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专题 > 正文

招才引智:不失时机也要量力而行

自去年2月份以来,已有40多座城市先后出台招揽人才政策——

招才引智:不失时机也要量力而行

res01_attpic_brief

在广东深圳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专场招聘会上,人头攒动。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摄

当前,各地竞相出台吸引人才政策,有利于各地经济迈向高质量,产业迈向中高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要注意,招才引智一定要尊重规律,结合实际,不能盲目效仿,不顾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公共资源承载能力,更不能把引人政策与房地产调控相捆绑——

最近一个时期,很多城市密集出台了一些引人引智重大举措,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何看待多座城市短时间内吸引人才的政策,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在国家发改委政研室第二期“215经济茶座”上,来自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与发改委相关司局负责人深入探讨了相关问题。大家认为,各地招才引智的基本出发点是好的,特别是对于各地强化创新驱动意识、提升对高质量发展认识、转变发展理念,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要加强对相关政策举措的跟踪评估、引导和纠偏,既着眼于当前,也要统筹谋划长远,既要尽力而为,又要结合地方实际,量力而行。

竞相吸引人才有其合理性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2月份武汉“双百万”计划实施以来,已有40多座城市先后启动了人才引进政策。截至目前,不仅国家批复的9座中心城市全部参与其中,长沙、杭州等部分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也纷纷加入其中。

“各地竞相吸引人才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主要是引人的目标发生了变化。”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秘书长李震表示,此前的人才竞争,大多集中在一般劳动力的竞争,此次主要是针对青年才俊和大学生,这部分群体数量众多,关注度高。一些地方为了吸引人才,在户籍、社保等制度上较以往有较大突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谭永生认为,争抢人才出现有其合理性,从以前的“以物为本”转向现在的“以人为本”,一定程度上说明各级政府的观念正在转变,已经认识到“引人”的重要性,这一点值得肯定。

“改革开放40年浓缩了一个国家从低收入水平、劳动力富裕的状态过渡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过程。在这个逻辑框架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带来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现象,这正是各地竞相吸引人才现象的社会背景。”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都阳说。

都阳表示,劳动和资本是两种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当劳动力无限供给时,其价格是极其便宜的,但随着工资上涨并逐步超过资本价格,生产者就会考虑一些要素替代,比如用知识、技术等来代替劳动。“我们连续两年对1000多家企业的调查发现,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比重已接近10%,使用自动化设备的企业超过40%,这表明对简单劳动的替代已较为普遍。与此相对应,一些高增加值的部门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也是各地竞相吸引人才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吸引人才切不可盲目效仿

各地竞相吸引人才虽有其合理性,但一哄而上、盲目效仿的做法,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运动式地引进人才,对于城市公共设施、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带来了很大压力。”李震表示,最先发起吸引人才的几座城市尝到了甜头,由此引发了不少城市纷纷效仿,但这种效仿并没有很好地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当地有限的交通、教育、医疗等资源并不能满足大规模人口的进入,其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的欠缺在短期内都无法解决。

同时,产业集聚与人才结构之间的错位,也会导致“用人”效率的低下。对此,一个基本共识是,人才不光是要引进来,更要留下来、用起来。人才黏性如何实现?李震认为,如果一座城市的人力资源结构低于产业结构,就可能会出现“一方面有活没人干、另一方面有人无活干”的状况,城市发展过程中,要优先确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这个结构应该适度超前于城市产业结构需求。

各地引人政策的同质化,是当前各地竞相吸引人才面临的另一个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因短时间内涌入大量人才准备不足,不得不对政策修修补补。“为政策‘打补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严肃性,对吸引人才的公平性、公正性产生了负面影响。”谭永生说。

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迅速升温的招才引智政策还容易产生虹吸效应,势必加剧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第三方评估表明,从2013年至2016年间,全国661座城市有115座城区人口是下降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表示,目前中小城市和小县城本来就面临产业结构不足、人口外流等问题,以大规模城市化的方式取代城镇化,会给其发展带来更多挤压和挑战。

此外,各地竞相吸引人才还可能会对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发达地区及大城市开出的优厚条件,让一些省份特别是西部省份在吸引人才上处于不利状态,这都需要有关方面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

引人引智要尊重客观规律

“从发展趋势来看,人才发展历程可形象地概括为早期的‘人才自己跑’、后来的‘企业跑’、现在的‘政府跑’三个阶段,但是‘政府跑’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在决策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论证和准备。”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杨伟国说。

在杨伟国看来,当前国内人才竞争大多局限于横向竞争。但归根结底,政府还是要加大力度培养人才,只有有了更多的人才存量,才会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然而,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当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人才流动可能产生较大的不平衡时,这就需要国家层面实行引导。牛犁表示,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中央层面转移支付的支持力度,提升失衡地区的保障水平,另一方面,要把存量的人力资源盘活,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谭永生也建议,可将西部吸引人才纳入宏观调控范畴并给予倾斜性政策支持,可通过设立西部人才发展基金等方式,为西部地区引人引智提供必要保障。

“在吸引人才方面,应该鼓励地方政府之间相互竞争,但同时也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纠偏。”李震举例说,“有些地方在引进人才的初期想法是好的,但人才引入后动机就发生了变化,有些地方甚至将引人政策与房地产调控相捆绑,这类做法要纠偏。”

“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人才政策取向到底是什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如果体制机制因素阻碍其实现,则需要在下一步改革中加以解决。”都阳说。

从人口到劳动力,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人才概念的演进,不断强化着“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专家表示,对于当前各地竞相出台的招揽人才政策,要认真分析,加强研判,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真正让人才成为各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责任编辑:银冰瑶]
标签: 引人引智   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