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忧患意识不仅体现在执政前,更体现在长期执政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关键词】忧患意识 担当 斗争精神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在血雨腥风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一向具有忧患意识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忧患意识,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在血雨腥风中诞生的,国家的命运、民族的解放、党的发展和壮大都是中国共产党需要考虑的。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相继侵略中国,从此改变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使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了多年英勇顽强的斗争,这些斗争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阻止了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步伐。但这些斗争都没有给中国人民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前进道路,也不可能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事实证明,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需要一个正确的领导阶级和革命政党。由此,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就提上了日程。1921年7月23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大会,确定了党的名称,通过了党的纲领,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从此,在古老的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最能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忧患意识的,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待艰苦奋斗的作风”。那时,中国革命胜利在望,如何戒骄戒躁,不被胜利冲昏头脑,对于一个从农村、从山沟里打出来的政党尤其重要。历史无数次证明:一个阶级、一个政党在艰难时期、逆境之中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比较容易的;在胜利之时、顺境之中能够保持头脑清醒,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比较困难的;在掌握权力特别是国家权力后,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则是非常困难的。历史上一些统治阶级在取得政权之后,往往会被胜利冲昏头脑,最终难以跳出“革命——掌权——腐败——灭亡”的历史周期率。
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们党开展延安整风运动时,毛泽东同志就把郭沫若总结李自成失败教训的《甲申三百年祭》作为学习文件,更加著名的是毛泽东同志与民主人士黄炎培的“窑洞谈话”,直接回答了共产党人能以及为什么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如果说那时谈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还为时尚早,那么西柏坡时期则把共产党能不能以及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提上了日程。面对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党,党内有些人产生了进北平后享清福的思想。如何经得住革命胜利和执掌政权的考验,已成为重要的问题。在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的当天,毛泽东同志仍然强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执政条件下更应不断增强忧患意识
如果说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更多地表现为忧国、忧民、忧党的话,那么1949年以后则是更多地忧患怎么为广大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当时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人民遭到了严重挫折和损失;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无论是在经济实力还是在科技实力上,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面对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中国共产党从没有骄傲自满。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他表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2000年12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提到了关于正确认识党的执政地位及其带来的影响问题。他指出:“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很多都走了从得到民心兴起到失去民心衰亡这样一条道路。……尽管各自的原因很复杂,但人心向背的变化都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对这些历史和现实的实例,我们应该明鉴啊!”2007年12月17日,胡锦涛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强调:“越是形势好的时候,我们越要有忧患意识,越要居安思危。”党的十八大报告由此提出,“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各项工作面临着更加艰难、更加错综复杂的挑战。可以说,当前增强忧患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从中外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来思考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政党是一个政治组织,要想执政,必须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忧患意识的角度来讲,这是我们党长远的、深层次的挑战。在过去,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长期领导阶级斗争的党;执政后,中国共产党将经济建设视为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经过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我们取得了经济建设的伟大胜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我国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即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同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关系。党既要具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又要具备协调利益、整合社会、巩固执政的阶级基础、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的本领,这是一个非常繁重的任务和历史性课题。
二是从我们党执政尤其是长期执政来思考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早在1956年,邓小平同志就在党的八大《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了执政是共产党人面临的一大考验,“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使我们同志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来说,不是比过去减少而是比过去增加了”。执政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的标志,也是我们党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个挑战表现为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用手中的权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防止权力对党的侵蚀。长期执政应防止党内官僚化和脱离群众的倾向,我们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是从新时代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来思考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五个“更加自觉”体现了我们党维护执政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决心和态度,也表明当前确实存在着影响党执政安全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
中国共产党要把执政作为一种战略来思考,立足于执政并长期执政,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
任何执政党都有执政考验,但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讲,所谓执政考验,实质是如何长期执政的考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把执政作为一种战略来思考,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进而做到执政并长期执政。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深刻认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
立足于执政并长期执政,就要做到“老祖宗不能丢”,否则就丢掉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执政依据。马克思主义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的趋势。因此,如果一个共产党员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对社会发展理论认识的基础上,一旦遇到困难,就会产生怀疑,进而导致党的执政根基动摇。
立足于执政并长期执政,就要做到党的宗旨不能忘,也就是人民立场不能忘。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立足于执政并长期执政,就要建设和完善党的自我更新机制。一个政党的成就和发展,离不开其成员的无私奉献,而不是投机钻营。但随着党执政时间的增长,就难免有一些不想贡献、只想捞取好处的人混入其中。如果一个执政党没有自我净化和淘汰的机制,纵容姑息党内腐败分子、投机分子,以及浑浑噩噩自甘庸俗者、冷漠旁观“不作为”者等不合格甚至违法乱纪的党员长期混迹党内,对于执政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发表演讲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敢于正视摆在面前的问题和困难,并将其作为今后发展过程中着力化解和攻克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③习近平:《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谋求亚太更大发展——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新华网,2017年11月10日。
责编/孙渴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