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教育部部长助理郑富芝介绍了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有关工作的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郑富芝介绍说,乡村教师薄弱问题是当前教育发展短板中的最短板,今年教育部将再新增加1万名特岗计划的教师名额,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进一步推动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促进优秀教师向乡村流动。
为解决农村师资队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问题,下一步,教育部将逐步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工资收入的口径不仅仅指基本工资,还包括津补贴、绩效工资,是全口径的工资收入水平。在发放时要做到“两同”,即与公务员工资收入同口径、同步发放。
除提高工资收入水平外,教育部还将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特别是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的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越到艰苦、困难的地方,补助的标准和水平越高。
针对农村教育整体比较薄弱的问题,郑富芝表示,薄弱一方面表现在乡村小规模学校经费总量有限,另一方面是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不足,特别是床位不够。下一步将重点落实两项政策,一是督促各地对乡村不足100人的小规模学校按百人拨付公用经费;二是督促落实寄宿生年生均200元/人的标准增加公用经费的补助政策。两项政策将在2018年全部落实到位。
有记者问到,教育部对做好“三区三州”教育扶贫有什么措施。郑富芝答道,要把现有的重大教育项目更多向“三区三州”倾斜,今年将拿出30亿元支持“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强化管理重绩效,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