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互联网+”时代的家乡博物馆

核心提示: “互联网+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个时代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中国工商业发展如此迅速,我们的文化遗产正在大量流失。互联网给文化遗产带来的不仅仅是保存与共享,对家乡博物馆而言,它能够以更低成本实现最大程度的保存与展示。

【摘要】“互联网+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个时代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中国工商业发展如此迅速,我们的文化遗产正在大量流失。互联网给文化遗产带来的不仅仅是保存与共享,对家乡博物馆而言,它能够以更低成本实现最大程度的保存与展示。

【关键词】“互联网+”   家乡博物馆  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家乡博物馆是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保存者

博物馆是大家都熟悉的,它们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各地方都很重视,也都是尽其所能地营建,务使之成为一地的地标。因此,我们看到的博物馆大多具有庙堂气质,可以称之为一个地方“文化圣殿”。一个偶尔的机会,笔者参观了家乡城市新近完工的博物馆,看完之后,有了一种“乡愁”,一种对家乡文化共鸣式的体验,一种油然而生的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也突然意识到,博物馆其实还有一类,也许我们应该把她称为“家乡博物馆”,因为一种依念,就像对母亲那样,因此可以用“她”来称呼。家乡博物馆应该是一种理念,成为博物馆事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在中国这个文化正在发生巨变的时代,她应该是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保存者。

家乡博物馆是以地方文化的保护与展示为特色的,因为熟悉当地的情况,因为没有脱离当地的自然与文化背景,家乡博物馆能够让参观者更容易形成共鸣,尤其是那些已经离开与即将离开家乡的人们。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每年都有许多乡村消失;还有许多村庄虽然还是村庄,但是早已没有了年轻人。年轻人成家之后基本都住在城里,因为就业,因为孩子教育,不得不如此。他们的孩子大多已经不会说家乡方言。家乡对这一代年轻人,尤其是他们的孩子来说,是已经回不去的地方。他们也只能从博物馆看到那曾经熟悉的家乡。家乡博物馆中民俗展、农具展、民居展,如此等等的展览用旧物帮助我们铭记那个正在急剧消失的过去。对于现在还是孩子的一代人来说,他们的“乡愁”将立足何处呢?

我们失去的不仅仅只是一种情感,“乡愁”只是一个直觉的表达,它的背后是我们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一个依托乡村生活绵延不绝的传统,一个塑造了我们中国人精神内核的传统。我们可能都没有想到,现代工商业大潮是如此迅猛,短短几十年改变了延续了数千年的乡村社会。我们不是反对社会发展的趋势,而是说,工商业、城市化、高科技,并不必定要与我们的文化传统矛盾。现代都市生活并不需要用毛笔写字,但不影响城市中练习书法的人比比皆是。即便是典型的农村传统,如种菜,中国人也可以在全世界将其发扬光大。

文化传统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让我们能够欣赏千百年积淀的美好。设若没有唐诗宋词,我们如何能够欣赏杭州西湖呢?那它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湖泊而已。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云:人,诗意地栖居。然而,诗意来自哪里呢?它来自人赋予物的意义。而物的意义是历史与社会的产物,我们遗留下来的古物、旧物就承载着一定历史阶段社会所共享的物的意义,我们称之为文化遗产。当我们失去了文化遗产的时候,我们也就失去了许多诗意的载体。

家乡博物馆让我们铭记“乡愁”

在博物馆中,我们只是观众,与这些旧物或古物隔着往昔岁月。我们对这些物是陌生的,除了远观,我们没有其他的体验,我们没有听见水声,没有闻到桐油的味道,没有感受到水桶的重量……总之,我们没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的时代,但是科学的描述是无法取代我们的体验的。

