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论新时代新经济的新动能

——兼论中国优先的新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新时代是中国人民的新时代,是中华民族的新时代,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新时代,是中国社会的新时代,中国政治的新时代,中国文化的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新时代,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是炎黄子孙共同奋斗建设伟大国家的新时代。

新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目标和新任务

中国进入新时代,面临着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八大指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之一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当时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从总体上看,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从社会需求发展来看,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已稳定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改善和提高,并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消费模式、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日新月异,社会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层化、多样化、多变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从社会供给发展来看,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世界第一,中国经济总量名列世界第二,中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的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居于世界前列。

因此,从原来讲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进步,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也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点要求,经济建设仍是中心工作,发展依然是第一要务。

笔者认为,人类全部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改造和创造世界,生产和制造各种形式的产品,以满足人类自身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种需要。人们在制造产品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制造新的需要。人们在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升社会需要水平,创造新的梦想,创造新的时代。笔者认为,市场是供求关系的总和,供给可以推动需求发展,需求也可以拉动供给发展。就这个意义上讲,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供给创造需求,需求也创造供给。但是,供求均衡是相对的,供求不均衡则是绝对的。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无限发展,永无止境。因此,可以认为,供求是一对矛盾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供求矛盾是每一个人必须永远面对的主要矛盾,供求矛盾也永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更进一步说,供求关系这个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也是每一个人为人生梦想而努力奋斗的根本动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里,供求矛盾依然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只是呈现出来的形态、程度和特点不同而已。在计划经济时期里,由于社会生产力相对比较落后,供给严重短缺,需求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当时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供不应求。解决这种严重供不应求矛盾的主要政策是增加供给,同时抑制、限制甚至禁止社会需求。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生产力依然比较落后,而社会需求则日益增长,当时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主要表现为供不应求,还有不少人缺衣少穿,缺粮少食,缺医少药,缺房少屋,还迫切需要解决人们最基本的温饱问题。经过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有所变化,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导致社会总供给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国民收入和社会购买力的不断增长,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不断扩张。但是,由于相对片面和不协调的发展模式及其他种种原因,导致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存在相互不适应和不均衡的矛盾。一方面是供大于求,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大量产品积压滞销;另一方面又是供不应求,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许多行业产能不足,不能有效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时代有新情况和新问题,也提出了新目标和新任务。为了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均衡,就必须落实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新经济的新模式、新结构与新动能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新情况和新变化,解决新时代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开发新的动能,发展新时代的新经济。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新旧经济增长方式转换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发展动能不足,并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和风险。一方面是落后的旧产能过剩,大量的问题老产品积压;另一方面又是新产能不足,适销对路的优质新产品供不应求。究其根源,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在新旧经济增长方式转换过程中,没有适时调整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结构,没有及时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要推动新时代新经济增长,就必须及时调整市场供求结构与供求关系,既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又要进行需求侧改革。一方面,在逐步减少和破除旧产能的同时,又要大力发展各种新产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另一方面,在适时减少和抑制各种旧需求的同时,又要积极引导和刺激各种新需求的健康发展,实现新旧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正在建设新经济体系。要建设新经济体系,就应该确立新经济目标,建立新经济结构,发展新经济模式和形态,开发新经济资源,培育新经济动能,实行新经济制度和政策。

首先,要建设新经济体系,就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新经济发展目标。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建设新经济体系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也是新时代新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的新需要就是发展新经济的目标,人民的新需要就是发展新经济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满足人民的新需要就是新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因此,要建设新经济体系,就必须认真研究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各种新需要,并根据人民的新需要来制定新经济的发展战略。新时代人民的新需要,就是我们发展新经济的新动能,也是拉动新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新动能。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就要分析和研究社会需要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无论人的需要如何千差万别,千变万化,都有其内在发展规律。千变不离其道,万变不离其宗。看一看,问一问,想一想,人民究竟有何新需要呢?现实社会问题,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新时代发展新经济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正确面对、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既是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也是我们建设和发展新经济的新动能。

