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书 恩泽几代弟子
一辈子,一本书。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学》教材;作为师者,这也是一本王道俊先生用高尚品格铸就、树立精神标杆的人生活教材。对于这一点,他的众多弟子都感同身受,受益无穷。
在王道俊先生逝世后不久,其弟子董泽芳教授就发表了《精神永在 风骨长存——深切缅怀王道俊先生》的纪念文章。
文章开头这样写道:“王道俊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其奋力拼搏的求学态度、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不懈求真的科学精神、抱诚守信的道德品质,永远激励我们为教育事业不断前行。”这段话,全面准确地总结了先生的精神风骨,代表了全体弟子的心声。正是先生的这种精神风骨,永远恩泽着众多弟子。我深信,有幸聆听先生教诲的几代弟子都会像我一样,视先生为我们人生中遇到的最重要他人。先生的精神风骨不同程度地、直接间接地、润物无声地影响着、感召着、引领着我们的学术生命乃至整个人生。
王道俊先生言传身教,严慈相济,爱生如子。1991年,我们幸运地搭上了他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末班车”,成为师门中的小师弟。之后不久,先生便退了休,不再系统给研究生开课了,所以,我们真正在课堂上聆听先生的讲授并不太多,但毫无疑问,我们在先生身上得到的精神滋养是最多、最丰盈的,先生对我们的影响是最深、最久远的,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吧。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王道俊先生本身就是一本立德树人的活教材。那时,先生只是偶尔开个讲座或互动交流,这无疑是我们这一届学生的损失与遗憾,但也却因此成全了我们在读研的三年中成为先生家的常客。虽然不在教室里上课,但先生对我们的学习丝毫没有放松要求,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要被分批召集到他家,汇报学习生活情况,解惑答疑,指点迷津。
师母非常贤惠,特别关爱学生,总是给我们准备茶点水果。如果到了用餐时间,我们都会毫不客气地享受她的厨艺,这个时候,在探讨问题时一脸严肃的王道俊先生仿佛立刻变了个人,他会用慈父般的眼神注视着我们无所顾忌的猛吃。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种多么幸福的滋味啊!正如董泽芳教授所写的:先生对每个学生都是严慈相济,关爱有加。他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读书,独立思考,敢出新思想,甘坐冷板凳;一方面鼓励学生,关爱学生,问生活,谈家庭,他与学生谈话总是推心置腹,若知道哪个学生有困难,他一定会尽力相助。这就是我们的先生,既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更是学生做人的引导者,是名副其实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好老师。
是的,每一次与王道俊先生见面,我们都能接受到他气场里扑面而来的教育因子,都能感受到他的精气神对我们心灵深处的那份震撼。好先生、好老师就是这样的,对学生的影响很多时候并不局限于课堂与教学。先生对弟子们的恩泽不只在课堂,更是在课外,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自从199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至今已经过去了20多年,由于专业跨度、工作性质加上天资愚钝等原因,其实,我对王道俊先生当年传授的知识与学问已经记不起太多了,但“要做一个像先生这样的好老师”的信念,在我的心里,却一直未曾改变,且变得越来越坚定。
王道俊先生淡泊名利,低调行事,谦逊做人。他除了学术理想,可以说无欲无求,有时候甚至淡泊低调到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程度。比如说,像他这样的学术大家,竟然不是博士生导师,这一点,教育学界同人无不为之抱不平。很多人都说,这是中国教育学界对王道俊先生的一大亏欠。
王道俊先生对此却看得很淡,想得很开。他说:“体制机制和学科建设规则就是这样,我们必须予以尊重,年龄到了就该退下来,不能上就不能上,谁也不亏欠我什么,谁也不需要给我说法。我虽然没有成为博导,但我现在有这么多学生是博导,这不比我自己做个博导更有成就感吗?”
听闻王道俊先生的这一席话,弟子们也多少释怀了。的确,先生虽然自己不是博导,可谁都知道,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获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他的学术成就和影响,以及其弟子们所形成的强大学术团队。先生虽然自己不是博导,可谁都知道,他培养了诸如扈中平教授等一大批中国教育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而这些弟子辈的博导们又培养了一批批博士,且有的也已成为博导。先生看到如此景象一定会倍感欣慰,而这样的成就感恐怕是绝大部分博导们难以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