舆论扩散等方面的强大力量日益显现。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媒体对民情、民意的影响力还将进一步增加。以《赫芬顿邮报》为代表的网络原生新闻媒体,以Buzz Feed为代表的新闻资讯聚合类应用,以Facebook、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因其用户规模、用户活跃度、用户粘性的持续增长而成为不容忽视的舆论场;CNN、BBC等传统强势媒体都对自身的网络传播力建设给予了重点关注,将其视为信息时代话语权重构的必要途径。
二是世界舆论主导权的竞争日益明显。传统的西方发达国家力图通过传统强势媒体影响力的新媒体化、新兴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监控等方式继续将全球媒体话语体系置于西方叙事理念之下。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并未获得与之匹配的话语权。例如,俄罗斯2005年开播的全数字化电视台“今日俄罗斯”(Russia Today)充分运用自有互联网平台www.rt.com和YouTube等其他开放平台开展国际传播,并专门建立全球视频新闻社(Ruptly)向其他媒体和视频网站提供与西方媒体不同视角和声音的独家素材。
网络舆情态势更加复杂。首先,互联网普及的结果是传播渠道的泛化和媒介接触机会的“无盲区”化。无处不在的媒介接触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交织在一起,随时产生着“在场”影响,持续不断地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在网络空间中,良莠不齐的融媒体内容和真假难辨的信息混杂在一起,极易造成人们对虚拟与现实、真相与谣言的混淆,信息传播、舆论对抗和舆论防御的难度随之提高。这同时也意味着影响受众的渠道、时间、方式无处不在,负面舆情可能随时、随地发生,且走势难以预测。
其次,媒介融合带来了媒介系统开放性的增加,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参与国际传播相关信息生产、话题建构和公共决策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传递的国界限制,提高了信息扩散的速度,增加了对舆论走向把握和控制的难度。因信息不对称和网民信息化素养不足,互联网时代“全民参与式”的舆情扩散和发酵过程,极易受到“故意”的引导和利用,并存在“舆论”转化为“行动”的风险,对舆情应对、事件处理、社会管理等方面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
技术需求更加迫切。信息化时代,网络舆情的影响范围持续扩大,其产生发展过程呈现出信息总量激增、信息形态多样、信息源身份和地理位置分散、阶段转换加速、发酵周期变短、突发事件引爆点多元化、演变路径不确定等新特征,使得网络舆论工作的复杂性、困难性都不断增加,舆论引导、舆情监测、舆情处置等工作的有效开展也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
传统媒体时代的舆情工作主要通过“抽样”的方式进行信息采集,通过内容分析来研判舆情,通过行政方式进行舆情应对。今天,网络舆情工作涉及的信息量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急速增加,从TB(万亿字节)级提升至PB(千万亿字节)级,甚至更高级别;网络舆情发生、传播、转换速度不断提高;涉及的地域范围、人群范围不断扩大。因此,以大数据为基础进行舆情数据采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趋势预测、舆情处置成为信息时代网络舆情工作有效开展的必然要求,至少涉及数据获取与清洗、语义分析、情感分析、模型建构等相关技术。这些变化都进一步加深了网络舆论工作对相关技术和人才的依赖。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信息时代的网络舆情工作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密不可分,加速技术、软件研发,保持技术的先进性至关重要。
信息化时代网络舆论工作的思路与方法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4月20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网络舆论工作与建设网络强国、维护网络安全密不可分;如何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其中的核心内容。积极开创网络舆论工作新局面也是我国主动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三个地带”归纳当前思想舆论领域的格局,他指出:“当今时代,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社会思潮纷纭激荡。”“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网络空间亦是如此,同样需要巩固红色地带,与黑色地带斗争,对灰色地带争夺,而网络舆论工作则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方式。
第一,以开放思维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力量矩阵。信息化时代的传播具有明显的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场景化等特点,“网上”“网下”密不可分,互相影响互相支撑。因此需要综合运用多样化的媒体形态,以符合移动互联时代传播规律和用户需求的方式进行传播。“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观”,也正是符合开创我国网络舆论工作新局面所需要的开放思维。在疆界模糊、三个地带相互交织的互联网空间,不能仅仅依靠国家部委、主流媒体和党报党刊的力量开展工作,而要发挥党的领导、引导和统筹作用,以多样化的手段,充分调动多元行动主体的积极性、行动力,形成开展思想舆论工作的力量矩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地进行舆论宣传、舆论斗争。例如,在我国主流媒体工作者很难进入南苏丹和苏丹地区时,我们培养的传媒专业的留学生回国后,却能在当地媒体机构刊发数十篇报道来关注和展现中国形象。