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蓄势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
建设海洋强省,是山东作为东部沿海省份应有的担当。作为山东海洋强省的“主引擎”,青岛率先提出打造“中国蓝谷”的战略构想,致力于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打造国际海洋创新高地。拥有218平方公里陆域、225平方公里海域的青岛蓝谷,成为我国唯一一个以海洋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域。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自2012年1月31日正式挂牌,青岛蓝谷已经走过了6年多时光。伴随着过去2000多个日升日落,青岛蓝谷走出了一条不断成长创新的新路。
6年多来,一个个项目奠基、封顶、启用,一条条道路破土、开建、通车,一项项科研成果发布、转化、落地。
现在,处于垂髫之年的青岛蓝谷,走了多远?
简单梳理青岛蓝谷的重要节点,其发展脉络便清晰可见。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提出“中国蓝色硅谷”的战略构想;2012年1月,青岛蓝谷核心区工委、管委挂牌;2012年4月,青岛蓝谷规划通过评审,“中国蓝色硅谷,海洋科技新城”成为总体发展定位;2013年5月,青岛蓝谷各重点项目相继动工;2016年,青岛蓝谷初步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盘子,成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创新示范区。
打造世界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离不开高端人才的助力。为集聚高端人才,青岛着手构建海洋精英人才体系,并迅速扩展“朋友圈”。
近年来,青岛实施重大引才专项行动,面向全球开展海洋高层次人才引进活动,共计签约引入33名院士、21个千人计划项目、540个人才项目。
崛起,聚合,升华。6年蓄势,这里已蝶变为一片集聚了极大创新能量的湾区,描绘着青岛“国际海洋名城”的蓝色梦想。
对话国际
蓝色海洋浩瀚无穷,想要探索利用,必须放眼全球、携手同行。
海洋为媒,青岛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等涉海科研机构为龙头,向全球发出合作邀请,共同构建全球海洋协同创新网络。如今在青岛,各类研发平台、高等院校、科技型企业相互链接,实现了多种方式的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
在美国,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首次与全球顶尖的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建立实验室,以期更深入探索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变机理,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在澳大利亚,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与澳共建“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这是我国在世界发达国家和海洋强国设立的第一个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现已启动厄尔尼诺、印度洋偶极子、南大洋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等6大科研项目。
不仅如此,海洋国家实验室还与俄罗斯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等国外知名海洋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面向全球发起了海洋领域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鳌山论坛”,2017年共举办16期,来自全球的70余位海洋专家出席,汇集学术报告300余个,并酝酿发起了“建造大洋钻探船,引领海底钻探”的大科学计划。
两年前,包括“一带一路”沿线13个国家在内的近20个国家的70余位涉海院所领导人齐聚青岛,参加“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论坛”,共商如何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变化对海洋科学技术的挑战,被誉为全球海洋科技领域的“G20峰会”。
而距离海洋国家实验室不远的国家深海基地,也正酝酿着一场海洋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该基地是继俄罗斯、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
一个与海洋深度契合的青岛,已初步建成全球性经略海洋对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