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创新创业:青年大学生铸就中国梦的时代探索

核心提示: 创新创业是青年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的重要举措,也是青年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积极探索。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的有效途径。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育体系不完善等短板。对此,我们应当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摘要】创新创业是青年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的重要举措,也是青年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积极探索。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的有效途径。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育体系不完善等短板。对此,我们应当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创新创业 青年大学生 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创新创业是青年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先辈探索出来的宝贵经验的传承与发展,更是新时期促进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确立人生目标,做好职业规划,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也有助于促进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扩大就业,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动力。

中国梦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三重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目标,也是我们对未来发展的美好展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中国梦的现实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梦是青年大学生报国强国的目标追求。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青年大学生是国家与社会的未来,是改变国家命运的支柱型人才。自五四运动以来,无数青年大学生浴血奋斗,在动乱的社会中积极探索富国强民的道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第二,中国梦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历经千辛万苦才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树立的人生信念。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中国梦紧密相连,青年大学生应明确个人成才与民族复兴的内在联系,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融合。

第三,中国梦是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行动指南。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投入到创业浪潮中。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青年大学生也应积极加入大众创业的发展浪潮,通过创新创业构筑中国梦。青年大学生有着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有着打破常规与约束的勇气,有着交流合作、共同参与的团队意识,是国家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创新创业是青年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的重要举措,也是青年大学生发挥自身价值的积极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教育体系不完善、教学手段单一等短板

青年大学生构筑中国梦,应以创新为发展灵魂,以创业为实施途径,从而为社会发展、国家进步、人民安居乐业贡献力量。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也是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教育依然较为落后,创业教育培训体系不够健全,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难以为青年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有效帮助。

创新创业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机构职责不明确。一般来说,创新创业的教学管理任务应由高校的教务处负责,但从目前一些高校的管理现状来看,创新创业教学管理不仅由教务处负责,学生处、公共课管理部、校党委、校团委等机构均有一定的涉及,导致机构职责不明确。创新创业关系密切,然而,一些高校管理部门为降低教学管理难度,人为割裂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

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多样性。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实践教育,强调在实践中学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条件,在实践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但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很少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教育机会。部分高校虽然也通过引入科研项目、构建创业孵化器等方式来强化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但是从实践效果来看,大学生在创新性科研项目中发挥的作用有限,创业过程也缺乏必要的支持与引导。

缺乏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机制。尽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不是单纯以经济效益为先导,但是许多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也会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推动创新创业成果的有效转化,能够进一步拓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来源,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但目前,不少高校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机制,由此导致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充分彰显。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校既要进行教学改革,也要强化支持与保障

第一,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高校应将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融入到专业教育中,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理论支持,再结合必要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实践教学。高校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课程教学观念,将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意识作为专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其次,还要确保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的发展规划协调一致,以专业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最后,专业教育还要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出具体方向。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与专业要求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中,学生对创新创业机遇的把握需要建立在丰富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因此,高校需要通过更加深入的专业教学为学生指明创新创业的具体方向。

第二,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注重与社会发展方向相契合,有针对性地培养各方面的创新人才。高校可以与企业单位展开密切合作,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提供必要渠道。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建立在尊重市场规律、明晰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由于青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经验不足,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放养式”发展很容易导致创新创业的失败。因此,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学校需要根据学生创新创业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创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取得创新创业成果的同时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例如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管理培训等。此外,在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也可以联合学校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启动资金,并牵头企业与高校组建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保障。如可以通过免息贷款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启动资金、制定大学生创业免税优惠政策等。此外,企业也可以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实践平台,促进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社会团体也可利用自身资源构建创客空间、联合办公等新型企业运行平台,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本。

(作者为湖北师范大学讲师)

【注:本文系2017年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教研项目“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编号:XJ20170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②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8年5月3日。

③万力:《“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究》,《教育与职业》,2017年第20期。

责编/王妍卓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谷漩]
标签: 中国   青年   创业   大学生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