笔者还记得家乡对水田有许多称谓,这些称谓大多无法在书面语言中找到对应的字词。这些称谓可以描述水田的位置、大小、高下、形状甚至是淤泥的深浅、水温的高低。在学术语言中,它们都叫做水田,如此而已。这些名称是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其年代久远到我们无法追溯。我们这一代曾经在村庄生活过的人还能有所了解,但是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普及、机械化的应用,没有人会再在意这些名称,博物馆里也不会有保留。我们正在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些古建筑、古器物,我们正在失去是一种传承数千年的生活方式。即便家乡博物馆再扩大十倍,仍不可能把所有这些都记录下来。

笔者在家乡博物馆中看到一件乐器,叫做“呜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如此的罕见,在家乡也只听到过一次。这是一种类似埙的陶质乐器,渊源非常古老,它在家乡能够保存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在博物馆中能够看到乐器标本,但是没有再多的信息了。没有乐曲,也看不到演奏者,更没有演奏的现场。除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铭牌称之为“呜嘟”之外,再无其他的说明。希望能了解更多的信息,倾听它的声音,甚至想去体验演奏它。

家乡博物馆里还有不少考古发现的陈列,把家乡的历史推到了新石器时代。作为史前考古研究者,看到这些东西很亲切,因为知道它们的意义。但对于一般观众来说,很怀疑一个简单出土过程介绍与器物名称能够有什么帮助。笔者不止一次听见考古圈外的人抱怨,无法看懂考古报告,也不知道考古展陈有什么讲究。在考古学术圈中,大家逐渐意识到,从专业的知识到大众接受的知识还需要一个再次消化的过程。博物馆也许是本应该承担这份工作的,但是如家乡博物馆这样的中小型博物馆是无法长期接受专业研究人员,因为毕竟没有那么多的材料支持他们的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家乡博物馆展现出勃勃生机

家乡博物馆是一个美好的理念,但是它注定是有限的。幸运的是,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一个能够虚拟仿真现实的时代。在家乡博物馆的建设上,我们还有海量的信息需要容纳,包括大量的视频、录音、文字、图像等等。博物馆,不再只是物质材料的汇聚,而是可以保存下来许许多多生活过程与情境;它也不再只是名人堂,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实践,也就是文化所立足的基础,将可以得到更好地保留与呈现。通过互联网,所有这些都可以便捷地检索、共享。我们还可以把外部的研究力量引入其中,把专业的知识转化,实现数字化的再现,促进专业知识与公众的沟通。

这样的尝试早已在考古学中有所尝试,英国考古学家伊安·霍德在发掘土耳其著名的恰特尔胡玉克遗址过程中,就把所有的材料都公布在互联网上,让不同群体的人们都可以进行阐释,他们甚至在发掘过程中都采用类似的方法。互联网在交流沟通上的便捷、高效以及低成本使得多元阐释、平权表达成为可能。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相契合,它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基础;同时,它也与学科的发展相契合,能够实现学科发展所主张的目标。

互联网给文化遗产带来的不仅仅是保存与共享,对我们的家乡博物馆而言,它能够以更低成本实现最大程度的保存与展示,更重要的,它还可能实现体验的保留。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可以去重新体验过去的生活,回到我们的家乡。我们将不再仅仅满足于看,还可以听,甚至可以模拟闻到家乡的气息,模拟到触摸旧物与古物的感觉。这些技术现在还没有普及,但已经不是科学幻想,是我们未来可以期待的。

“互联网+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个时代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中国工商业发展如此迅速,我们的文化遗产正在大量流失。文化本来就是历史底蕴的积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亟待拯救我们的文化遗产,开发我们的文化遗产。

互联网并不是要取代传统的实体博物馆,它是在弥补传统博物馆的不足,盘活传统博物馆的资源。它与实体博物馆不是要相互争锋,分出胜负,而是要超越实体博物馆的局限。这是双赢的做法。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理念与技术,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得到一个无比丰富的文化宝库,在迎接未来挑战的路上,获得更多的资源选择。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贾娜]
标签: 博物馆   家乡   互联网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