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科发展进入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学科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入决胜期的大背景下,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步伐也在加快,社会保障学科建设进入繁荣发展期。
社会保障理论学术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15年2月正式成立的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是全国社会保障领域专家学者的联合体和学术共同体。该学会搭建的全国社会保障学术大会、全国社会保障教学研讨会、全国社会保障青年学者论坛、中国养老金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平台,为社会保障界的学术交流创造了条件。2017年1月创刊的《社会保障评论》,是全国唯一进入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社会保障期刊,填补了社会保障领域没有核心期刊的空白。2005年由中国学者联合日本、韩国学者发起创设的“社会保障国际论坛”已在中、日、韩成功举办了13届,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交流机制。
社会保障理论研究走向繁荣。这主要表现为一些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受到空前关注。伴随社会保障改革从试点进入成熟、定型发展新阶段,急需对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道路、价值取向、目标追求、体系建构与行动方案进行深入研究。过去5年,各种观点纷呈,著述丰富。特别是《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等年度报告的出版,对社会保障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促进学术界在社会保障发展理念是基于互助共济还是个人主义、是基于社会公正还是效率优先等问题上增进了共识。被中宣部、教育部列入重大项目的社会保障课题达50多项,一大批研究成果被立法与改革方案吸收。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定慈善法以及具体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案的背后,均有相应的理论学术成果支撑。此外,在研究方法上也从以定性研究为主走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精算技术、模型应用开始进入社会保障学术领域。
社会保障专业发展更加理性。近5年来,高校社会保障专业师资队伍持续壮大,每所办有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平均有9名以上专任教师,师资的学历与职称水平均有大幅度提升。同时,社会保障专业发展更加理性。在教育部备案和经审批可以招收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的高校中,近几年有18所高校已不再招生,部分高校的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博士点被并入行政管理等专业,办学数量在收缩。这并不意味着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减少,而是对以往一些高校在不太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盲目上新专业的纠偏。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与招生规模有所缩减,反映的正是社会保障学科建设与发展更加理性。
在肯定社会保障学科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这一学科建设的目标还不清晰,理论研究水准有待提升。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障专业起步较晚,加之没有经历过从培养本科生到硕士生再到博士生的成长过程,这种跳跃式发展使学科存在先天不足:专业属性不够清晰,人才培养目标相对模糊。有的高校社会保障专业完全依附于公共管理专业或人力资源、商业保险专业,其课程体系亦被所依附的专业侵蚀,毕业生大多从事非社会保障专业工作。这种状况若持续下去,将难以形成成熟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也难以担当起为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提供足够人才支撑的重任。另一方面,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中存在人文关怀与公正意识薄弱、对计量技术的迷信与忽略并存、应用性对策性成果多而基础理论成果少、盲目跟随西方、有中国特色的重大成果不多等问题。这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所经历的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显然不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