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任务。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有企业要通过改革创新,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这为国有企业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全国各行业领域的国有企业正全力以赴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结合自身党建、管理、技术、环保等方面的工作实践积极探索新路径、创造新经验。为了梳理优秀企业在深化管理改革、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做法,总结具有参考借鉴价值的典型经验,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于7月底深入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西北油田)调研。
中国改革开放迎来四十周年之际,西北油田也在大西北戈壁荒原上走过了四十年创业发展历程。西北油田四十年持续的改革攻坚为企业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第一个十年,通过观念突破和理论创新,首次实现了中国古生界海相地层油气勘探重大突破,引领了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由陆相转向海相的进程,开创了西北油田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第二个十年,在理论、实践、技术层面进一步引领海相地层油气勘探走向深入,特别是塔河油田的发现终结了我国海相古生界没有大油田的历史,开创了西北油田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第三个十年,西北油田驶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中国石化上游版块一支新的生力军,2006年跻身我国陆上十大油田之列;第四个十年,把石油行业的“寒冬期”当成弯道超车的难得机遇,将发展着力点从规模、速度转移到效益、质量上,进一步锤炼“西北模式”,于2017年在中国石化上游企业版块率先扭亏为盈。同时,西北油田在顺北新区的油气勘探取得重大商业发现,并创新提出了具有世界首创性的“断溶体”成藏理论,开创了西北油田发展史上第三个里程碑。2018年上半年,西北油田已超额完成全年效益目标,成为石油板块盈利增长最快的企业,为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调研认为,西北油田之所以能够在原有发展成果上奋发作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这个关键节点再次取得新突破,重点在于它善于从前四十年改革发展中攫取前进动力和实践成果,系统做好了六篇文章,全面推进油田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各项指标再上台阶;重点在于它将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动态改革攻坚和激发内在动力的过程,稳步构筑了三大支撑,让前进动能澎湃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可持续,其中许多做法具有学习借鉴价值。
系统做好六篇文章,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完善油公司管理模式,推动油田企业高质量发展。西北油田围绕“降成本、调结构、补短板、消瓶颈、抓创新、稳增长”的工作主线,聚焦提质增效,高质量推进油公司建设,实现老区激活力、新区新模式、瘦身健体提效率。一是立足老区,构建更加合理的油公司架构。以效率最高、效益最大为目标,坚持顶层设计,专注勘探开发主业,在原有体制基础上,构建起更加清晰的“三层扁平、四轮驱动”的油公司架构。二是试点新区,探索油公司管理新模式。在顺北新区成立顺北油气管理部,试水油公司升级版,打造出以“项目化、专业化、市场化、一体化、智能化”为建设标准的“顺北模式”,以现有15人管理了年产50万吨的油气田,吨油利润达937元/吨。三是以效益为核心,强化生产经营一体化管控。以预算管理为龙头,实施结构性降成本战略举措,强化投资过程管控,一体化统筹安排生产经营,最终率先扭亏并大幅盈利。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推动高质量勘探和高效开发。西北油田主力区块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边缘,主要由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构成,具有“超深、超稠、高温、高压、高矿化度”等特点,不论是油藏理论还是开发技术,在国内外均无先例可以借鉴。西北油田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发展完善了我国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理论,建立了缝洞型油藏开发理论,自主创新形成了一整套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勘探开发核心技术,形成了缝洞型油藏描述技术、超稠油开采技术、超深复杂地层钻完井技术等十大配套特色技术系列,两个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西北油田在顺北新区的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经过技术专家的深入研究,创新提出了在世界上具有首创性的“断溶体”成藏理论。该理论指导西北油田勘探质量效益再上新台阶,支撑企业快速走出行业“寒冬期”,扩大了顺北油气产建阵地,开启了“塔河之外找塔河”的新征程。
狠抓安全环保工作,守住生命和生态“红线”。一是建立完善HSSE例会制度和安委会运行机制,纵深推进“责任矩阵”体系应用,从严问责9个二级单位、34家承包商,促进了专业、属地责任落实落地;二是推进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从严落实“六个必”“四带头”管理要求,全面加强风险全员辨识和现场公示,圆满完成罐区、管道、液化烃装车隐患治理;三是利用热解析污油泥处理技术对塔河油田历史遗留受侵泥土进行处置,继续保持完成工业废水全部回注、实现“零”排放,“三废”处置得到综合利用,持续推进绿色油田建设;四是坚决执行生态环保区退出工作,完成塔里木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塔里木河上游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油气设施依法清退和整改工作。
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实现生产组织方式转型升级。一是全面向数字化转型。针对油井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的特点,西北油田运用远程监控、数据传输、智能监测等手段,构建了“电子巡井、中心巡护、人机联动、快速响应”的新型生产运行机制,近2000口油井实现了数据采集全覆盖,完成了600多口重点井和125座站点的工艺参数自动采集和视频监控,19座站库实现了无人值守。二是推动信息化、智能化融合。上线EPBP,实现了勘探开发业务信息共享;实施井站一体化和智能站库试点,开展顺北智能油田建设规划;招投标、系统内部合同签订,全部线上操作;应用无人机、机器人等先进设备,极大提高了油田工作效率。例如,“慧眼”机器人开展油田变电站巡检工作的效率是人工的21倍。
落实发展成果共享,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崇尚企业家精神是企业从粗放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多年来,西北油田在自身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为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了更多动力。西北油田以资源就地利用推动驻地经济发展,“十二五”至今累计优先向地方供气近46亿方,占销售总量的60%以上,成为中国石化支援新疆的亮点工程;西北油田实施多项举措对口扶贫南疆柯坪县,比如,引进内地企业进驻柯坪开办服饰厂,并提供每年近600万元的劳保工装市场,现已解决当地就业100多人;西北油田还将“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作为培养、锻炼、发现干部的前沿阵地,先后选派108名优秀干部,赴柯坪县四个深度贫困村驻村,并到莎车县等8个村担任第一书记,深入开展“访惠聚”工作;西北油田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当地人员就业,油田代运行人员和物业管理人员中,3000余人来自疆内,油区各类施工队伍直接或间接为当地提供用工岗位2万多个。