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谣言传播具有主体多、速度快、范围广、隐蔽性等新特点,给政府治理网络谣言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政府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危机预警,健全新媒体领域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和民众增强沟通等方式正确引导舆论、消除网络谣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谣言 政府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工具拓宽了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并为人们参与各类信息讨论提供了便利的平台。然而每年各类网络谣言时有发生,而新媒体这种“快餐化”的模式不可避免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政府遏制谣言带来挑战,其互动性强、可匿名发言等特点对政治、经济、文化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政府能否对此类的网络谣言事件作出快速回应并采取应对措施,对于维持社会秩序以及保持政府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网络新媒体和手机新媒体是新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适应数字化技术的时代潮流,使人们对信息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在此环境下,网络谣言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传播主体多。新媒体大众彻底改善了信息单方向传播的局面,除了接收必要的信息,用户之间还可以进行无障碍交流,通过各种网络媒介对信息进行评论与传播。在这种环境下网络谣言的传播主体随之变多,并且每个传播主体都可以对现有的内容进行编辑,通过二次甚至三次的加工,网络谣言本身也会发生改变,一些实际上很正常的信息,经过几次加工、传播后也会变成谣言。
二是传播速度快。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利用手机网络来获取信息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潮流。人们可以有选择地实时地获取各类信息,立即掌握当前热点问题,因此网络谣言的爆发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且由于传播的主体很多,直接导致了其传播速度呈几何态势上升。一旦散播开来,由于传播个体众多,很难一一进行遏制,加大了政府打击网络谣言的难度。
三是传播范围广。在传统媒体中,其交流模式通常是一对一模式的,随着新媒体的日益发展,这种单一模式逐渐被一对多甚至多对多的模式所替代,位于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通过新媒体媒介即时地对发布的信息实现共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全球化,而这也给网络谣言的散播带来了便利。
四是传播具有隐蔽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选择是否匿名发言,也就是说,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对事件的言论见解,而不被强制性地公布相关私人信息。这种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各种不正当言论与谣言的传播。
新媒体给政府应对网络谣言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有助于政府及时发现网络谣言。在重大网络谣言大范围散播之前,政府可通过网络环境的监测快速获取相关信息,从公众舆情中发现谣言源头,对各种触发警示信号、可能发生的网络谣言事件能够及时做出决策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由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弊端得以解决,同时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具有快速性,消息可以迅速传播出去并被广大受众所接收,若能对网络谣言的信息及时关注,将对后续政府阻止网络谣言的散播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
新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像传统媒体一样,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网络谣言事件发生后,信息将快速传播出去,广大公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等工具随时随地地接受信息并参与讨论,不必局限于以往电视新闻、报纸等信息传播途径。信息实时性有助于公众更好地参与到当前热点问题的讨论中来,也有助于政府在发现网络谣言后第一时间将正确信息向民众发布,防止谣言的进一步扩散。
新媒体能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消灭网络谣言的队伍中来,为政府应对网络谣言散播提供援助。近年来,地震、旱灾、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其他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受灾群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而有些人则借机捏造一些谣言来博取关注度。网络谣言传播主体多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政府消灭谣言,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公众能够清晰辨别网络谣言的同时更可以加入到消灭网络谣言的队伍中来,帮助政府分担压力。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应对网络谣言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容易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新媒体环境下,大众一方面是信息的接收者,另一方面是信息的传播者。由于每个人文化程度、思维模式不同,有些网民发布信息具有随意性,民众随意发表自己的评论且没有严格的法律来对其进行约束,就容易产生错误导向的网络舆情,经过以讹传讹,最终成为谣言。而新媒体使得这种谣言快速地传播出去,为政府消除谣言、发布正确的消息增加了难度。
政府需要在网络谣言发生后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能快速传播,使得政府的反应时间大大缩小,有时会使政府有些不知所措,在没有想到应对措施的情况下网络谣言消息就蔓延开来。若这时政府保持沉默,就会增加民众内心的疑惑,使得情节轻微的小事件产生大事件的影响,还会破坏政府的公众形象。因而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要实现反应的及时性还面临一定挑战。
新媒体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使政府对网络谣言的治理更加困难。我国在传统媒体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多,而针对新媒体的法律法规却相对较少,而新媒体的快速性、互动性、可逆性更是位于法规不健全的缺口上。有些网民利用法律漏洞在网络上大量散播不正当言论和虚假消息,而政府却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来制止这种行为,所以这种法律上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治理谣言的难度。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应对网络谣言的对策
政府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危机预警。政府可以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共同建立全国性的舆情监测网络,充分利用网络通讯技术对各种有价值的舆情信息进行筛选与收集,及时对各类舆情动态进行掌握并发现其中的谣言征兆,这能使政府准确把握当前的形势,然后提前进行预防或想出应对措施,力争将谣言化解在预警阶段。同时,政府可以设立网络谣言预警部门,公众一旦发现任何谣言散播信息,均可实名向该部门进行反映,政府再对该预警信息进行具体考证。
加强新媒体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首先,政府要健全新媒体方面的法律体系,在公民拥有基本言论自由的基础上,对各种发表不法网络言论、散布谣言、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营造良好的网络互动环境;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当监测到公民发表过激言论时要提示其必须遵守实名制,使网络信息管理更加规范。其次,对公众的权利与义务进行明确说明,并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使其在网络活动的参与中能自觉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鼓励公众对各种网络不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政府可利用新媒体来正确引导舆论。舆论引导是政府应对网络谣言的关键。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公众对事实真相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了谣言事件的讨论中,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引起不正当言论的散播,但同时政府也能利用新媒体快速性、互动性的特点来正确地引导舆论。政府需及时准确地将谣言事件背后的真相及发展进程向公众公开,通过新媒体了解公众的动态,及时发现各种偏激言论,一旦发现以讹传讹的苗头就利用新媒体的影响力正确引导舆论,避免公众胡乱猜测引起的社会恐慌。
政府要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在这个新媒体时代,加强与民众的沟通管理对政府遏制网络谣言至关重要,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政府需要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政府要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与民众一起参与到阻止谣言散播的讨论中,并及时地向民众报道事件情况,吸取群众的可行性建议,为以后政府有效解决网络谣言创造良好环境。
(作者为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王堰民:《浅谈政府应对网络谣言的机制构建》,《管理观察》,2013年第26期。
责编/周素丽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