其次,要建设新经济体系,就要开发和利用新经济资源,不断引入和扩大新的生产要素,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材料创新、设备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市场是供求关系的总和,新市场就是新供给与新需求及其互动关系的总和。要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新经济体系,要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发展新供给,满足新需求。换句话说,要满足新需求,就必须发展新供给。而要发展新供给,就必须在新经济体系里引入新经济要素,采用新经济结构,实现新经济体系创新。因此,要建设新经济体系,就要供求并举,就要发展新需求和新供给,并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实现新供给与新需求的动态均衡。就这个意义上讲,只有不断导入新的生产要素,不断吸收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具、新组织、新制度、新文化及其他各种新元素,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发展新动能,实现新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而要真正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创新驱动型经济,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加速推进和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劳动就业与社会福利体制改革、土地与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市场准入与监管制度改革及其他各项管理体制改革,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创新的主体,大力增加教育和科技投入,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制定创新政策,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全社会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再次,要建设新经济体系,就要建立新型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笔者认为,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和变革趋势来看,中国既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也迎来了许多机遇和机会。一方面,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世界贸易、投资与市场一体化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一些逆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现象,如英国脱欧,美国加大壁垒,双边与多边国际贸易冲突不断。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逐步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利用国内资本与国外资本这两种资本,走向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两个市场。然后通过国内改革,逐步培育和发展了国内资本和国内市场;通过对外开放,先后引进了外国技术、外国设备、外国资本、外国管理模式和外国文化,并逐步实现了从商品出口到劳务出口、资本出口、技术出口和文化出口。就这个意义上讲,外资推动和外需拉动,曾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与变革走向,一方面,中国应该积极扩大开放,参与并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应该适时调整长期以来实行的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建议实行中国优先的新经济发展战略,优先培育和发展国内资本,优先开发和发展国内市场。当务之急是要大力发展国内民间资本,进一步对内放开投资领域,鼓励和促进国内民间投资,千方百计培育和发展国内各类市场主体,培育和发展新时代新经济的新动能。同时,要积极培育和开发各类国内市场,全面加速国内各项改革,大力培育和发展国内中高端市场体系,合理引导和适度刺激国内中高端市场需求健康发展,全面拉动内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扩大新内需,发展新时代新经济的新动能。

解放思想,全面创新,培育新经济的新动能

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面临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要建设新经济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富强中国。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实现新时代的新目标和梦想,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推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个方面的系统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教育生产力、文化生产力、劳动生产力、艺术生产力、组织管理生产力、自然资源生产力、社会资源生产力、金融资源生产力、精神资源生产力、政策制度生产力及其他一切形态的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参与和建设新经济体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培育和发展新时代新经济的新动能。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已经通过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更加清晰,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充满自信,并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依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阻力和障碍。各种僵化思想和错误认识是束缚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的根本障碍。因此,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地全面推进改革,从而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首先,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认识和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加速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才能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市场主体,让市场在各类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真正激活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有效培育和发展新经济的新动能。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任重而道远,市场主体缺乏生机与活力,市场体系发育不全,市场运行低效无序,市场监管滥而无效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上存在。究其根源,笔者认为,问题还出在落后的思想认识。许多人说起来都是市场经济,但搞起来却是官僚经济那一套。要知道,只有人民才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根本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劳动者、消费者、交易者和管理者及其他各种市场活动参与者,都应该认识和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并依据市场价值规律来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生产决策、交易决策、消费决策、就业决策及其他各种类型的行为决策。各类市场主体决策行为的自主性、自发性、自动性、自由性、自律性和自控性,是市场经济内在的活力源泉。

其次,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发展市场经济的根本动力,从而充分发挥内资动力与内需拉力,加速培育和发展新经济的新动能。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前期,投资、消费和出口曾经是当时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而外来资本与对外贸易也曾经是其中重要的动能。在当时两种资本与两个市场的经济格局中,国外资本与国外市场处于优先地位,对外来资本实行各种优惠政策,并将各种优质产品优先出口国外市场。但针对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国内经济发展形势,中国应适时调整新时代新经济发展目标与布局,实行国内资本优先与国内市场优先的中国优先发展战略。一方面,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民收入和居民储蓄存款总额不断增加,已经形成了数十万亿的潜在民间资本,为国内资本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市场购买力不断扩大,消费革命一浪高过一浪,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日新月异,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国内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因此,可以认为,中国既具有发展国内资本和民间投资的巨大潜能,又具有发展国内需求和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国内投资环境和国内消费环境,加速培育和发展国内新资本与国内新市场,制定并实施中国优先的新经济发展战略。

再次,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进一步打破束缚和禁锢社会生产力的各种障碍,才能有效激活新时代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现阶段,我国一方面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另一方面还存在许多发展中的不足:当前中国劳动总量世界第一,中国劳动参与率世界第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世界第二,但中国劳动者综合素质相对落后,全要素生产率不高,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相对较弱;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中国学术论文数量世界第一,中国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但中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严重不足,中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原创性研究和自主创新相对落后。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速推进教育体制、科技体制及其他各种相关管理体制改革,优先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强化国民基础教育,加速普及国民高等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劳动者的技能和水平,加速培养一大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人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全面推进创新,不断培育和发展新动能,从而推动新时代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谨以本文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并献给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工作的所有奋斗者。

【本文作者作为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系主任、博导、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分类推进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战略与相关政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责编:李 懿 / 赵鑫洋

责任编辑:张盈盈
标签: 动能   新时代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