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西北油田以组织力建设为核心,狠抓党建责任落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确保队伍到哪里,党员到哪里,党组织延伸到哪里。一是大力实施以“组团式共建、区域化联建、网络化促建”为主要做法的“融合式”党建工作新机制,构筑点、线、面立体化党建矩阵,将编外党组织牢牢聚拢在坚强堡垒周围,实现油公司模式下党建工作同步推进,将党的政治优势充分转化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二是坚持把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作为谋划推进党建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积极探索实践“六个融合”机制,真正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聚焦“抓班子、带队伍、强三基、保稳定、促发展”五项主要任务,从思想深处强化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稳步构筑三大支撑,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战略安排,深刻把握企业发展定位。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中国石化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提出用“两个三年”和“两个十年左右”时间,建成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西北油田服从国家战略、结合中国石化发展规划和自身发展状况,考虑用“一个五年”和“两个十年左右”时间,分三步走建成世界一流油公司。为了这一目标的稳步落地,西北油田细化了近期工作任务:在油气勘探方面,加快顺北特深油气田建设进程,强化深层领域和碎屑岩领域勘探;在油气开发方面,打好顺北特深油气田增产攻坚战和塔河老区稳产阵地战;在提质增效方面,抓好工程技术支撑、产销平稳运营、重点项目建设、盈利能力增强、综合成本压低、投资运行管控、基础管理提升、安全环保稳定等八方面工作。
制度保障,提升油公司治理体系。一是按照“科学简约、高度集约、严格制约”原则,继续推进油公司体制机制改革。科研单位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采油厂管理区试行总监负责制,压扁管理层级。专业化管理单位整合优化资源,提升管理职能。二是坚持项目化管理、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强化顺北油气管理部管理定位,完善业务外包市场体系,确保“顺北模式”成功实践、高效运营。三是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坚持人事制度改革重点破除“官本位”、劳动制度改革重点打破“铁饭碗”、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告别“大锅饭”,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四是推进绩效考评机制改革。全面修订绩效考评体系,科学制定KPI指标,使经营成本、经营效益与绩效挂钩,将“短板”作为重点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人才支撑,建设专业化干部队伍。当前,西北油田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专业化、高水平的干部人才队伍一直是其重要支撑和优势体现。西北油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八种本领”要求,培育领导人员具有“政治家品质+企业家素质+专业化特质”的综合能力。坚持把基层党支部书记岗位经历作为选用党群干部的组织原则、选用行政干部的优先条件,把党支部委员岗位经历作为选用科级干部的重要参考。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不断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坚持全方面、多角度、近距离识别干部,推进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以培育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为核心,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围绕人才发展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人才强企工程行动方案,做好总体规划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的路线图和施工图,组织好“施工队伍”,强化“工程管理”,确保人才规模、治理、结构与油田发展相适应、相协调。
三点启示与收获:迈入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启示一:高质量发展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向改革创新要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是思想大解放的过程,也是丢掉思想沉疴和观念束缚,不断向创新要活力,向改革要动力的过程。资源型企业更应坚持解放思想和改革探索相互促进,以理论和观念突破指导实践创新,当新的事业版图上取得试点突破,马上应用于旧版块的提质增效。纵观西北油田四十年发展实践,“没有陆相找海相”,发现塔河油田后,继续“塔河之外找塔河、塔河之下找塔河、提高采收率再造一个塔河”。如此,通过不间断地运用改革思维,一步一个脚印探索出了一条油气田低成本、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这启示我们要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内涵,切实以改革眼光看问题、谋发展,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企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
启示二:高质量发展要统筹兼顾,把握全局,强化体系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系统性变革,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总量、发展速度,而是更加注重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在思想层面,应做好全局化盘算、分步骤实施、长期化攻坚的准备,不要妄动“毕其功于一役”的念头;在战略层面,认清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新时代经济发展特征,按照近期、中期、远期分步制定并实施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和企业发展特色的战略规划,避免贪多求快、盲目跟风、头重脚轻;在实践层面,统筹兼顾党建引领、企业管理、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社会责任、队伍建设等内容,做好机制化、体制化安排,强优补短,聚焦提升,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启示三: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应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任务要求相匹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伴随着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国有企业更具实力,更显优势,也更有责任,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作出更大的贡献。国有企业应在这场变革中看清大势,把握机遇,不仅要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更要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所有企业的前列。应减少企业发展过程中所累积的消极因素,善于摆脱对增量发展的路径依赖,为培育发展新动能腾挪资源,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健体轻身补短板,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应着眼长远未来,打好战略主动仗,与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要求相适应、相协调、相统一,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拓展广阔空间。
(执笔:魏飞、韩冰曦、关秋生)
责编/谷漩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