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大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见解
作为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我国教学模式,近年来因其以“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为主,某种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独立的思想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不断经受着来自于各方各面的诟病和拷问,鳞次栉比的“教学改革”不断见诸报端,一时间来自于世界各大名校的教育方法被广为传播、甚或追捧。
在这股大潮中,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我”这个字,请理解为和我一道,为大学教育的一般制度和根本精神而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北京大学所有“太阳、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愿意成为冷静的思考者和踏实的践行者,“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0载的北京大学教学生涯,实感中国不缺乏人才,“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他们不缺少智慧和灵感,但只有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并重,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成长、成才的硬道理。在北京大学老一代教育家的指导和支持下,结合20年的教学经验和所取得的初步成果,针对教育中存在的缺陷,重点探讨什么是素质教育,并对大学教育理念、使命、模式、内容和方法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详见笔者的《“医”步亦曲》《“数”风华人物》两部专著,以下提举纲要概述。
(一)素质教育的理念与现实
对于素质教育,在我国目前业内并无统一公认的定义。在国际交往中,为了交流和理解的方便,有学者将其英文译为quality-based,quality-oriented,or,competence-based,competence-orientededucation,也有学者用liberal education来表达素质教育,同时佐以具体的解释。
从政策方面来说,总览1949—2010年的教育方面的文件,没有一个明确指出什么是素质教育,但有不少文件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回顾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进一步从政策角度上阐述素质教育理念的形成过程与现实。
我国基础教育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试行素质教育20世纪90年代,1995年9月,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教育部高教司在华中理工大学(现易名为华中科技大学)主持召开了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第一次工作会议(又称全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协作组会议),首次公开提出“文化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此会议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滥觞,自此我国内地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全国52所院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1998年3月,全国高等学校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1998]2号)并正式颁布。《意见》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1999 年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需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同年教育部批准53所高校设立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32个(含几校合建,下同)。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阐释了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提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2005年教育部高教司和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在清华大学召开纪念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周年暨高等学校第四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议。2006年6月,104 所高校增设第二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61个。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尝试和探索。然而,对于素质教育目前业内仍无统一公认的定义。
(二)理性思考与现实回应
笔者从全球化和中国和平崛起的角度,进行理性思考并对现实作出回应,提出高等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根据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其任务在于充实学生的生活内容。换句话说,高等素质教育不是用来谋生的手段, 其本身就是生活。面对职业生涯的21世纪,高等素质教育至少包括四方面:专业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人文社科素质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见图1)。
图1提出素质教育模式图
身体素质教育是基础。首要是养成健康的习惯、享有健康的环境,还要有运动调节心力和体力,保持身心平衡,通过体育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提升在校生身体素质。射击、驾驶、攀岩、民族舞蹈等都应该成为现代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射击和驾驶射击驾驶要与军训衔接起来,并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环节。“射者,必正其身”,要命中目标就必须保持正确的姿态和坚定的心境。大学生对于现代交通技术应该有正确的知识和能力,驾驶不仅是技能和体能的培养,而且在社会秩序上亦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广为实施的体育课程中的球类、操类、赛跑等都有其规则,一方面是增强学生体质,另一方面是锻炼学生品质,养成其守规、合作与服务的精神。因此,身体素质教育要使学生既能保持和增进身心康乐,又与公民道德、国防建设有机结合,应作为今后有关体育改革的要义。
专业素质教育是专长。以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为核心课程,主要培养“技”;如工技、农技、商技、医技等,应组织学科的专家研讨确立。
职业素质教育是导向。主要包括就业指导等课程,重点培养“志”,由志趣、志愿、志向、意志构成核心,帮助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专业方向,应该在学生入学前期、在校学习期间和毕业后都进行的职业素质教育。
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素质教育是通识。重点培养学生的“德”,是学术和社会发展之风气、风尚的原动力,主要涉及的是通识教育领域。在我国,蔡元培和梅贻琦老一代教育家分别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长时代就十分重视通识教育,蔡元培所主张的“中西融合,兼容并包”“大学无不以培养通识博学,具有高度教养和全面发展的通才”的教育思想,梅贻琦所倡导的“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育人理念并积极付诸具体实践,培养人才的丰硕成果有口皆碑。在西方2005 年美国高等院校协会(AACU,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检讨,他们针对美国大学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全球化压迫之下,所面临的建立在废墟上的大学、而且失去灵魂卓越的尴尬局面,发起了一场旨在衡量大学教育理念、通识教育价值、谋求大学新发展和为谁实施教育的大讨论。论及通识教育时,各大学大多源于古希腊自由人教育的概念,以及纽曼在大学理念中所倡导的博雅教育思想,哈弗通识教育红皮书中所提到的自由社会通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这些不同时期的概念和论述,共同表达了高等教育和公民社会对于人的全面教化、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信仰和追求。进入到21世纪,在全球化的外在驱动下,以及各国建设名牌大学的内在需求中,各个大学的培养模式、教育体系、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运行方式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其中重点内容之一就是推广和强化通识教育,并通过通识教育理论的提升和实际操作层面的改革带动高等医学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在实施的过程中,医学院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张力最强。由此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国际化教育都不同程度地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实践和深入而获得了自身内涵,以及实施途径的扩展、变更与变化。在迈向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西方传统的信仰和诉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事的变迁,转而与东亚各民族共同拥有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治国情怀汇集到了一起,并具有了新时代的内涵。