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举措为服务业开放加油
——服务业贸易试点增加、税收优惠、限制放宽
更多人相信,中国服务贸易还将有抢眼表现,因为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创新与开放发展的举措正紧锣密鼓地出炉。
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更多地方带来开放新契机。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北京、天津、河北雄安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17个省市(区域)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试点地区将扩大新兴服务业双向开放,探索完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模式下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放宽或取消限制措施,鼓励新兴服务出口和重点服务进口,对服务出口实行免税,符合条件的可实行零税率。更引人关注的是,试点地区还将在电信、旅游、工程咨询、金融、法律等领域推出一批开放便利举措,包括允许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在提交开业申请时同时申请人民币业务;对于全部面向国外市场的服务外包企业经营呼叫中心业务(即最终服务对象和委托客户均在境外),不设外资股权比例限制;推动广东全省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允许境外旅行社与国内企业合作,拓展自驾游旅游产品。
服务业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地,让服务贸易企业轻装前行。财政部、税务总局等5部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政策推广至全国实施。自2018年1月1日起,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服务贸易类),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何代欣表示,此次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优惠力度非常大,因为现行的企业所得税的标准税率是25%。这意味着相关企业所得税的降幅达到40%,对于这些服务型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有极大好处。
放宽或取消银行、证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等措施近期也纷纷加快落地。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对本报记者分析,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51.6%,但与不少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比例还不够高,仍需继续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放宽市场准入可以为外资进入中国服务业市场、分享中国发展红利提供机遇,同时国内消费者和相关产业将能得到更多高质量、国际化的服务,这些开放举措也将加快中国服务业对接国际规则,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国际社会给出积极回应
——中国广阔的服务业市场对外资拥有巨大的吸引力
中国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在世界范围内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积极回应。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近日发表的《加强对中国开展服务贸易方案:主要品种、地区分析》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增长迅速,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规模将达1万亿美元。同时,2013年以来,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国和服贸收支顺差来源国。报告认为,有鉴于此,韩国应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二阶段谈判为契机,大力发展对华服务贸易。
刚刚举办的第五届京交会上,前来参加交易会的嘉宾充分把握住中国扩大服务业开放的机遇,加快与中国服务业的互动。数据显示,本届京交会共举办136场论坛会议及洽谈交易活动,吸引了1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万人次专业客商参展参会。共达成签约项目311个,意向签约额达1025.6亿美元,创京交会历史新高。其中,国际签约项目110个,意向签约额172.5亿美元,占意向签约总额的16.8%。爱尔兰驻华大使馆经济合作官员林智指出,这次爱尔兰大使馆组团来参加京交会,就是希望向中国更全面地展现爱尔兰在金融服务、教育、旅游等方面的服务贸易优势,促进两国服务贸易合作。
扩大服务业开放,外资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最近,中国证监会公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该办法允许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就在此办法发布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瑞银集团申请提高合资证券公司持股比例,野村证券、摩根大通相继宣布申请新设控股证券公司,法兴银行也计划成立持股51%的合资券商。
“国际社会的积极回应恰恰反映了其对中国主动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认可,表明了中国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与吸引力。”张建平说,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这意味着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这两大服务业主体都有着广阔、扎实的市场基础。与此同时,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还保持着6.5%-7%的中高速增长。在如此大经济体量的基础上,服务业的占比还会继续提高,未来有望达到60%-70%。面对巨大的市场规模与潜力,任何企业、国家都不愿错过进入中国服务业市场的机会,而随着中国加快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这样的机会将越来越多,中国服务业与世界的互动会更加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