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乡村振兴与农户组织化

核心提示: 农户组织化建设是延伸和巩固农业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生产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为导向开展农户组织化建设,通过政策扶持、教育培训、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推动农户组织化发展。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摘要】农户组织化建设是延伸和巩固农业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生产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为导向开展农户组织化建设,通过政策扶持、教育培训、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推动农户组织化发展。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农户组织化  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让广大农民享受改革红利的重要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产业兴旺”,即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升农业机械化、科技化、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

农户组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为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和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农民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也要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要不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构建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把农业发展的收益留给农民,不断增加农户收入;另一方面,要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不断提升农产品产业加工能力,让农户真正融入到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之中。

农户组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有助于延伸和巩固农业产业链,将广大农户纳入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体系之中,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的同时,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农户组织化建设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在推进农户组织化进程中,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以市场和农民需求为基本导向,整合不同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形式,构建符合农业发展实际的农户组织体系。

农户组织化建设能够延伸农业产业链。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下,农户的经营方式主要是自给自足。小农经营成为农户的主要经营方式,经营主体较为单一,规模也相对较小,农户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更多的是从土地中获得收益来满足家庭生活需要。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户已经开始融入到一个更加开放、自由,分工更加细化的农村市场体系之中,与传统的小农经济相比,这种市场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促使农户开始向组织化方向发展。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需要经过初级或高级加工,不断增加其产品附加值,最终才能流入市场,获得更多的收益。而这一竞争体系之中,与农业龙头企业相比,分散的农户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多数农产品增值的收益主要为企业所得,农户只是获得了农产品销售利润的一小部分。因此,农户在供应链中的积极性不高,组织化程度较低。

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农民作为农村、农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应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当前农户面临的风险主要来源于自然和市场两个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农户很难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及时有效反应。在市场经济中,农户是有效的组织,但并不是唯一的组织。因此,要让农户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实现农户与其他农业市场主体的互利共赢。

农户组织化建设的三个基本导向

农户组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益、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在农户组织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规范化,节省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农业产业一体化组织形式进行内部合理分工,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通过农业组织化和社会化形式增加农业产业层次。因此,要想建设更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和专业化的农业发展体系,就必须提高农户组织化水平。归结而言,农户组织化建设要坚持三个基本导向。

第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还能够获得一定的市场收益。但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的逐渐开放,市场对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农业发展全局看,多数农产品生产已经完成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这种深层次的转变需要市场主体对自身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进行转型升级。因此,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市场之间的联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必然要依赖于农户组织化建设,并且在农户组织化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导向,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提升适应市场的能力。

第二,坚持以专业化为导向。按照经济学理论,专业化的社会分工能够提升生产力,让劳动以更为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有了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劳动者能够完成更多的工作量。一旦人们开始注重专业化分工,他们的活动就会变得更加协调,随着专业化程度的加深,大规模的社会组织开始出现,他们开始从事专门的某一项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劳动效率。因此,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户组织化发展必须坚持专业化导向,构建规模化的生产组织,从而提升劳动生产效率。

第三,坚持以产业化为导向。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农业经营机制,通过农户组织化建设能够解决农户经营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农业产业化包含农民产业化和农业企业产业化,二者有效融合进一步提升农民和企业的组织化程度,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通过政策扶持、教育培训、社会服务等方式推动农户组织化发展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业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很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国外大农场和大公司对我国农业企业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带来了更多挑战。要想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进一步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延伸农业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

首先,要加快构建土地规模化经营体系。从农业现代化角度看,土地规模化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能够不断扩大土地规模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更多的土地经营使用权,进而提升土地产出率。同时,国家正在积极探索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旨在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

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户组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加强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将农村青少年作为主要教育对象,通过系统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人才匮乏问题。国家应该继续加大农村地区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力度,构建更完善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农户组织化建设打下扎实的人才基础。

最后,要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农业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发展,在推广农业技术、融资、市场营销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要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化服务支持农业发展。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为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途径。为有力支持多种形式的农户组织化建设,应加快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政策扶持、教育培训、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推动农户组织化发展。

(作者为安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张英明:《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分析》,《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10期。

②吴比、刘俊杰等:《农户组织化对农民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基于11省1022个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6年第8期。

责编/赵橙涔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贾娜]
标签: 农户   振兴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