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发挥海归人才的“鲶鱼效应”

核心提示: 海归人才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吃苦耐劳的品质、自由探索的个性、完备的知识结构和独特的创新思维。海归人才的引入具有“鲶鱼效应”,能够发挥科研创新的领军作用,推动社会变革,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当前,我国需要进一步深化“聚海归人才而用之”的人才战略。

【摘要】海归人才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吃苦耐劳的品质、自由探索的个性、完备的知识结构和独特的创新思维。海归人才的引入具有“鲶鱼效应”,能够发挥科研创新的领军作用,推动社会变革,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当前,我国需要进一步深化“聚海归人才而用之”的人才战略。

【关键词】海归人才 鲶鱼效应 人才战略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海归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一支强大的生力军,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应该认真研究海归人才的特点,让海归人才发挥“鲶鱼效应”的最大效益。

海归人才的特点:开放的国际视野、吃苦耐劳的品质、自由探索的个性、完备的知识结构和独特的创新思维

开放的国际视野。海归人才主要是从世界科技、教育、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回来的留学人员。这些留学生通过国外多年学习,了解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风情习俗、价值观念、社会心理、民族性格、思维方式等,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海归人才的国际视野有利于跨文化的沟通交流,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创业所需要的国际环境、国际规则等,选择国际合作伙伴,了解竞争对手,关注国际市场需求,体现创业的国际性。他们能够带着特有的国际视野参与回国后的就业或创业,促进我国与外国多方面的交流合作,把国外多种先进元素融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吃苦耐劳的品质。海归人才在留学期间大多一边勤工助学,一边学习专业知识,节衣缩食,刻苦学习,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正如孟子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留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是坚持完成学业的重要内因,也是回国后能够干一番事业的重要内在因素。从人才学和成功学的角度来看,情商非常重要,占到人生成功因素的80%以上。吃苦耐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属于情商范畴。情商的前三个要素依次是自我认知、自我调控和自我激励,是海归人才走向成功的重要情商因素。

自由探索的个性。海归人才所留学的国家大多具有自由的学术氛围,其人才培养模式一般是宽进严出,学校平时没有对留学生太多严格琐屑的管理,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培养留学生自由探索的个性。自由探索是创新的重要主观因素。海归人才通过海外多年人文精神的熏陶濡染,逐渐养成自由探索的个性,具有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体现创新或创业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完备的知识结构。留学生赴发达国家留学,主要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学科和专业,通过多年系统的专业学习,逐渐拥有了完备的知识结构。留学生要获得博士学位并不容易,大多需要5—8年。那些拼搏多年才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拥有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抢占该研究领域的某个制高点,甚至成为某个领域的年轻专家。海归人才完备的知识结构非常有利于回国后就业或创业,有利于与国内的本土人才形成知识结构的互补,有利于选择就业或创业的突破口和新的生长点。

独特的创新思维。海归人才通过多年的海外留学,通过中外跨文化交叉渗透融合,逐渐培养了视域融合与思域融通的能力,非常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海归人才的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是相辅相成的。海归人才大多具有自主性、批判性等特征,比较富有主见,较少从众行为;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不安于现状,有很强的自信心;有决心、恒心,具有百折不挠的坚韧性;喜欢雷厉风行,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海归人才这种独特的创新思维对于科技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批海归人才已经在我国自然科学某些领域独树一帜,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即使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海归人才也能够独具慧眼,有所创新。

海归人才的“鲶鱼效应”:海归人才是科研创新的领军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生力军

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鲶鱼效应”是企业管理者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具体是指组织管理部门通过引进优秀人才以激活原有员工的活力,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激荡效果。海归人才回国以后,往往能够产生非常积极的“鲶鱼效应”。

海归人才发挥科研创新的领军作用。海归人才是当前中国创业浪潮的核心主体之一,他们回国就业创业主要集中在IT/通讯/电子/互联网和金融业等领域,尤其喜欢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海归人才的创业实践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海归人才对创业贡献度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海归创业的知识外溢效应对于本土高科技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海归创业企业比本土创业企业更具有创新性;第三,海归创业企业绩效高于本土创业企业;第四,出口导向以及跨国创业导向对海归创业企业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有关学者对我国十个“千人计划”海归人才的研究,海归人才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据报道,仅北京中关村2014年就吸引国际人才2.93万人,其中,港澳台和外籍人才数量7754人,留学归国人数达到2.15万人,同比增长了8.9%。很显然,海归人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为我国新兴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千人计划”中,1980 年出生的胡昱从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入选国家第三批“青年千人计划”,成为我国物联网产业领军人才。据有关学者分析:在美国的7大顶级癌症研究中心中,42%的研究人员出生于外国。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就业者中,外国人比例从1993年的23%增至2010年的42%。外国移民创建了美国国内占总量1/4的高科技公司,美国市值前5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近一半是移民创建或共同创建的。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撇开国家之间意识形态的差异,就人才的国际化战略而言,美国和其他先进国家的做法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海归人才是推动社会变革的生力军。在自然科学方面,海归人才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海归人才也能够及时融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大潮,成为推动我国社会改革的重要智库人才。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高度评价了海归人才的重要贡献。他高度评价孙中山和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李四光、严济慈、华罗庚、周培源、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具有留学经历的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革命和科学事业的历史性贡献,指出“广大留学人员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我国同其他国家各领域交流合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广大留学人员不愧为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不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海归人才中还有一大批广泛学习国外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他们回国后能够运用世界眼光,为我国的社会改革建言献策,成为推动我国社会改革的重要“思想库”。