在网络舆论工作中,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的各类组织、群体、个人的力量,还可以巧妙运用“外嘴”“外援”的力量,从“他者”视角,讲好中国故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只有建立党领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才能够在互联网时代下掌握思想舆论工作的主动权。互联网空间已经呈现出重新中心化的趋势,但这种重新形成的中心化格局仍然是一种多中心格局。围绕每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机构或国家形成的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隔离程度较之传统媒体时代更深。我们只有借助分属不同群体的主体力量,才有可能接触、深入不同群体内部进行传播,才有可能以他们愿意听、能听懂的方式开展思想舆论工作。因此,网络舆论工作需要动员和运用的社会力量非常广泛,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发掘互联网空间中的可用力量,保障这些力量的可管、可控,即建立多元力量矩阵的有效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
第二,基于网络安全观的网络舆论工作方案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当今的网络安全有几个特点,一是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二是网络安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三是网络安全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四是网络安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五是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互联网领域的意识形态安全、舆论安全是网络安全的重要构成,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网络安全特征亦是开展网络舆论工作需要深刻把握的几个特征。互联网思想舆论工作方案的设计应具有全局观、整体观。一方面,将网络舆论工作作为我国整体思想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略、策略上进行全面统筹;另一方面,因互联网与现实社会、经济、政治的紧密关联,还需将互联网思想舆论工作与其他国家安全相关领域的工作进行统筹,全国思想舆论工作一盘棋,全国国家安全工作一盘棋。同时,还应建立动态的、长期的互联网舆情监测、预警、应对协调机制。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回应、晚回应的做法常常使我们错失了表达意见、澄清事实的最佳时机。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起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全球舆情监测体系、常规和突发舆情应对方案、懂政治懂传播的舆论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才能抓住时机、表达意见,在舆论事件的风头浪尖发出中国声音。
第三,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支撑作用。早在2013年,“棱镜门”事件就为世界各国敲响了信息安全的警钟,但也同时提示我们未来的网络舆论工作也必然是以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为基础的。当前,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我们以信息科技手段对网络思想舆论态势的监控提供了便利,我们可以将热词、热点话题、地理位置等各类相关信息结合,实时地把握全球互联网舆论动态,从而为及时、有效应对提供支持。
第四,重视我国公众的网络舆论安全教育。建立公众的网络舆论安全教育体系,提高全国人民思想舆论安全意识,应成为我国网络舆论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网络舆论安全并不仅仅是党和国家的事,而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在工作生活中受到互联网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人数还要远远超出这个规模,几乎每个公民都是国家网络舆论安全的受益者。对一个人来说,如果缺乏正确的思想舆论观念和立场,不能明辨是非、看清传播者的真正意图,则容易被网络上的负面言论、虚假信息所影响,容易被敌对势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因此,我国的主流媒体、教育体系应当承担起公众思想舆论安全意识培养的责任,通过公益广告、专题新闻、动画动漫、课程设置等多样化的途径,提升公众对互联网信息的辨识力、防御力。从长期来看,我国公众整体网络安全意识水平将是衡量我国网络强国建设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分别为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教授、博导;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注:本文系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G20峰会国家对外传播理念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ZDA21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4月26日。
②《习近平: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新华网,2018年4月21日。
责编/孙垚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