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体力量较弱、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是当前乡村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乡贤文化对于乡村治理的重要意义逐渐彰显。弘扬乡贤文化,应壮大乡贤群体、增强乡贤力量,搭建乡贤与乡村社会有机融合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新乡贤参与到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中来。
【关键词】乡村治理 乡贤文化 新乡贤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乡贤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贤是指乡村地区德才兼备的能人贤者,乡贤文化是乡贤所创造的具有一定人文价值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乡贤群体正在成为引领乡村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各地应该充分弘扬乡贤文化的精神,发挥乡贤群体的带头作用,从而更好地进行乡村社会治理,促进乡村社会进步。
弘扬乡贤文化有利于树立文明乡风,传承优秀地域文化
弘扬乡贤文化有利于树立文明乡风。在发展乡贤文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乡贤的榜样作用。乡贤不仅包括当地的村干部、文人学者以及退休官员,还包括企业家、返乡的华人华侨等。乡贤群体不仅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也深受现代文明的影响,他们在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对地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乡贤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和一定的民众基础,是乡村治理、建设文明乡村的精神财富。
弘扬乡贤文化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水平。乡贤文化不仅能够为乡村社会提供一定的道德规范,还可以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一定的导向。很多乡贤都拥有前瞻性的视野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并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言传身教,让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美丽乡村建设,带领农村民众走向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弘扬乡贤文化有利于传承优秀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赋予不同群体以多样的文化,乡贤文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弘扬乡贤文化,有助于引导农村居民崇德向善,对乡村人文精神产生高度认同,重塑乡村伦理共识,培育文明乡风,提升文化自信,为乡村社会的发展积蓄文化力量。
主体力量较弱、环境复杂多变,是当前乡村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村治理主体力量较弱。乡村治理是一项复杂且困难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治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乡村地区出现了空心化以及社会组织碎片化等现象。一方面,乡村精英人才流失。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社会福利、医疗养老等方面都优于乡村,吸引了很多乡村地区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乡村社会组织碎片化。当前,乡村社会组织存在管理分散、制度分散、对象分散等问题,难以满足乡村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乡村社会的治理。
乡村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当前,乡村主体弱化、对象多元化、环境复杂化等问题日益凸显,主要包括生态环境问题、社会纠纷问题,以及民主法治问题等。首先,乡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影响着居民生活。民众环保意识不足、环境保护设施不够健全、土壤污染、工业污染等问题,制约着乡村环境的改善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其次,乡村社会各种矛盾纠纷较为复杂。我国乡村社会的矛盾纠纷不仅仅是简单的家庭矛盾和邻里矛盾,还涉及到各种经济纠纷,破解难度较大。最后,乡村的民主法治进程发展较慢。从目前来看,我国乡村治理中存在相关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对乡村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乡贤文化对于乡村治理的重要意义逐渐彰显。乡贤文化中独特的人文精神、道德价值以及社会经济价值,有助于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健全,能够为地域文化的发展树立方向标,在乡村社会矛盾化解中起到“安全阀”的作用。
弘扬乡贤文化,壮大乡贤群体,搭建乡贤与乡村社会有机融合的平台
我国很多乡村都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其中,尤以乡贤文化最具感染力、说服力和凝聚力,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并大力弘扬。我们要从历史典籍、县志记载,以及祠堂、文物之中广泛搜集整理有关乡贤的史料,弘扬乡贤文化,从而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搭建乡贤与乡村社会有机融合的平台,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乡村治理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贤正在日益成为乡村建设的有生力量。乡贤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乡村社会的发展进步,为社会的安定和谐贡献力量。
为了让乡贤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要不断壮大乡贤队伍、增强乡贤力量。首先,要打造更多吸引乡贤归乡发展的平台。各地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吸引乡贤回乡建设,为其提供良好的平台,提高其回报故乡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人才、资金、技术的回归。其次,拓展人才引进范围。除了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乡贤还应在社会和文化建设上发挥作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乡村治理离不开良好的文化氛围。各地应当将有能力、有见识的乡贤纳入乡贤参事会、村民议事会、乡风评议会等组织,帮助村两委共同管理村务,使其参与、融入到基层管理中,提升农村的基层治理水平。
培养有见识、有担当、有威望又自愿扎根乡土的新乡贤,发挥乡贤才智,助力乡村发展。我们把那些德高望重的还乡官员、耕耘故土的贤人志士、扎根基层的优秀干部、品德高尚的道德楷模、反哺桑梓的企业家等榜样人物、先进人物、精英人物称为“新乡贤”。以乡贤文化治理乡村,不仅要弘扬传统乡贤文化,还要培育新乡贤群体。新乡贤应当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并且政治觉悟高、经济实力强,愿意为家乡贡献力量。在选拔新乡贤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培育新乡贤,壮大新乡贤队伍。
此外,各地还应当建立乡贤资源网络体系。乡贤可分为“在场”乡贤和“不在场”乡贤两种。“在场”乡贤立足于本土,直接参与乡村建设,把乡贤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现代价值传递给民众;“不在场”乡贤往往在外打拼,奋斗成功之后再归乡发展,回馈故乡。由于便利的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的通信技术,这些在外奋斗的乡贤也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家乡的发展情况。为了使乡贤更好地为乡村治理建言献策,各地可以把乡贤聚合在一起,建立乡贤资源网络体系。例如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发布乡贤文化信息,定期举办乡贤交流活动。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治理变革的深度与广度息息相关,弘扬乡贤文化,不仅是将乡贤的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更在于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将乡贤文化所倡导优秀价值观融入个人的生活。
为更好地鼓励越来越多的乡贤关注乡村发展、参与乡村建设,各地应定期开展先进乡贤评选活动和优秀乡贤表彰工作会等,对于为乡村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乡贤,我们应给予奖励,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作者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②刘淑兰:《乡村治理中乡贤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理论月刊》,2016年第2期。
③赵秋丽、丁永宏:《重构“乡贤文化” 改善乡村治理》,《光明日报》,2018年1月4日。
责编/王妍卓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