海归人才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下,海归人才回国客观上有利于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推进世界各国和平共处、互惠互利与共生共荣。海归人才能够在很多领域架起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在文化创意产业、艺术创造、高新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文化传播等诸多领域促进我国与外国的交流合作,产生积极的知识溢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经济溢出效应,全面激活我国企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当务之急是聚海归人才而用之,吸引我国优秀的留学生回国就业或创业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进步,近些年留学生回归越来越多,标志我国人才战略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的统计结果,我国2010年出国留学人员28.47万人,学成回国人员13.48万人;2016年出国留学人员 54.45万人,学成回国人员43.25万人。统计显示,2010年回国人数还不到该年度出国人数的一半,2016年回国的人数几乎占出国的80%。随着海归人才数量的增加,我们应该进一步发挥海归人才内引外联、牵线搭桥的跨文化交流作用,引导和鼓励海归人才抓住专业优势与社会发展的融合点,更好地发挥海归人才的作用。留学人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才资源,我们应该加大引进力度,让更多留学人员回国祖国,进一步发挥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引领作用。

高度认识海归人才对于我国发展创新的重要性。在人才国际化战略方面,我国古代思想家即孔子提出“近者悦,远者来”,孟子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党的十八大发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的号召。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人才制度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社会发展进步取决于三个维度:一是社会发展合规律性的内在诉求;二是社会发展进步合目的性的现实需要;三是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实践证明,海归人才的本质特点既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发展合规律性的内在诉求,也体现我国社会发展进步合目的性的现实需要,还蕴含着对外来文化的融合。因此,海归人才的三维性客观上彰显他们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应该把发挥海归人才的“鲶鱼效应”上升到国家人才战略的高度。

增强对留学生的吸引力。要增强对留学生的吸引力,最重要的就是内强筋骨、外塑形象。内强筋骨,是指全面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加快干部体制改革,建设廉洁、透明、高效的政府,依法治国,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创建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环境文明,保障饮食安全,减少环境污染,让每个人生活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环境。外塑形象,是指通过对外全方位的交流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文化传播,通过文明出国学习和旅游等多种方式,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只有内强筋骨、外塑形象,才能对留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关注留学与回国的全过程。吸引海归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应该关注留学生留学与回国的全进程。第一,教育部国际司应该加强对留学生出国前的全方位培训,激发留学生为实现民族复兴而留学的志向,强化爱国理想;激发留学生的荣誉意识、学习意识、交流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心理健康、安保实操等内容。第二,发挥涉外机构与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的联谊作用,加强留学生沟通联谊活动,关心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向留学生介绍国内发展情况以及对海归人才的需求,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做好留学生与国内人才市场以及用人单位的对接工作。 第三,从系统工程整体性角度出发,全方位关心海归人才。为避免海归人才回国后出现“水土不服”情况,政府应该对海归人才进行国情培训;配备合适的团队,优化人文环境因素等;完善和优化海归人才的发展环境,统筹考虑海归人才的住房、子女上学、医疗保健、文体休闲活动等需求。

完善海归人才的各项政策。为更好地引进海归人才,要建立健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体制机制,继续完善海归人才的各项政策。发挥国家移民管理局的作用,简化归国相关程序;对待加入外籍的留学生,可以开放长期签证;设置海归人才创业园区或创新特区,面向海归人才设置各类创新或创业等研究项目;为了全方位发挥留学生的作用,用人单位可以柔性引进,异地用才或异国用才。为了优化人才团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引进自然科学类海归人才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海归人才的引进。这类人才对于我们的社会治理、经济管理、上层建筑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完善对海归人才的评价和考核机制,要克服短期行为,不能操之过急;对海归人才的期望和评价要恰当,要促进海归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海归人才回国后既要融入本土文化,又要提升本土文化,走融合发展与创新发展的道路,创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让海归人才“近者悦,远者来”“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充分发挥海归人才的“鲶鱼效应”,这是实施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

(作者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彭伟、符正平:《基于扎根理论的海归创业行为过程研究——来自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的考察》,《科学学研究》,2015年第12期。

责编/姜成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渴]
标签: 鲶鱼   效应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