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力量“凝聚枢”和发展“风向标”。乡村振兴,文化要先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在充分审视历史经验和认清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对乡村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重建乡村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添智献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 文化建设 乡村文明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乡村文化是乡村民众群体生活智慧的结晶。在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以文化建设扎实推进乡村现代化建设,能够为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提供坚实保障和持续动能。
文化振兴对于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乡村是一个生活共同体,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力量“凝聚枢”和发展“风向标”。振兴乡村文化,客观上可以起到活跃经济文化氛围、拓展社会生态空间、构建文化传播语境等作用;主观上,则可以达到提升乡民生产生活质量、文化综合素养和精神境界的目标。乡村兴,文化必兴。乡村文化的繁荣程度反映了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状况。只有乡村文化振兴,才能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建设和谐美丽的乡村。
推进新时代的乡村发展,振兴乡村文化是关键。在充分审视历史经验和认清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对乡村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有助于彰显中国亿万农民的文化自信与数十万乡村的文化软实力,展现现代乡村的新气象。
乡村文化生态发生变化、农村居民文化主体意识缺失、乡村文化资源整合不足,是乡村文化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其一,乡村文化生态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及新农村建设的加快,乡村文化生态正发生着变化。农田和村庄流转变迁,农耕文化和传统村落光影渐稀,新一代农村居民大量转入城镇居家置业,农村各类人才不断外流……这些都说明,乡村固有的文化根基和载体正在日渐动摇。中国乡村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以及固有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文化形态,岁月流转、水土涵养,乡村文化在代代传承中逐渐形成了固有的特性。然而,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传统的乡村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乡村文化发展陷入身份烙印冲淡、价值体系瓦解、秩序信仰弱化等窘境,亟待重焕生命力。
其二,农村居民主体意识缺失。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和革新者,然而在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的洗礼中,一些农村居民的文化主体意识被冲淡,使乡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建设面临困境。当前,青年一代农民更倾向于在城镇里生活与就业,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乡村固有的生存形式是过时的,这反映出他们对古老乡土情结、血缘宗族观念等方面的认同度偏低,自发传承乡村文化的主体意识较为淡薄。在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并未充分重视乡村居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体地位,这更是降低了农村居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难以有效推动乡村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发展。近年来,乡村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但受文化治理体制的局限,一些基层文化组织的发展空间遭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加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软硬件配套设施不够健全,导致乡村民众和民间社群等文化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愿与诉求降低。
其三,乡村文化资源整合不足。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资源保护和调配的立体网络体系,乡村文化资源与社会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还有待加强。虽然我国乡村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然而一些地方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改造、开发和利用还不够科学。如过去十年间,不少自然村落已经逐渐消失,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传统村落自然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同时,有的乡村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管理不健全、服务不精细等问题依然存在,造成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与资源闲置并存的尴尬局面。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乡村地区依然表现出单一化、保守化的一面,文化产品不能很好地满足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产业潜力没有被充分激发,影响了乡村文化“内生力”的发挥。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魂化人”,以“乡愁”重构乡村文化生态,以多元文化构筑乡村文化体系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魂化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乡村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有甄别地吸收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构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乡村思想文化体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村居民,在文化主体意识上,要确立其文化主体地位,让广大居民在文化家园的建设中拥有发言权和决定权,唤起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此外,各地还要注重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参与意识,不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引导民众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力提振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以“乡愁”重构乡村文化生态。乡村是现代化的乡村,并非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的附庸,“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指向。乡村的发展一定要充分发挥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乡村文化的纽带作用,以社会重组、经济重建、空间重构等重塑乡村文化生态。要点亮乡村文化的“火种”,就要尊重乡村的民俗风情,保护、传承、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乡村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以农村、农民、农业为主线。畅通乡村文化的传播渠道,可采用文化墙、宣传栏、流动广播车、手册和海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深切的乡土情结增强村民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充分发扬创新精神,建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乡村文化体系,努力缩小城乡文化代沟,切实增强乡村振兴的动力,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
以多元文化构筑乡村文化体系。在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各地要以文化惠民、文化富民、文化乐民为宗旨,建立多层级、立体化的文化资源调配网络,进一步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尽可能避免文化建设与村民文化需求脱节,让乡村文化建设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此外,我们还要积极探索乡村文化建设的多元化路径,包括资源的投入、管理、使用等方面,科学引导更多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着力搭建乡村文化平台,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促进农村的“三产”融合,努力打造生活富、环境美、精神乐的新时代乡村,充分激发各方活力和能量,利用乡村文化的资源优势,以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其中,针对乡村优秀遗存保护不到位的情况,各地可以加强对古镇村落、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等优秀乡村文化遗产的规划保护,收集整理乡规民约、族谱家训、民间技艺等文化资源,并鼓励农民学习、传承当地的歌舞、剧目、画种、手艺等,激活乡土文化的生命力,在乡村文化振兴之路上迈步向前。
乡村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代表,也是地方文化的象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乡村文化的建设上,我们既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又要推进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让乡村文化生生不息、繁荣兴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②刘晓峰:《我国乡土文化的特征及其转型》,《理论与现代化》,2014年第1期。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