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实体经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核心提示: 作为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实体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基于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目标,我们有必要从发展的角度来挖掘实体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潜力,并通过相应发展路径的优化、创新来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助推农村经济的快速腾飞。

【摘要】作为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实体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基于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目标,我们有必要从发展的角度来挖掘实体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潜力,并通过相应发展路径的优化、创新来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助推农村经济的快速腾飞。

【关键词】实体经济  农村经济  功能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结构和发展动力都遭遇了较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经济发展的路径,探寻更加适合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要求的新模式。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积极贡献,而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促使实体经济在释放农村经济发展潜力方面的功能成为研究与实践的重点内容。

实体经济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功能

实体经济为农村优势资源价值的发挥创造了条件。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之所以呈现出疲软的态势,最大的原因在于大量优质发展资源被闲置甚至浪费,没有得到有效地整合、利用,诸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产粮重地卖粮难等现象频繁出现,而其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在于农村经济发展结构和模式的滞后,使得大量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价值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对于农村发展中所出现的这种尖锐的矛盾,实体经济可以提供有效的解决路径。一方面,实体经济为农村闲散的资源创造了一个向心力,使其能够围绕发展这一中心凝聚力量,从而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目标;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可以深入挖掘和展示优质资源深层次的经济价值,赋予资源以全新的发展含义和价值,从而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利用。

实体经济促使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能够仅仅停留在传统农业生产这一单一的模式上,需要立足农村经济发展所拥有的土地、人力、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来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形成以农业生产为基础,集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与农业技术应用于一体的新型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体系,充分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而实体经济不仅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必需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同时也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平台,使更多的农村经济主体能够立足自身的优势来发展特色化的产业经营。

实体经济有效地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所缺乏的是能够带动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的“火车头”,换言之,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方向引领。而相对于其他经济发展形态而言,实体经济所具有的优势恰恰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实体经济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先进的经营管理思想和技术,引导农民有效利用手中的资源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其次,实体经济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先进的平台,通过产业化、信息化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村经济的规模化发展,从而为农村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新时代制约农村实体经济发展的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实体经济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发力点。而就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阻碍实体经济功能发挥的因素,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明确的界定和相应的原因分析,才能够为实体经济在农村的优化发展提供可行性的条件支撑。

农村实体经济相关主体的协同性不强。从农村实体经济的发展来看,通常涉及农民、企业和政府三大主体,只有三方相向而行,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达成良好的经济协同效应,才能够保障实体经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三方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过多地将关注点放在了与自己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方面,弱化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凝聚力。例如,一些企业为了获取相应的土地使用权需要多次提交申请材料,并且要跑多个部门去进行审批,最后还要出面协调相关农民的土地问题,直接造成实体经济发展成本的增加。

实体经济发展缺乏必要资源支撑。相对于城乡地区的实体经济而言,农村的实体经济在发展资源方面较为单一,即除了在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方面具有优势以外,技术、人才等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要素较为缺乏,这直接导致实体经济的发展质量和创新度偏低,进而造成其在吸引更多发展资源方面的竞争力不强。

实体经济发展的科学性欠缺。农村实体经济的发展是立足于农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开发,只有充分认识和尊重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够实现实体经济的积极功能。但是就目前农村实体经济的发展来看,多数主体在发展方面缺乏深入、现实的思考,往往凭借自身的主观想象或者他人的一些做法而盲目地开展实践,造成实体经济的发展多走了不少弯路。

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明确各主体的职责。首先,政府作为实体经济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主要承担着营造良好的实体经济发展环境的职责,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合理地借助“加减法”来为实体经济规模和功能的壮大提供支撑。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实体经济政策、财政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加法”,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政府要在税收、准入门槛等方面对农村实体经济的发展“减负”,使有限的资源能够发挥出尽可能大的价值。其次,农民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最终受益者,需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实体经济的发展,努力融入到实体经济的发展中,为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企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关资源的吸收、整合,从而将实体经济的“蛋糕”做大,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到实体经济的发展中。

充实实体经济发展要素。发展要素是保障实体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当前农村实体经济在技术、人才等方面较为缺乏的实际情况,要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种方式加以解决。首先,相关主体要根据自身在技术、人才方面的需求来对现有的要素进行培养和创新,通过提高自身的实力来解决关键要素缺失的问题;其次,经济主体要打破固有的地域性思维,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来审视技术、人才引进的重要性,敢于投入大量的成本来进行先进要素的引进,从而助推自身的改革发展。

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对于当前农村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盲目跟风的问题,要立足农村发展的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首先,政府作为农村实体经济的主要规划者和指导者,要根据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引进或者发展的实体经济项目,确保项目与本地实际情况相匹配;其次,企业等实体经济主体要从长远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农村地区开展实体经济建设的价值、意义以及相应的风险进行较为准确的把握和评估,确保实体经济发展能够与农村经济发展同步。

(作者分别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讲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黄群慧:《论新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第9期。

②刘明国:《论中国农村经济制度暨模式发展方向——基于宏观和国家治理的视角》,《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1期。

责编/姜成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渴]
标签: 实体   经济发展   农村   基础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