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让中国更加接近国际舞台中央。随着受众群体的增加、传播话题深度与广度的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由于当前存在中外文化差异、传播渠道不畅通、传播内容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使得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做好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讲好中国故事、革新传播理念、拓展传播渠道,打造多元化的传播格局,发挥公众的聚合力量。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文明 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极具意义,这一理念在彰显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积极姿态与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有力推动了新型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构建。作为中华民族对理想世界的憧憬与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现实关照,更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具有重要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
“天下为公”的公义精神。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理想政治状态,“天下为公”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执政者最高的价值取向。受经济、贸易、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全球一体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有效规避风险,是每个国家都在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从1992年首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到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再到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或国际行动,都体现出中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维护地区和谐稳定等方面作出的贡献。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固有的“天下为公”之公义精神。
“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就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确立了我国外交的基本准则,并且逐渐被世界上多数国家所认同。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对沿线50多个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且投资额不断增长,有力推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基本原则,始终坚持“开放、包容、共享”的发展模式,赢得了沿线国家的支持。共商共治、共建共享、合作互鉴的原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高度契合的同时,更使得中国“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在新时代的国家交往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传播渠道不畅通、传播内容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使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受到了一定影响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让中国更加接近国际舞台中央。受众群体的增加、传播话题深度与广度的加强等,都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着难得历史机遇。但同时,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到了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第一,中外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世界各国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由于文化思维、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存在着不少天然障碍。此外,由于各国语言文字中所承载的文化基因与文化思维不同,因而在文化对接上也给人们造成了一些困惑与障碍,影响了传播效果。纵观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华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为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农业文化以及宗法基础上的血缘文化。内在的文化结构使中华文化在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逐渐受到自身的限制,如相对保守、重道而轻器,创新精神相对缺乏;重宗法血缘、人情,公民意识与法治思维相对缺乏,这些都给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带来一定的障碍。
第二,传播渠道不畅通。尽管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正在日益凸显,我国在对外宣传与交往中更注重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与可持续性,但在传播渠道的有效性和畅通性方面还表现出一定的不足。目前,我国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依然是主流媒体,相对单一。由于一些地区整合各类资源不充分、民众传播的主体责任意识较为缺乏以及文化产业发展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塞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影响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第三,传播内容缺乏针对性。由于受众群体在文化背景、思维习惯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认知过程中,他们往往会按照不同的逻辑思维看待问题,由此产生不同的诉求。灌输式的传播较少关注受众的特点与需求,导致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视野不够开阔、宣传内容重复、吸引力不够、体验感缺乏等问题,传播效果不佳。故而传播内容的设定应遵循正面宣传与答疑释惑相结合、全面行动与精准发力相结合、回顾历史与分析现实相结合、主流媒体与公共媒体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增强传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讲好中国故事、革新传播理念、拓展传播渠道
中华文化魅力的展现,不仅需要依靠外部形象的展示,还需要通过内在精神的传递。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用好中国的语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克服语言障碍以及凝练融通中外的概念等,都是对外话语建构的前提与基础。
首先,要进行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以科学、礼敬、客观的态度,坚持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正确认识其本质属性并萃取其基本内容,紧密结合中国的发展需求,深入挖掘其当代价值与文化内涵。
其次,要努力克服语言障碍。语言互通是国际社会交往与不同文明对话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应当以克服语言障碍为前提,让更多受众能够客观全面地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在包容中体会魅力。
再次,要凝练融通中外的概念。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提炼融通中外的概念,不仅需要准确、真实地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语境与深刻内涵,还需要充分了解受众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特征;不仅需要采用受众易于理解与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还要使受众想了解、听得懂、愿接受。
中华文化的传播绝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其是否能够得到受众的理解与认同,不仅仅依靠平等对话与交流,更要体现为脚踏实地的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所以能够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就是因为这一理念能够使世界获益,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反映社会前进方向,因而也势必会为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带来更多契机。在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不断革新传播理念:从“自语者”到“他语者”、从“消极回应”到“积极行动”、从“民族精神”到“共同价值”。只有如此,才能提炼出适合中国道路、反映中国特色、体现中国价值、表达中国精神的中国话语,从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要充分秉承“共同繁荣”与“开放包容”的原则,通过借助多边经济贸易投资、公共外交对话与协商、多层次多领域文化交流等方式不断拓宽传播渠道,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将中华文化的精华融入其中,加强多方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提高公众参与国家文化传播的责任意识,让更多传播主体参与进来,让每个人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和中华文化的主体,打造多元化的传播格局,发挥公众的聚合力量。
(作者为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鉴思唐宋文化对外传播方式拓展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XKS00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邵培仁、周颖:《国际传播视域中的新世界主义:“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流变过程及动力机制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
②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③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7日。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