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时代 谋求新作为
——来自2018中社智库论坛的声音
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
以“新时代·新挑战·新作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主题的2018中社智库论坛近日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等国家高端智库代表与会,就新时代新型智库建设的新挑战新作为发表看法,并就如何建设高水平智库、更好让智库成果脱颖而出等提出对策建议。
探寻真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更为坚实的智力支持
智库建设有其规律可循,也有最为直接的核心任务。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表示,在当下新型智库的建设热潮中,要注重内容为王、渠道为先,注重打造智库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最为重要的是,要探究真问题,让自身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
“探究真问题”,专家学者纷纷就此发表观点。在吉林省政协主席江泽林看来,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减贫事业大力发展的40年,国家扶贫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为世界反贫困事业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他强调,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很重要,要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医疗与公共服务相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探索建立扶贫长效机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生态环境治理是一场长期而艰苦的战斗。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环保产业的发展,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国已具备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能力。当前,要着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尽快划出生态保护红线。在这一过程中,除强化政府作用外,还要更多地使用市场的手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强调,中国在过去40年里,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发,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其基本理念和主体思路已经被发展事实所验证,其秉承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也和中国过去40年的发展理念相一致。
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王镭结合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对外交流的主观感受和直观体验,强调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了解中国的发展经验、发展方案,借鉴参考中国智慧。他表示,讲好此类中国故事,需要从事专业化研究的智库学者,也需要专业化的平台和抓手把各种力量聚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